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488114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圆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公式。根据已有学生知识的经历,他们对于平面几何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很深化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的联络到他们。但是不同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由直线段围成的,而圆形的周长是曲线段围成的。这需要老师要有一个适度的点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难理解。对于合作探究,因为已经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进展合作学习。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猜测、测量、观察、分析p 及动手操作等数

2、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通过对圆周率有关数学史料的介绍,结合学生对其中数字的感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家对真理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中国古代科技的兴盛。4、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体验到实验对猜测的验证作用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本课教学以“通过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为教学重点;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为教学难点。围绕着教学目的,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打破教学难点。我进展了精心的设计,力争在本节课很好

3、的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标准很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进展教学。于是,我设计了“栗老师就在公园附近居住,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园的圆形花坛跑步10圈,你能算出栗老师每天跑了多少米吗?”这一情景,利用这一数学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圆的周长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概括出什么是圆的周长?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哪局部有关系?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更为后面学习和深化探究埋下伏笔,很自然的进入探究环节。探究环节就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共同找到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再通过测量、观察、分析p 、计算、找规律、验证等操作活动,获取知识的形

4、成过程。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真正让孩子们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找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相信同学们在获取圆周长公式的一刹那,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这一环节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因为对于“圆周率”这一名词学生很生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学生承受知识的难点。为了打破这一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测量圆周长和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出倍数关系,实际上就是对圆周率意义的体验过程。老师只要在学生得到圆周率的时候,再去追问: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然会想到:“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这样,老师就顺理成章的向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难点也就在此一点一点的打破了。整个教学设计我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知识的承受过程为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做既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才能。学了知识是为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新课标一直倡导的。于是我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解决了在导入环节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表达了学以致用,更使学生感悟到了学习的价值。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