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48822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沽湖:婚姻与民居的美摩梭人民居的建筑形态和居住文化摘要:提起泸沽湖,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母系氏族的活化石摩梭人,正居住在这一片神奇的山水之中。这里的民居千变万化,种类繁多,大概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民居种类最多样的地区了,影响民居结构、外观、规模的因素因素有许多,其中有一种因素是:婚姻制度。摩梭人的建筑,摩梭人的奇异风俗,泸沽湖的美丽景色,木楞房的乡土气息,喇嘛寺的金碧辉煌,这一切,都像一杯杯香醇的美酒,令人陶醉,使人留连忘返。一个传说中走婚的地方,一个传说中的女儿国。关键词:泸沽湖,走婚,碉楼,井干式建筑,建筑文化一、泸沽湖上,摩梭人走婚风俗的精彩在一个大家庭里,母亲享有最高的威望,安排生产生

2、活;孩子出生后随母姓,由小孩的母亲和舅舅抚养。生活在鲜水河大峡谷的扎坝人至今保留着“爬墙走婚”的风俗;梅里雪山下的藏族寨子、西藏昌都地区的左贡、芒康等县还存在“一妻多夫”的现象。在各种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女国文化是如何传承下来的?一是环境相对闭塞。现在的泸沽湖是个交通方便的著名景区,但在古时要进去却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她东、西、南三面被雅砻江和金沙江大拐弯所包围,北面是雪山和草原,所以说交通的闭塞是泸沽湖至今还能保持走婚制的重要原因。二是生存环境恶劣。横断山的大峡谷里适合农耕和居住的土地十分有限,若是分给小家庭是远远不够的,而大家庭可以避免分割有限的资源,因此适应生存环境也是女国文化得以留存的重

3、要原因。今天,东女国已经不复存在,但女国文化仍影响着雅砻江流域的鲜水河大峡谷和泸沽湖等地区,打造着现代女儿国。泸沽湖,在外界的传说中,一直是“性”的乐园。因为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遗风,时时事事均以女性为主。更让外界遐想不已的是那里的走婚习俗,青年男女一旦钟情对方,在恋爱时期,男方即可到女方家走婚。女孩若是有意于男子,她会给深夜到访的情人打开窗户,同时也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接纳自己的心上人。走婚,飞檐走壁的爱情二、摩梭族民居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传统住宅独具风格。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以木板覆顶(现多已盖瓦),一般由四栋二层楼房经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楼、经堂、门楼。其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

4、、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正房,摩梭语称依咪,是家庭集中饮食、议事、祭祀及老人儿童住宿场所,因而其结构较为复杂。屋后设夹壁,直通后院,分隔时里外两间,里间储存粮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间存放农具杂物,人去世后,尸体停放于此,妇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侧为家庭主妇的居室兼储藏贵重物品;右侧设大灶,用来煮猪食、烤酒,并设置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间屋内设有高灶台,两侧装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顶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设火塘,设置锅庄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纸画成的图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银元宝等,摩梭人称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

5、塘两边,均铺木地板,右边是主位,左边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两根大柱子,左为男柱,右为女柱。摩梭人在砍这两根柱子时必须用一棵树,顶上一节为左柱,根底一节为右柱,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团结一体。在举行成年礼仪时,男的在左柱旁举行,女的在右柱旁举行花楼摩梭语称尼扎日,供年轻女子居住,以便于单独接交男阿夏。底楼主要存放杂物,楼上分隔成2至4间小房,每屋设有小火塘,装饰华丽。楼梯设在底层走廊中段,靠楼梯间的楼板平面上有一横杠封住上楼进口。经堂,摩梭语称嘎拉日,是另外一侧厢房,供本家僧侣念经修习也F。楼下住单身男子或客人,楼上专辟一间洁净的房间作象瓮经堂。经堂神鑫上供奉菩萨造像,板壁上绘莲花、海螺、

6、火焰等图像。案桌上供长年油灯和净水碗,每日清晨换一次。家庭经堂除僧侣和贵宾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门楼,也称草楼,以庭院大门相配套。底层正中开有大门,大门随边设有畜厥,楼上则放草料等杂物。摩梭人主要依山傍水而居,房屋都为木结构,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俗称“木楞子”房,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俗称黄板,摩梭人盖黄板有特别技巧,滴雨不漏,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成,起到预防地震的作用。木楞房的建造结构通常为四合院形式或三坊一照壁,配上柴房、围墙,就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内分经堂、正房、楼房和畜厩。正房一般为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

7、与楼房相对,上方为经堂,下方为畜厩,中间是院坝;楼房的上层分隔成若干个小单间,作为成年女子的卧室,称之为花房,楼下为杂物间。正房,摩梭语称之为“依拘”,是家庭成员集体居住和炊事、用餐、议事、聚会的场所。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墙壁上还会用深色油漆涂抹,颜色有黄有红,非常耀眼。“木楞房”顶为“人”字形坡面,用杉木板覆盖(现已改用瓦),正堂房屋内还竖有两根直径为尺左右的圆柱,右柱代表女人,摩梭语称之为“龙杜梅”,左柱代表男人,摩梭语称之为“瓦杜梅”,屋内分别设有上火塘和下火塘两处,就坐时按照家庭辈分和性别分别入坐,正房左边为卧室,右边为磨房、厨房和杂物品储藏室。修建木楞房的上梁仪式和点火仪式,乃是摩

8、梭人独有的习俗,显示出摩梭人浓厚的民族建筑文化。上梁仪式俗称“抢粑粑”,即在男柱和女柱立好后,横架一根涂有红色泥巴并写有藏文“吉祥如意”之词的横梁,横梁的中下方钉着一块新红布,内装供神的五谷杂粮、银元和本年度的一本日历书,红布、五谷杂粮和银元的意思为本家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缺钱花,同时也希望神灵保佑全家未来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富;日历书用来证明该房修建的年代。一切准备就绪,房主就开始放土炮三声或者九声,然后由修建该房的木匠把粑粑、硬币或者铜钱、青稞等从梁上往下抛,前来庆祝的男女老幼立刻蜂拥而上,争抢抛撒之物。架好大梁之后,不管木楞房修建完毕与否,选择属水的一天“进火”。进火仪式要在本家族中选出

9、一名属命为水的男子和一名属命为火的女子完成“进火”仪式的全部操作过程。升火的时间必须是在太阳初照山岗之时。时辰一到,首先由房主放土炮九声,随之男的立即点燃火把从正房的后门进入,而女的也在同一时间背着水从前门进入,二人相遇后,同时走向火塘,男的用最快的速度点燃上下两个火塘的火,女的也同样用最快的速度立即烧水,这点火仪式有着双重的意思:一是水克火,让木楞房永远不发生火灾,二是全家人的生活都过得红红火火,财源像水一样源源不断。接着就请喇嘛念经,让佛祖保佑主人家平安,全家人和睦团结、牛羊肥壮、吉祥如意。接着,主人家摆宴答谢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晚上,前来庆贺的亲戚朋友又举行盛大的甲搓舞,以示祝贺。三、边

10、缘的形成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聚居地,是中国惟一的母系社会文化地区,他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结构、生活习俗等。在摩梭社会里,阴阳协调、婚姻自主、家庭和睦、少有所养、老有所终,一切自然而然。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摩梭人与外部各种交流剧增,文化、生态、人口等问题凸显,于是形成了边缘。(1)文化的边缘摩梭母系文化处于父系文化的包围之中,相对父系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在两种异质文化交流中,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独特的母系文化带来的旅游经济,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但过度的旅游发展,将会使母系文化逐渐被父系文化蚕食,进而发生变异、解体,最终消失。(2)生态的边缘泸沽湖地区是

11、独特的高原湖泊生态环境。千百年来,摩梭人的农耕经济,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其生产生活资料直接源于大自然。因而发展到今天,摩梭人生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已遭到巨大破坏。从而使依附在这块土地上的摩梭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了威胁。(3)地域边缘父系文化的入侵,导致不同文化形态的人群相互杂居与融合;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导致摩梭人外迁;从而使摩梭人分散瓦解,最后将作为一个地域群体消失。摩梭人的房屋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息息相关互相适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摩梭人在房屋建筑上除保持上述特点外,在房屋构造、内部装修等方面采用了现代装饰方法和装饰材料,此外,部分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建造也有所变化。参考文献:1、广东建筑装饰1998年05期2、中国园林2003年第8期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第52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