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47689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 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 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 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 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

2、律奠定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 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 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 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3、意识的本质(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 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

3、质并反作 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 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 生理活动的作用。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 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 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6、为什么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7)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 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7、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7-39)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 ,它们都 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 基础,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

5、界.当今社 会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 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 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 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 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 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8、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P44-45)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

6、事物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 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 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 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

7、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 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 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 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 析法。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p4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 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者的相互关系:(1)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

8、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 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 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2)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 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方法论意义: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 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 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 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4951)矛盾的普遍

9、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二者的辩证关系:(1)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 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 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意义:(1)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 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 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2)有助于我们学会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 .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 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3)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 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 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 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意义: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二,坚持适度原则;第三,不失时机地促 成飞跃。13、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P5152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

11、物 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 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方法论意义:(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2)对待事物要 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第二章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5-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 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的本质(p6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12、反映。这种能动 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 观事物为原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 识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3、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P64)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认识互动的人;认识 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同时也是改 造和被改造的关系。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P69-7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

13、直接感受到的关于 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 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 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 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 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 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了二者的关系, 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5、真理及其客观性(P73-7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

14、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 是客观的。在认识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另 外,真理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6、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74-7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 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 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 化。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

15、主义和相对主 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 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 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8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 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否定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 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

16、条主义和独断 论错误。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P85-8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既 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价值的形成 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 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第三章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P9610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 社会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