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46763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练习题一、概念解释1青春期: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 11-20 年龄段或 1122 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 早期(1114 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 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 岁), 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 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2青少年: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 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 1215岁。3发展: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

2、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 变化。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4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5认知发展: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6社会性发展: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7心理发展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8生物性过渡:青少年时期要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体形与面部特征成人化,第二性征 的出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等。经过这一系列的生理身体的变化,青

3、少年在生理上基本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 过渡。生理上的成熟导致青少年成人感的产生。9认知过渡: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的认知不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发 生了质的变化.首先,青少年开始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其次,青少年能够有计划和预见性地解决问题。另外, 青少年除把具体情境和环境作为思维对象以外,还开始实际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把抽象的思想意识作为思维对象,也就 是对思维的思维即元思维。10社会性过渡: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青少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转折期 称为社会型过渡阶段.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4、,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 B )。A.高峰期B.过渡时期C.迷茫时期D.黄金期2 心理发展具有( C )与顺序性.A.不平衡性B.阶段性C.方向性D.差异性3. ( C )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能保证感觉冲动的顺利传导。A.髓鞘化B.突出修剪C.神经系统D.生物成熟4. 大脑最晚发育成熟的是( D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5. ( C )思维保证了青少年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A. 逻辑性B.抽象性C.可能性D.具体性三、填空题1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即 初中阶段、青少年中期即 高中阶段、青少年晚期即大学阶段. 2儿

5、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一生理发展_和心理发展_两个方面。3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也具有 阶段性.4. 布朗芬布伦纳归纳出了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 和.时序系统5. 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性主要表现在生物性过渡、认知过渡和社会性过渡三个方面。四、判断正误1. 一般而言,男生的青春期要比女生早。(X )2. 心理发展具有平衡性。(X)3.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心理发展会受到学习的影响。(X )4. 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V)5. 青少年体内激素变化对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V )6. 社会对青少年的定义会对青少年的社会性产生很大的影

6、响.( V )五、简答题1. 青少年与青春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区别:首先,两者的年龄段有着差异,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 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春 期则只在 1114岁或者 12-15 岁之间.第二,前者是普遍存在于所有青少年中,而后者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 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 1215岁;联系: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或者我们也可以说青春期只处 于青少年期的一个小阶段。2. 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是什么?答: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

7、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 和差异性.3. 遗传与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影响?答: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 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发展也是成熟的结果;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 结果.4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与其它阶段比,青少年期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青春期的开始,各项生 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

8、会角色转变。(一)生物性过渡。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其心理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一般来说,青少年的心理变 化通常不是由生理变化单独引发的,而是生理变化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首先,生理变化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完整)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业1的心理变化,如体内激素变化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其次,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间接地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二)认知过渡.这一时期,首先,青少年开始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其次,青少年能够有计划和预见性地 解决问题。另外,青少年除把具体情境和环境作为思维对象以外,还开始实际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思维 ,把抽象的思想意识作 为思维对象,也就

9、是对思维的思维即元思维。另一方面,青少年在自我/他人关系上义存在着新形式的自我中心的局限,常常 认为别人也像他们自己一样关注自己,过分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三)社会性过渡.一般来说,青少年阶段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地位的变化、政治地位的 变化、经济地位的变化、法律地位的变化。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1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答: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对教师重要吗?教学需要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征吗?如果认为教师仅是自然科学、数学、 语言、艺术、社会研究等领域的知识专家,他们有充分的知识贮备就足够了,那么也许这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的知识就不 重要。但有效教育

10、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 本规律,教育教学活动就非常被动。教师应该既是专门领域的专家,又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专家。教育教学要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 要“拔苗助长”.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 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作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 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

11、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 要成熟得晚些等等。教育教学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敏感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 效果.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 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 ,依据身心发 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为教师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发展是连续的,但又有不同的速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发展是有序的,具有方向性; 个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个体差异。发展受成熟的影响和制约,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

12、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大脑的 发育成熟是儿童认知与言语发展的基础.学习、经验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环境与教育的适当性能够为儿童的最 佳发展创造条件.2分析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影响的辩证关系.(完整)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业1答: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包括遗传素质、 机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主观能动性;后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动态综合的角度而言 ,主体自身的 活动是影响并直接实现身心发展的综合性、根本性因素,或者说,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总之,内外因 的矛盾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与环境

13、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 几乎是不存在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 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 此外,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 ,一些较简单的初 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 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 的潜在可能范围,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一般 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 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