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50774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杠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杠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杠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杠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杠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杠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杠九杆年级说物课理稿: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杠杆 ,我从 说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说说这节 课,请各位多多指教。一、说教材分析我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处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 述。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 13章第 4节.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杠杆是对前面第 12 章所学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 知识的扩展内容, 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 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 同 时,学习杠杆也是为后面学习滑轮、 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打下基础。 本章内 容与下章知识

2、联系密切, 学好本章知识就能为下章知识奠定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处理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 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 。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从认识杠杆这一熟 悉的简单机械着手, 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 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 来深 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 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3、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 物理新课标 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 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

3、、阻力臂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 衡条件。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4、教学重难点、:对杠杆的认识和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生使用杠杆的重要知识储备,所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对力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抽象, 因此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 本节内容的难点。二、说教法:我采用探究体验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探究、合作、实验、讲练的主要教 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 “探 究式学习”。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学认识杠杆及 杠

4、杆的几个概念; 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知觉, 采用现象分 析、讲授、实验探究、 、练习反馈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 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 性。三、说学法: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实验法、合作探究法的学习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 经过观察、 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 并解决 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 还是锻炼 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作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充 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说教学程序第

5、一步 创设情景 引入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叙述: 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曾说过 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硬棒, 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虽然他没 有真正撬起地球,但他的豪言壮语却告诉我们: “通过杠杆,使用很小的力,就 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力。 ”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用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 每块石 头平均有 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 100 多吨重。而他们那时没有现代的起重机 等大型机械, 仅用圆木和杠杆就吊起了巨大的石头, 让人不得不惊叹他们通过杠 杆产生的神奇力量。那么到底什么是杠杆呢,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6、杠杆)于是学生就会有这样的疑问, 小小的一根硬棒真的能翘起地球吗?这样学生 的积极性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 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进入新课。 然后 通过多媒体欣赏跷跷板游戏和让学生动手实验,用不同的工具拔钉子进行比赛, 看哪种方法容易?使学生认识杠杆的模型。第二步 研究发现 展示新知1、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羊角锤、核桃夹、镊子、 老虎钳、剪刀、铡刀、指甲剪、杆秤、跷跷板、小亚井、船桨、撬杠等使学生知 道这些杠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那么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呢?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 6364 页的内容,出示自学提示一:(1)、什么是杠杆?(2)、理解杠杆中的几个名词:支点、

7、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找出图 13.4 4 中每幅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然后再用多媒体展示杠杆的五要素,并让学生熟读和理解,让学生说一 说,画一画。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自学提示, 可以使学生重点认识杠杆及杠杆中的几个概 念,突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比一比,赛一 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教师在黑板上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使用撬杠时的杠杆示意图,重点讲述 杠杆的五要素,使学生明确力臂的基本画法和要求。5、学生练习:画出下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两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在 练习本上练习)6、认为黑板上画得不对的同学

8、用彩色粉笔更正。7、学生发言,讨论哪种画法正确。8、教师讲评,示范画垂线时三角板放的方法 设计意图:画动力臂和阻力臂是本节课的难点, 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 正,再通过辩论判断对错,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但有些学生尽管会判断 哪种画法正确,自己却不一定会画,所以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必要的。当然,仅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 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画法, 还需要在后续 的练习中多次强调、更正。第三步 课堂实验 增强体验探究一: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杠杆可以省不同的力。1、用起子开盖子探究二1、我准备好一个书包、 一根 1.5m 长的杆,请两位同学做体验撬书包的方式 和感觉。2、预测:

9、书包和肩很近,学生感觉轻松;书包和肩很远,学生感到吃力。 让学生明白杠杆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力, 还可以费力。 不同的方式达到都把 书包撬起的相同效果,3、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平衡概念,(1)、从平衡的概念入手,得出杠杆平衡的定义。(2)、通过实际体验,加强对概念的理解(3)、比较杠杆平衡与二力平衡。板书:杠杆的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了。探究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 :当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杠杆能够平衡 ?2、思考与讨论: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为了方便测量力臂的

10、大小; 排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3、首先出示自学提示二: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 65 页的“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列出表格4、小组内交流上述问题。5、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6、分析数据,看哪个小组能寻找出杠杆的平衡条件7、老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留意比较有代表性的小组。 设计意图:实验前,让学生先自学是为了使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方法、步 骤,有目的、条理清晰地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提出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实 验结束后, 再对合作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可

11、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发挥团队 精神。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寻找数据间的关系, 是探究物理问题常用的 方法,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实验结束后, 我给学生安排了足够的时 间把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8、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并板书(用多媒体展示)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FIX L仁F2X L2含义: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9、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A:减小误差B:排除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第四步 变式训练 发散思维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它的数学

12、表达式是: 。2 用杠杆撬一块质量为1t的石头,如果动力臂为200cm阻力臂为20cm 那么至少要用 的动力才能把石头撬动。3关于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C杠杆的动力臂加上阻力臂一定等于杠杆的长度D.力臂一定在杠杆上4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平衡在水平位置,此时()A.两个小孩的重力相等B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D 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 的乘积相等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下倾, 应该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2

13、) 若在A点挂4个25g的钩码,在B点应该挂 同样的钩码,杠杆可水平平衡;若在 C 处用弹簧测力计拉,则拉力的方向应该是 ,拉力的大小为 。(3) 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 时,怎样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至少设计两种方案)五、说板书设计我采用图形示意法, 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 变抽象为具体、 变深奥为 浅显。这种方法,是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给学生 直观、明了的感觉,还采用归纳法,在教材内容、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升 华、深化,这样板书才有深度。这种板书设阿计方法,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分 析及自身的概括能力表现。 高度

14、的概括能力, 是抽象思维的良好品质, 这种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较好作用, 以上两种方法并用有利于集中学生注 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板 书 设 计134杠 杆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 点转动的硬棒支 点 (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 L1) :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 力 (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 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二、杠杆的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 动

15、力臂=阻力 阻力臂(FIX L1=F2X L2)反思与小结教学反思:1、杠杆是继力的学习后,引入的一种重要的机械,为以后学习滑轮、斜面 等机械的知识打好基础,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有很大帮助。2、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 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穿插多个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合 作互助中自主探索, 积极主动的学习, 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提高了综合能力。3、除了演示实验多媒体操作外,教师更多的活动是启发和引导,如何组织 好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是研究不完的课题。4、本节课重点是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难点是认识杠杆、确认力臂。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力求新颖,重在知识点的落实。通常光讲清楚知识点很枯燥, 所以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和动画。5、要使学生会应用杠杆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科学的实用性, 我想这是学科学的意义所在。6、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本人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调动的不太活跃。我 想今后可以在教学设计及多媒体的制作内容上做一些改进。7、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感到能力不足、 束手无策。 因此怎样让学生把知识学活, 提高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是摆在我们 物理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