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48864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宋明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课宋明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课宋明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宋明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宋明理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宋明理学作业一、选择题1、冯友兰认为中国经历了三次“新儒学”运动,其中前两次发生在古代中国。与前两次“新儒学”运动密切相关的大儒有() 孟子 董仲舒 朱熹 李贽A BCD2、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3、针对“道”,韩

2、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韩愈所说的“道”()A加强自身修养,实现格物致知B排斥佛道,以纲常伦理为核心C追求社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D把儒学理念上升至天理的高度4、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5、隋唐时期的思想文

3、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6、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C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7、唐到北宋,养老院基本上由政府筹建。宋金对峙后期,金国汉人刘厢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建“孤老院”。此后,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在宋金多地兴起。民间养老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4、A等级观念的淡泊B儒学复兴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南移D政府强制的结果8、“从唐末到北宋五子再到南宋,儒学终于消化了佛道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创造性的新理解”。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新理解”的是() 理即天道 心即理也 经世致用 格物致知A BCD二、 非选择题下列材料均摘编自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因以前教育,都限制在政治圈中。以后教育,乃脱离政治圈转入社会而自为发展。孔子的学生,有父子同来受教的,有贵族,有平民。有的很穷,有的很阔。亦有些不是好出身,不务好行业,但经孔子教育,都变为学成行尊,出类拔萃,

5、显于当时,传于后世的一批人物。 材料二 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授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材料三 宋代特矫唐弊,公私教育皆特盛。当时所谓书院,亦渐由私立变为公立。宋初有四大书院,皆不由政府创建,其后乃如僧寺,亦受政府赐额。书院又称精舍,精舍之名,其先起于东汉儒家之私门授徒。其后僧侣所居亦称精舍,最后理学家讲学又用此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太学生考试的主要内容。(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的主要教育成就?理学于宋代兴起,指出其主要派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