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47881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完整版)历 史 科一、 命题指导思想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

2、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二、 考试内容及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

3、阐释。4.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 考试范围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其中,历史()、历史()和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本省“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必考内容古代部分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

4、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

5、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 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 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3. 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 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 汉字与书画

6、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3) 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 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5.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2) 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近代部分6.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 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7.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意义。(2)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3)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8.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 美

8、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的确立;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0. 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1) 经典力学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 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

9、作用。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 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 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6)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0、7)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新思想的萌

11、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 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部分14.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2、15.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

13、起和中国的振兴。(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18. 现代科学技术(1) 相对论与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2) 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

14、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 19世纪末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19世纪以来的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2) 19世纪以来的美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3)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

15、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3)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 经济体制改革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