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49615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1.背景根据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需要,1994年,全国开始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系统的建立对于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和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现行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尚不完善,存在着报告周期较长、信息量较少、对接种“人次数”的理解混淆、统计方法有争议等问题,造成报告质量偏差较大,从而影响到准确评价接种率的动态趋势。针对各地在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经讨论论证对现行的报告系统进行了修订,制订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其目的是完善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提高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利用,满足计划免疫工作规

2、范化与科学化管理需要。2.接种率报告2.1目的接种率报告是指各级接种单位和报告单位,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连续地、系统地将接种情况按统一的报表格式,逐级汇总和上报的过程。它属于被动监测方法,是计划免疫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监测(监督)和评价的依据。其主要目的是:1) 动态监测接种率的变化趋势,系统地收集和评价接种完成情况,及时分析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点;2) 有效地监督各级计划免疫工作质量;3) 为及时调整免疫策略和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4) 为规划和实施消灭或消除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提供科学依据。2.2报表形式 接种率报告的报表以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中所规定的报表格式为准。包括:表1

3、各接种点常规免疫完成情况记录表,适用于接种点登记汇总;表2 各接种点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报表,由表1汇总上报至乡级单位;表3 (分表31、表32、表33) 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由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逐级统计上报。 上述表格是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最基本的统计报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免疫接种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项目。2.3统计方法2.3.1当月(次)接种率的统计1)应种人数:在接种单位的辖区范围内,常住户口和外来人口的适龄儿童。其中,基础免疫仅统计12月龄以内儿童。l BCG、MV基础免疫及OPV、DPT、HBV基础免疫中第1针(次)的应种人数:指按免疫程序的规定,本次接种时达到该疫苗初免

4、月龄的适龄儿童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该针(次)应种儿童中未完成接种者。l HBV、OPV、DPT基础免疫第2或第3针(次)的应种人数:指上次接种时已完成该疫苗第1或第2针(次)免疫的儿童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该针(次)应种儿童中未完成接种者。l 1.52岁OPV、DPT加强免疫应种人数:是指本次接种时已达到该疫苗该次加强免疫的儿童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该针(次)加强免疫应种儿童中未完成接种者。l 4岁OPV加强免疫应种人数:指本次接种时已达到4周岁的儿童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该针(次)加强免疫应种人数中未完成接种者。l 7岁MV加强免疫应种人数:(同上)。2)实种人数:指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

5、)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接种率计算:接种率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实种人数100%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应种人数2.3.2 累计接种率的统计1) 累计应种人数:指该年度某疫苗某针(次)上次接种后累计实种人数,加上本次接种该疫苗该针次的应种人数。2) 累计实种人数:指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即实种人数累加。3)累计接种率计算: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实种人数100%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应种人数2.3.3 校正接种率计算1) 县级和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或医疗单位每年应开展本辖区儿童漏卡率调查,计算建卡率。建卡率(D)调查适龄儿童中建卡儿童数100%调查适龄儿童数2

6、) 校正接种率的计算:校正接种率(%)=建卡率(D)报告接种率2.4报告程序2.4.1 报告时间:要求地区级以下单位每逢单月(1、3、5、7、9、11月份)上报前2个月的接种率完成情况,每年最后一次的接种率报告(含年报)应于次年的1月份内完成上报。省级每逢双月汇总分析地区/县级报告结果并计算机传送国家免疫规划中心,每年2月完成上一年的最后1次报告和年报。具体要求见下表:接种率报告的时间及要求报告单位报告程序上报表式报告时间报告要求与内容村级(或接种单位)村乡表2接种完成后5日内报告各级(或接种单位)在完成每次接种后,应于3日内根据表1的内容,完成表2的填报。表2一式两份,一份向乡级上报,一份存

7、档备查乡级乡县表3每逢单月10日前报告接到下级单位表2后将其汇总于表3,并完成下级单位的累计接种统计。表3一式两份,一份向县级上报,一份存档备查县级县地区表3每逢单月20日前报告接到下级单位表3后汇总分析并填报表3。表3一式两份,一份上报上级单位,一份存档备查地区级地区省表3每逢单月30日前报告同县级省级省国家免疫中心表3每逢双月15日前传递在收到地区级报表3后,完成计算机录入,联网传送国家免疫中心。 国家免疫中心国家免疫中心省简报每逢双月30日前反馈以县为单位分析,评价全国数据。2.4.2 各级在向上级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时,同时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2.4.3 统计与报告的要求l 应种人数应于

8、每次接种前35天进行查漏摸底,在查阅接种卡(册)的基础上,按不同针次统计每种疫苗各针(次)应种人数,并在每次接种结束后,根据儿童迁入和迁出情况进行修正;l 实种人数、接种率应于每次接种结束后3天内,根据对实际接种人数,按各种疫苗不同针次分别统计实种人数,计算接种率;同时统计累计应种人数、累计实种人数和累计接种率。2.4.4 上级单位要负责审核报告数据,评价报告的质量,确保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接种率调查3.1 目的 接种率调查是常规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的补充,常用于评价计划免疫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免疫规划目标的预期效果,其调查结果较准确,属于主动监测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9、1)正确评价免疫接种实施和项目规划的进展情况;2)监测易感人群,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3)分析未接种原因,寻找免疫空白点;4)分析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3.2方法3.2.1组群抽样法1) 方法简介:该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于估计接种率的抽样方法,又称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属于两阶段整群抽样法。第一阶段,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随机抽取30个抽样单位(组群);第二阶段,在每个选中的抽样单位随机确定一户,并由该户开始按规定的路线调查询访7名适龄儿童的接种情况,如此共调查210名儿童并计算接种率。其特点:l 适用于对县级和县级以上范围的接种率调查。要求调查

10、地区的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上,每个基本抽样单位(行政村)的人口总数,应在1000以上。如人口总数不足10万,则与邻近地区合并,使之达到10万以上,基本抽样单位人口总数不足1000人的也应与邻近单位合并使之达到1000人以上;l 组群抽样法的调查能够对整个抽样地区的接种率进行点值和区间估计,但不能用于对单个组群所在区域作点值估计或对几个组群所在地区之间进行比较;l 样本量大,方法比较复杂,耗时多,多适用于常规接种率调查,难以连续地对每次接种活动及时进行评价。l 接种率的允许误差较大(+10%),当接种率达到较高或较低水平时,调查结果不够敏感。2) 抽样方法与步骤 详见卫生部下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

11、程附录一。3.2.2 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1) 方法简介:批质量保证抽样法源于工业生产中对产品质量的快速检验。通过抽取少量样本来检验每批产品的质量,以此收集工业管理信息,是一项成本低、效益高的抽样方法。可用于对较小规模的区域(如乡级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是否达到某一标准作出判断。根据LQAS法的抽样原则,其抽样方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乡级单位的抽取;第二阶段为确定调查户及适龄儿童。每个乡级单位内,若制定的目标接种率为85%,则样本量均确定为n=29,即在每个乡级单位内调查29名适龄儿童。若假阳性率为5%,则在29名儿童中最多允许出现1名未接种者或不合格接种者,若超过1名,则该乡未达到8

12、5%的目标。其特点是:l 与PPS法相比,该方法适用于评价较小的群体,如对乡级单位的接种率抽样调查;l 调查结果仅能对接种率是否达到某个标准作出判断。2)抽样方法与步骤详见附录一。3.3 内容与评价3.3.1内容和要求:详见卫生部下发的附录一。3.3.2判断合格接种的标准:符合以下5项标准者,判断为合格接种: 1)免疫起始月龄正确; 2)针次间隔时间正确; 3)在规定的月龄内完成免疫接种; 4)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年、月、日,以及接种单位、接种者的记录; 5)家长承认或卡(薄)、证记录相符。3.3.3主要评价内容 1)接种率完成情况; 2)建卡、建证情况; 3)影响接种率的原因分析; 4)与以前

13、接种率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工作进展情况。3.3.4主要评价指标1) 建卡(簿)率、建证率;2) BCG卡痕率;3) 单项疫苗接种率;4) “四苗“全程接种率;5) OPV、DPT接种脱漏率;6) 未接种原因和不合格接种原因的比、率。4.接种率的监测与评价:4.1 程序 接种率监测与评价工作应将接种率报告与接种率调查相结合,并按下列程序进行:1) 是否有常规接种率报告;2) 根据出生率推算接种率,并与报告接种率比较;3) 近年来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病例的发生情况及分布;4) 必要时开展抽样调查。有无有是否有常规免疫报告督导调查,规定报告根据实际出生率估算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比较不相符与报告接种率比较

14、基本相符抽样调查核实报告接种率近一年本辖区疾病发生情况抽样调查承认报告接种率无接种率综合监测方法和工作程序4.2评价方法4.2.1图表法1) 自我监测法:方法较简便,适用于乡级和乡级以上。l 各级要根据所使用的疫苗种类绘制监测曲线图;图中左侧纵轴表示累计接种人数,其估算的最大值可按辖区范围内年出生数估算;右侧纵轴表示累计接种率,最大值为100%;横轴表示每次接种的月份;斜线为“理论(期望)接种曲线”。l 估算的年累计应接种人数的最大值(年中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数+其他适龄儿童数(指其它可能影响掌握当地接种对象的估算儿童数)。累计接种率累计实际接种人数100%估算的年累计应接种人

15、数的最大值l 根据冷链运转的次数,用累计实种人数或累计接种率在坐标图中描点,与“理论(期望)接种曲线”比较,若实际接种率曲线偏离理论(期望)接种曲线较远,提示可能是某次冷链运转 时的接种率偏低,应采取查漏补种等措施以提高接种率。l 常规接种率报告中,若各种疫苗的应种人数和实接种人数相差较大时,应针对各种疫苗分别进行监测与评价。l 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在估算接种率时,应以统计部门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或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考虑流动儿童、超生儿童等因素,使用高于统计部门正式公布的数据计算。2)累计接种率监测曲线(方法略,详见计划免疫学)适用于县级和县级以上单位进行接种率监测,可用于监测本级当月以及累计接种情况。3)上级对下级报告单位的监测省、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