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501153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唐晓军定稿)( 二 ) 甘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六十年1、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1)开展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1958 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 织实施,普查小组先后深入到甘肃全境,发现各类古文化遗存 1000 多处,1962年,对对其中最具价值的遗存及时报请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 上述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再次进行重新公布,计 136 处。各县还公布了 303 处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至 1985 年,全省可统计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点 2307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摸清文物资源的家底成为当时各级政

2、府文物工作的头等大事。 1986 年开展了第二 次全国文物普查,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普查,历时 2 年多,弥补了前期普 查的漏洞,扩大了文物点的数量和种类,基本上查清了我省文物资源的状况和文物 点的分布,为以后的文物发掘、保护和合理开放利用奠定了基础。新发现文物点 11400 处,加上原有的 2307处,总共达 13700 余处; 参加普查的各类人员 11902人; 征集文物 15473 件,登记传世文物 4593件;查明战国秦长城,汉长城 999.5 千米,明长城 678.2 千米,战国秦长城沿线烽燧 44 处, 604千 米汉长城沿线烽燧 268处,明长城沿线烽燧 338 处,长城线

3、以外烽燧 451处; 采 集各类文物标本 9 万余件,记录档案 16000份,编制文物分布图 11000 份,碑刻摩 崖拓片 300 余份。普查成果全部收录于中国文物地图集 ?甘肃分册中,其中收 录不可移动文物点 13284 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改革开放 30 年来,随着我省各地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不少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消失,有些遭到严重损害。 2007 年,实施了甘 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这次普查的规模再次超过上述两次,但其侧重点在于对 前两次普查的成果进行重新甄别和登记。目前已完成了野外工作。(2)本省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 除了国家组织的大规模普查外,我省及各地方政府根据自

4、己的工作需要,组织 了许多次本区域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工作。省级普查和各县自查。最主要的是 1972 年的全省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 我省各辖区内文物遗存状况。此后,各县还不定期举行本辖区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工 作,扩大了文物点数量,丰富了本辖区的文化内涵。配合国家基本建设,开展文物调查。建国以来,甘肃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 考古、文物保护部门在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1956 年开始兰新铁路建设时期,省文管会、兰新铁路文物 清理组联合组织了文物调查,发现了大量古文化遗存,特别是 1958 年发现了著名 的骟马文化遗存。 1980年,省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平凉

5、地区东部 4 县古脊椎动物与 旧石器的专题调查。 1982 年,省文物工作队对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及古脊椎动 物、古生物化石进行了专项调查。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各项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展 开的专题调查遍及陇原大地,主要有 : 敦煌飞机场扩建工程、宝中铁路建设、兰新 铁路复线建设、平 (凉)庆(常庆桥 )铁路建设、宝 (鸡)兰( 州) 铁路复线建设、疏勒 河移民工程、西气东输建设、九甸峡水库建设等许多国家重点工程中,组织实施了 大量文物调查和发掘工作,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广泛开展专题性科研调查,提高了我省文物保护与研究水平。 1976,1197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庆阳地区古脊椎动物化

6、石与旧石器考古调 查。 195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开展了泾河、渭河流域的考古调查。 1980 年,甘 肃省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平凉、灵台、泾川、崇信 4 县周文化专题调查。 1982至 l987 年,省考古所曾多次组织对河西地区的岩画调查。 1986 年,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复 查。 2004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察队开展河西走廊 西部古生物化石考察和发掘工作。同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与北京大学等部 实施了甘肃早期秦文化调查研究项目,发现遗址 98 处,丰富了对甘肃东门联 合部史前文化的认识。积极开展佛教石窟

7、艺术的专题调查和研究。佛教石窟艺术是我省的五大文 物资源优势之一。早在 1951 年,冯国瑞先生对炳灵寺石窟作了首次考察,并撰写 了炳灵寺石窟勘察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重视。 1952 年,中央文化部与西 北文化部联合组成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勘察测绘,出版了炳灵 寺石窟 (1953 年) 。1952,1953 年,西北军政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麦 积山石窟勘察团,对石窟进行全面勘察,先后发表了相关勘察报告,随后,甘肃省 博物馆、敦煌文物研究所等部门联合对麦积山石窟再次进行考察,陆续出版了一批 专著、图录、论文集等。 1960 年,省文物工作队发现了庆对河西走廊马蹄寺、金塔

8、寺、千佛洞、阳北石窟寺和楼底村 1 号窟。 1963年, 又上、中、下观音洞、文殊山、昌马等石窟进行了专项考察。 1977 年,省文物工 作队在合水县发现了莲花寺、宝泉寺等石窟。 2003 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实施 “甘肃中小石窟调查保护工程”,分片对陇南中、小型石窟和河西走廊地区石窟展 开勘察测绘工作长城资源的调查体现了甘肃文物资源的优势。甘肃是现存长城遗迹较多的 省份之一,已确认的主要有战国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延绵 4,600 多千米。早 在 1976,1981 年,定西地区文化局组织长城考察组,对临洮、渭源、陇西、通渭等 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进行了考察。 1973,1982 年年,省文

9、物工作队、敦煌博物馆、 安西县文化馆等单位分阶段对敦煌、安西、玉门、酒泉、金塔、额济纳旗、高台境 内的汉长城进行调查,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 (文物出版社, 2005年版) 。 1991,2002 年,甘肃省文物局成立长城考察队,对河西走廊地区和兰州市等23 个县(区)的长城烽燧进行考察,共编烽燧号 (包括障城遗址 )551 个,整理出版了疏 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河西汉代长城调查报告等。 2005 年,国家文 物局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甘肃作为试点之一,组织实施了临洮战国秦长城、 玉门汉长城和山丹明长城的调查工作,已整理出版了临洮战国秦长城、山丹汉明 长城调查报告。(3)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

10、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务院于 1961 年、 1982年、 1988 年、1996 年、 2001年和 2006年先后公布了 6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甘肃有 72 项,即:第一批 (6 项) ,包括榆林窟、莫高窟、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 西夏碑) 、万里长 城 ?嘉峪关、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第二批 (1 项) 包括拉卜楞寺 ;第三批 (6 项) ,包括南石窟寺、北石窟寺、马家窑遗址、大地湾遗址、玉门关 及长城烽燧遗址、居延遗址 (甘肃部分); 第四批(9 项) ,包括锁阳城遗址、武威文 庙、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马蹄寺石窟群、骆驼城遗址、兴国寺、张2掖大佛寺、齐家坪遗址、鲁土

11、司衙门旧址,其中将东千佛洞石窟归入榆林窟 ;第五批(21 项),即: 果园-新城墓群、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黑水国遗址、南佐 遗址、悬泉置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白塔寺遗址、汪氏家族墓地、雷台汉墓、伏 羲庙、胡氏民居、凝寿寺塔、圆通寺塔、圣容寺塔、东华池塔、西峡颂摩、水帘洞大像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文殊山石窟、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崖石刻址、武康王庙 ;第六批(29 项) ,包括林家遗址 ;牛门洞遗址;寺洼遗址;西河滩遗址;火烧沟遗址 ; 破城子遗址 ;八卦营城址;永泰城址;明肃王墓;湘乐砖塔;玉泉观;后街清真寺 ;红城 感恩寺 ; 秦安文庙 ; 张掖鼓楼 ; 西来寺 ; 罗川赵氏石坊 ; 永昌钟鼓楼 ;

12、 延恩寺塔 ; 张掖会 馆 ; 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 ;木梯寺石窟 ;王母宫石窟;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 ;兰州黄 河铁桥;瑞安堡; 灞陵桥; 俄界会议旧址 。在公布第六批时,将部分项目并入现有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即 : 锁阳城墓群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 遗址; 显教寺和雷坛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土司衙门旧址; 长城(包括战国秦、汉、明 )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 仙人崖石窟归入第一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 ; 鲁恭姬造像碑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国以来,随着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推 进,省政府及各市

13、 ( 县) 政府及时公布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 设控制地带,加强各项保护管理措施。1957年 4月 18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保护文物古迹的通知, 重点保护单位,共 278 处。 公布了第一批省级 1959、1962年连续两次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对前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调整、新增后重新予以公布,共 230处(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1993、1996年连续公布了第四、五、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达446 处。2003年,省政府公布了第 6批 8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上前五批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数量,总计达 526

14、 处。由于前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公布过程中存在的统计错误以及当时人们对不 可移动文物认识的局限性,原统计数据存在不少问题。为此,2006 年,省政府对前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重新公布,新公布的数量为 435 处,加上 2003 年 公布的 80处,计 514 处(其中古遗址 253处,古墓葬 73处,古建筑 96 处,石窟寺 及石刻 5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7 处,其他 7 处)。2006年,国务院 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中的 29 处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含合并公布的数量 )。此外,省政府在 2007 年对张家川县马家塬遗址及墓群临 时补充公布为省

15、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政发20079 号) 。这样,去掉原来已公布的国 保单位数量,甘肃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数量为 435 处( 包括古遗址 230 处、古墓葬 68 处、古建筑 71处、石窟寺及石刻 37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 建筑 21 处、其他 7 处)。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本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工作,有 的采取边发现边公布的方式,如肃南县将 2007 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 20 处 重要文物点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 2007 年,全省有记录档案的县级文物保 护单位 3061 处。(4)文物保护“四有”工作3文化部 1963 年发布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16、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文物保护 单位管理“四有”工作要求,即“有保护范围、保护组织、保护档案、保护标 志”,这是科学实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我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 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克服困难,划定和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有”工作是文物保护的最基础工作环节,特别是“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 定有一定的复杂性,各级政府克服重重困难,照顾各方面的利益,积极探索不同时 期、不同形势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划定的思路和方法,保持“四有”工作的连 续性和有效性。 1961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对我省的 6 处国保单位、 130 处省保单 位逐个划定了安全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2005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对我省第五批 2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