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486555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清三中学高二语文必修四教学案秋声赋苏教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孙东云 审核人:赵贵友 秋声赋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秋天声音的赋文。赋是讲究句式整齐、对仗排比而又押韵的文体。唐宋古文家们改造,行文中增加了散文的成分,使它更自由灵活一些。欧阳修的这篇赋,是这种创新的成功之作。全文紧扣“秋声”之“声”,多角度描写秋的悲切肃杀,可谓淋漓尽致。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作者接着寻根溯源,探

2、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接着,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作者仍然抓住秋声的主题,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感兴趣,学习只停留在重点实词虚词的积累上,背诵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难题,至于感悟鉴赏方面,更为薄弱。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掌握文言句式。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大家进行分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讨论后明确,这篇散文,先写秋声,再写“秋之为状”,再论“何恨乎秋声”,概括而言,即摹秋声、绘秋状、论秋害三个部分。第二段写秋之为状,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状貌?因为秋意味着刑、阴、兵、伤、杀。因而,2、3两

3、段可以合为一部分。最后一行写童子沉睡,虫声唧唧,是文章的尾声,也可列为一段。 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 、这几句话向来为人称道,把一个无形的秋声写的惟妙惟肖。大家快速朗读,前后位组成一个小组比赛背诵。(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的局面,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于表现秋声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令人“悚然”,令人感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文翻译来描绘一下这幅画面:这秋声刚开始像淅沥萧飒的细雨,忽然变得像澎湃的波涛,让人想象到大雨急至的场面。又把它比喻成衔枚疾走的赴

4、敌之兵,让人想象到行军队伍那种虽无号令却又急骤前行的场面,似乎能听到行军脚步的“唰唰”声。) 2 文本第二段 、第二段有没有写到“秋声”呢?快速阅读,并回答描写秋声的语句 明确: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先写“秋之状”; 色,容,气,意四个方面。 、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学生读课文,分组讨论并回答) 明确:不是离题。理由如下: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

5、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 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 、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

6、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 明确:“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剩而当杀”。 小结: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 探究二:文章主题思想(第三段) 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后老师总结) 明确: 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

7、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三、小结:文章到此才在童子的瞌睡状态下结束,作者以对话开始,又以对话结尾,中间作者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无形的秋声,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态可掬。 四、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案中“巩固与提高”部分 2、学习作者欧阳修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夏日之景的文章。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孙东云 审核人:赵贵友 秋声赋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

8、标 知人论世,回忆有关欧阳修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学习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写作特点 预习内容 1、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副宰相 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秋声赋作于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