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506555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 一、 设计导语,激发兴趣。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导语的设计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课堂结构的开场白常常是:“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等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导语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在吃透教材、掌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把学生很自然地吸引到教学计划之中。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轻松愉快的导语可以马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导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为下一步教学做一个铺垫,虽然

2、只需两三分钟时间,却起着穿针引线的功效。所以导语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真正引人入胜,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性高涨且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转入进一步的学习。二、 创造情景,引入新课。教师首先应把数学课堂变成思维的课堂,在情景中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做题到积极地探索知识的来源,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随着情景的进一步生活化,使他们有一种身在课堂却置身于外的感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彻底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起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作用。在组织学生借助情景进行学习

3、的同时,只要恰到好处地引出正题,而主要内容的学习又能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突破难点,掌握新知。三、 逐步变换,步步深入。新旧知识不能是两张皮,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前提下,逐步变换课堂情景,借助直观教具及多媒体手段,把新旧知识巧妙地融于一体。新知识的学习可分下列几个步骤:1、点明重点,集中学习。通过铺垫和教师的引导,再及时点明重点并通过直观教具和其他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使之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运用知识解

4、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有意识地将难点分散在不同的环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演算,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教具,让学生在看中思索,在操作中体会理解。3、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用不同的题型表示同个内容,达到新旧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体现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让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的习惯,通过思维理解数学知识。4、设下埋伏,为下堂课打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如同滚雪球,新知识掌握的同时又有新的知识有待掌握,这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动力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需将其巧妙地体现在情景与引导之中,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余地,促使他们去思考。四、 四会并举,综合训练。课堂的情景教学

5、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新知,掌握新知,其落着点应在课本上。课本学习是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是高层次的继续学习,是知识的集中体现,在学生掌握了一课的重点难点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之后,教师可遵循四会并举规律。即会审题,会操作,会演算,会运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五、 画龙点睛,一目了然。学习数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知识的再学习,也是知识水平提高的必要环节。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基础,不容忽视,所以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习惯,教会他们在玩中学(对低年级而言),做中学和思中学(对中高年级而言)。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对新学知识有一个理性化、知识化、条理化的系统认识。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钻研,我认为进行以上五个环节的课堂结构安排,一定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法教学的实施,也必定会收到比传统的课堂结构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气氛,教学密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