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50766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第1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1.7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数据及其处理方法是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的依据。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作图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等。1.7.1 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所得数据列成表。数据列表后,可以简单明确、形式紧凑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随时检查结果是否合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和避免错误;有助于找出有关物理量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进而求出经验公式等。列表的要求是:(1)要写出所列表的名称,列表要简单明了,便于看出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处理数据。(2)列表要标明符号所代表物理量的意义(特别是自定的符号),并写明单

2、位。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写在该符号的标题栏中,不要重复记在各个数值上。(3)列表的形式不限,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列出哪些项目。有些个别的或与其他项目联系不大的数据可以不列入表内。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4)表中所列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列表举例如表1-2所示。表1-2铜丝电阻与温度关系温度T / 10.020.030.040.050.060.070.0铜丝电阻R / W10.410.710.911.311.811.912.31.7.2 作图法作图法是将两列数据之间的关系用图线表示出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它能

3、直观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1作图规则为了使图线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能比较准确地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量值或求出有关常数,在作图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当决定了作图的参量以后,根据情况选用直角坐标纸、极坐标纸或其他坐标纸。(2)坐标纸的大小及坐标轴的比例,要根据测得值的有效数字和结果的需要来定。原则上讲,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中应为可靠的。我们常以坐标纸中小格对应可靠数字最后一位的一个单位,有时对应比例也适当放大些,但对应比例的选择要有利于标实验点和读数。最小坐标值不必都从零开始,以便做出的图线大体上能充满全图,使布局美观、合理。(3)标

4、明坐标轴。对于直角坐标系,要以自变量为横轴,以因变量为纵轴。用粗实线在坐标纸上描出坐标轴,标明其所代表的物理量(或符号)及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间距标明该物理量的数值。(4)根据测量数据,实验点要用“+”“”“”“”等符号标出。(5)把实验点连接成图线。由于每个实验数据都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图线不一定要通过每个实验点。应该按照实验点的总趋势,把实验点连成光滑的曲线(仪表的校正曲线不在此列),使大多数的实验点落在图线上,其他的点在图线两侧均匀分布,这相当于在数据处理中取平均值。对于个别偏离图线很远的点,要重新审核,进行分析后决定是否应剔除。在确信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或所有的实验点都在某一直线

5、附近时,将实验点连成一直线。(6)作完图后,在图的明显位置上标明图名、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能一目了然,最后要将图粘贴在实验报告上。图1-5为铜丝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5 铜丝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曲线2用作图法求直线的斜率、截距和经验公式若在直角坐标纸上得到的图线为直线,并设直线的方程为,可用如下步骤求直线的斜率、截距和经验公式。(1)在直线上选两点A(x1,y1)和B(x2,y2)。为了减小误差,A、B两点应相隔远一些,但仍要在实验范围之内,并且A、B两点一般不选实验点。用与表示实验点不同的符号将A、B两点在直线上标出,并在旁边标明其坐标值。(2

6、)将A、B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可解得斜率(1-27)(3)如果横坐标的起点为零,则直线的截距可从图中直接读出;如果横坐标的起点不为零,则可用下式计算直线的截距:(1-28)(4)将求得的k、b的数值代入方程中,就得到经验公式。3曲线的改直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线性的,但仍可通过适当的变换而成为线性关系,即把曲线变换成直线,这种方法叫做曲线改直。作这样的变换不仅是由于直线容易描绘,更重要的是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所包含的物理内涵是我们所需要的,例如:(1),式中a,b为常量,可变换成的线性函数,斜率为b,截距为lga。(2),式中a,b为常量,可变换成的线性函数,斜率为l

7、gb,截距为lga。(3)PV=C,式中C为常量,可变换成P=C(1/V),P是1/V的线性函数,斜率为C。(4),式中p为常量,可变换成的线性函数,斜率为。(5),式中a,b为常量,可变换成的线性函数,斜率为a,截距为b。(6),式中为常量,可变换成的线性函数,斜率为,截距为。1.7.3 逐差法逐差法又称逐差计算法,一般用于等间隔线性变化测量中所得数据的处理。由误差理论可知,算术平均值是若干次重复测量的物理量的近似值。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在实验中一般都采用多次测量。但是在等间隔线性变化测量中,若仍用一般的平均值方法,我们将发现,只有第一次测量值和最后一次测量值起作用,所有的中间测量值全部抵消。

8、因此,这种测量无法反映多次测量的特点。以测量弹簧倔强系数的例子来说明逐差法处理数据的过程。如有一长为x0的弹簧,逐次在其下端加挂质量为m的砝码,共加7次,测出其对应的长度分别为,从这组数据中,求出每加单位砝码弹簧的伸长量x。这种处理仅用了首尾两个数据,中间值全部抵消,因而损失掉很多的信息,是不合理的。若将以上数据按顺序分为和两组,并使其对应项相减,就有(1-29)这种逐差法使用了全部的数据信息,因此,更能反映多次测量对减少误差的作用。1.7.4 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作图法虽然在数据处理中是一个很便利的方法,但在图线的绘制上往往带有较大的任意性,所得的结果也常常因人而异,而且很难对它作进一步的

9、误差分析。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数理统计中研究了直线拟合问题(或称一元线性回归问题),常用一种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由于某些曲线型的函数可以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而改写成直线方程,这一方法也适用于某些曲线型的规律。下面就数据处理中的最小二乘法原理作简单介绍。设在某一实验中,可控制的物理量取值时,对应的物理量依次取值。假定对值的观测误差很小,而主要误差都出现在的观测上。显然,如果从(,)中任取两组实验数据就可以得出一条直线,只不过这条直线的误差有可能很大。直线拟合的任务便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从这些观测到的数据中求出最佳的经验公式。按这一经验公式作出的图线不一定能通过每一个实验点,但是它是

10、以最接近这些实验点的方式穿过它们的。很明显,对应于每一个值,测得值和最佳经验公式中的y值之间存在一偏差,我们称为测得值的偏差,即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就是:如果各测得值的误差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正态分布,当的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时,得到最佳经验公式。若以S表示的平方和,它应满足:(1-30)式中,各和是测得值,都是已知量,所以解决直线拟合的问题就变成了由实验数据组(,)来确定k和b的过程。令S对k的偏导数为零,即整理得(1-31)令S对b的偏导数为零,即整理得(1-32)由式(1-31)和式(1-32)解得(1-33)(1-34)将得出的k和b的数值代入直线方程中,即得最佳的经验公式。由式(1-32)得

11、(1-35)式中,和分别是数据中的平均值和的平均值,即式(1-35)可写为(1-36)将上式代入方程中,得(1-37)由式(1-37)我们可以看出,最佳直线是通过这一点的。因此,严格地说在作图时应将点在坐标纸上标出。作图时应将作图的直尺以点为轴心来回转动,使各实验点与直尺边线的距离最近而且两侧分布均匀,然后沿直尺的边线画一条直线,即为所求的直线。必须指出,实际上只有当x和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拟合的直线才有意义。为了检验拟合的直线有无意义,在数学上引进一个叫相关系数r的量,它的定义为(1-38)式中,r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线性函数的符合程度。r越接近1,和的线性关系就越好;如果它接近于零

12、,就可以认为和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物理实验中,如果r达到0.999,则说明实验数据的线性关系良好,各实验点聚集在一条直线附近。注意: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前一定要先用作图法作图,以剔除异常数据。上面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求经验公式中的常数k和b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k和b是“最佳的”,但并不是没有误差。它们的不确定度估算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介绍了。思 考 题1举例说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和修正的方法。2对恒温室标准温度20测量15次,其值如下:20.42,20.43,20.40,20.43,20.42,20.43,20.39,20.30,20.40,20.43,20.42,20.41,20.3

13、9,20.39,20.40。其中有否异常数据需剔除?若有,则剔除后它们的标准偏差是多少?3将下列数据化整为三位有效数字:3.8547,2.3429,1.6750,1.5435,3.8706,0.4333,7.6824,3.6612,2.4384,6.2650,8.954105,0.2000。4将下列两个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并将结果写成科学表达式:(1)将m=(312.6700.002)kg换算成g与mg。(2)将t=(17.90.1)s换算成min。5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1)89.70+1.3=(2)107.402.6=(3)2220.200=(4)237.5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