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51331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垦区耕作形式讨论的论文垦区耕作形式讨论的论文引言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进步土地综合消费才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进步可持续开展程度的必然选择。我国是耕地资和农业水资都非常紧缺的国家,进步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是保证国家粮食平安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制约粮食单产的关键要素是耕地质量和农业水资1。针对这一问题,对昭苏垦区雨养农业施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形式,采用深松免耕秸秆覆盖等耕作措施,实行合理轮作,在不破环土壤耕层的前提下,通过增加降水的入渗,抑制水分蒸发,依靠秸秆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发,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有效解决昭苏垦区农业常年干旱低产的难题。1存在问题分析p 农4师77团地处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团场

2、耕地面积9530hm2,属于高寒半潮湿冷凉型气候,年降雨量400600mm,无霜期110120d。干旱、冰雹、霜冻和雪害等主要灾害性天气成为制约垦区旱作农业持续开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铧式犁耕作技术破坏了土壤构造,降低了土壤水分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被大风扬起,因常年过度放牧、毁草造田,造成干旱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整个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2蓄水保墒耕作新形式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根底支撑,是打破资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针对传统耕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将深松少耕、秸秆粉碎还田、化肥深施、免耕播种和精量播种、非化学除草等农业新技术进展优化组合,对垦区旱作农业蓄水保墒耕作形式、进步自然降水利用率

3、、改善土壤质量进展总结概括。2.1免耕播种蓄水保墒耕作形式旱作雨养农业,主要是解决土壤的保墒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围绕土壤增加雨雪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在保证作物出苗率的情况下控制好秸秆覆盖率和覆盖量来进步保墒性3。油菜耕作技术形式:当年10月前收获春小麦(留茬高度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机施肥次年4月免耕播种油菜机械喷洒除草剂、杀虫剂及叶面肥(23遍)机械收获。当年10月前收获春小麦(留茬高度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机械施肥次年4月机械喷施除草剂次年4月免耕播种机械喷洒除草剂、杀虫剂及叶面肥(23遍)机械收获。春小麦耕作技术形式:当年10月收获油菜(留茬高度

4、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结合整地机耙地、梳草免耕播种机施肥次年4月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杀虫剂机械收获。2.2抗旱保墒效果分析p 作为旱作农业区,土壤水分根本来自自然降雨和雪水。根据长期气象观测记录,昭苏垦区年降雨量400600mm,而年蒸发量12001800mm,是总降雨量的23倍。因此,保护耕作技术通过少耕深松、秸秆地表覆盖、蚯蚓孔道和疏松土壤以及腐烂的植物根系通道等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从而增加田间贮水量和保墒性(见表1、2)。表1可以看出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翻地在土壤含水率上平均高11.212.8个百分点,土壤紧实度高8.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施行年限的延长,经

5、过秸秆腐烂分解,土壤含水率、蚯蚓数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呈增加趋势。经工程观测点观测,传统翻耕地没有蚯蚓,而保护性耕作3年来分别增加为14条Nm23土壤质量改善(1)平安有效的农田病虫草害防治可以起到缓解化学防治的环境压力,同时秸秆粉碎还田,大量的田间秸秆和收割及自然掉落的作物种子经过萌发生长,可进展长时间(9月初11月中旬)放牧,局部秸秆、杂草及次生苗经家畜过腹还田,有机质含量进步0.03%(见表3),有利于培肥地力4。(2)少、免耕使得掉落的杂草种子留在土壤外表,鸟类及其他动物的捕食、病原体作用及其萌芽都消耗杂草种子数量,草害发生量低4-5。(3)轮作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土壤环境,破坏了杂草

6、的生活环境,使杂草不能形成优势种群4(见表4)。2023年6月持续1周的高温干旱,77团50%的小麦地块发生严重小麦叶枯病,发病率70%,而免耕小麦地因气温低,湿度大,叶枯病发生晚,发病率5%,错过了叶枯病发生顶峰期,减少和降低农药使用量。3结论保护性耕作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效益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开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能较好地解决土地资的保护与利用、农业消费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昭苏垦区作为国家粮食消费基地,应把保障国家粮食平安作为首要任务,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进步土地产出率、资利用率,把消费生态协调作为根本要求,依托农业科技创新,确保旱作农业可持续开

7、展。(1)昭苏垦区6月中下旬至7月是作物的最大需水需肥期,高温干旱天气,使作物提早成熟,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施行少、免耕作的地块地温低、蒸发量小,能有效缓解旱情。如遇长期干旱(如2023年),抗旱才能可延长1520d,从而延长小麦扬花和灌浆期,延长油菜开花期。小麦单产可进步1200kgNhm2,油菜单产可进步735kgNhm2。2023年雨水充分,平均单产超出历史平均5%。(2)由于施行少、免耕作业,不必秋翻、深松(几年1次)、整地,减少了机械作业费用。2023年节约机械费111.30元Nhm2,2023年节约246.00元Nhm2,2023年节约394.50元Nhm2,5年来保护性耕作面积0.67万hm2,共节约本钱510万元。(3)由于少、免耕作地不进展秋翻,且秸秆100%还田,大量的田间秸秆和收割及自然掉落的作物种子经过萌发生长,可进展长时间(9月初11月中旬)放牧,局部秸秆、杂草及次生苗经家畜过腹还田,培肥了地力,促进了农牧业的协调开展。(4)少、免耕耕作可以增加土壤的保墒性,减少地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大气污染,抑制沙尘暴,培肥地力,稳定作物产量,进步广阔农牧职工收入,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开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