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46129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季养生常识中医是从四季的变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饮食、运动这五个方面 来达到对身体养护的原则,对肺的保养也不例外,顺应四时,随“季”应变。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节,这一时期,感冒肺炎的发病率都会明显上升。 春季空气湿度大,易使空气中的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室内空气中更会充斥着烟 尘、霉菌、花粉、尘螨等细菌,这些细菌侵入人体肺脏,会导致肺脏疾病的发生, 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春季应注意环境对肺脏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就是做到环境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 咳嗽,二者相加,能达到洗肺的效果。同时,春季的代谢也比较快,所以在饮食 方面

2、吃一些微辛、较温、清淡的食物。从四季的五行属性看,夏属火,而肺通秋属金,火克金,因而,夏季肺气较 为虚弱,肺也易于此季发病。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恶寒发热等病变的脏腑均 归属于肺。夏季肺脏的保养也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 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宜晚睡早起,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 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相通应,肺属金,与秋季相通,燥为秋之 主气,而肺为清虚之体,秋燥最易伤肺,因而,秋季特别需要注重肺脏的保养。秋季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于是出现皮肤干涩、 鼻燥、唇干、头痛、咽痛等人们常说的秋燥症。

3、历代医学认为,秋季养生,重在 养肺。那么在秋季如何做好肺脏的保养?首先,要起居顺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应做到祖国医学所说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避晚凉,早起以从清爽,吸纳新鲜空气。要敞门 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还应适度“秋冻”,不要急于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锻炼, 以增强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其次,饮食润燥。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燥是秋令主气。中医认为肺是娇 脏,喜润恶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伤津耗液,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 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 如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无花果、竹蔗以及鸭肉、猪肺、龟

4、 鳖、蜂蜜、蔬菜等以润燥养肺,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再次,摩鼻健身。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不少人鼻黏膜对冷空气过敏, 秋风一吹,便不断伤风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咽痛、咳嗽。这类患者应从初秋 起就开始做预防工作,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然后按摩鼻部,做法是将两 拇指外侧相互搓热,沿鼻两侧上下按摩30次,每天1-2遍,以增强耐寒能力。冬天是最冷的季节,阴气较盛,这时的呼吸系统很容易被感染,所以此季节 宜避寒就温,做到阴阳平衡。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冬天日照时间短,天地闭藏,早晚寒 气重,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保持身体温暖,以养身体阳气;晚起可避日出前之严 寒,以养

5、身体阴气,使体内保持阴平阳秘,免遭寒邪袭击。饮食宜温,减咸增苦。冬季饮食要遵循“养阴潜阳”的法则,宜多食些温性食 物,如糯米、狗肉、羊肉、牛骨髓等,既滋补又抗寒;对生冷、油炸类及寒性食 物应少食,以免伤阳气或伤阴津。肺的保养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只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稍加注 意,就可让肺脏长期保持健康状态。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在夏季进行治疗,是有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根据的。例如,治疗 关节炎。在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 症状较轻,而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殊效。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 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冬季

6、之时,本不旺之阳更 加不足,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在夏季利用 “季气炙”来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 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以消除病根,达到最好的效 果。对于关节炎、哮喘病、鼻炎等病的治疗,都可以在夏季进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 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 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人在冬 季发病。这也是运气学说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初、中、末伏第一天 进行治疗,故又

7、称“三伏天天炙”。 今年,初伏为7月14日(周二),中伏为7月 24日(周五),末伏为8月13日(周四)。我们可以提前买好伤湿止痛膏等药膏, 然后在这三天进行穴位敷贴。 我先生有关节炎病,肩部下侧骨缝处也容易受风 疼痛,我准备在初伏、中伏、末伏这这三天给他做穴位敷贴。 养生, 主要靠自 己,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学习使用, 它会有着很好的疗效的。慢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外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 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内因多由于患者 卫阳不足,腠理空虚,正虚邪实,痹阻经络所致。本病在冬季阳气消退趋于尽头 之时往往发作或加重。若在夏季

8、尤其是三伏天治疗,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 疫力,驱散内伏之寒湿,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关节炎在冬季的发作,达到标本 兼治的目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质疏松症,强直性 脊柱炎等病,都可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进行。慢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外因多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 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内因多由于患者 卫阳不足,腠理空虚,正虚邪实,痹阻经络所致。本病在冬季阳气消退趋于尽头之时往往发作或加重。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治疗,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 疫力,驱散内伏之寒湿,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关节炎在冬季的发作,达到标本 兼治

9、的目的。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质疏松 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病,都可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进行。 如何在夏季治疗关 节炎我们可以采取“穴位敷贴疗法”,即在身体体表敷贴药物,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取每年初你可能想不到,炎热的夏季,却是治疗冬季疾病的绝佳时机,如治疗俗称“寒 腿”的关节炎。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在夏季进行治疗,是有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根据的。例如,治疗关节炎。在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 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而提前在夏季治疗往往可获殊效。 这是

10、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 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更加不足,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 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若在夏季利用“季气炙”来防治,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 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 而治,以消除病根,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关节炎、哮喘病、鼻炎等病的治疗, 都可以在夏季进行。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 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 用,到达有关脏腑,如何在夏季治疗关节炎 我们可以采取“穴位敷贴疗法”,即在身体体表敷贴药物,使局

11、部皮肤充血,潮红 或起泡,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原则,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故又称“三伏天天炙”。 今年,初伏为7月14日(周二),中伏为7月24日(周五),末伏为8月13日(周 四)。我们可以 提前买好伤湿止痛膏等药膏,然后在这三天进行穴位敷贴。小儿日常保健知识1 饮食调养此期幼儿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逐渐出齐,但 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 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 吃多,则生病”。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

12、类为主食,每日还可给予 1-2 杯豆浆或牛 奶,同时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菜搭配。七、小儿常用中成药保和丸功用:消食和胃。主治:食积。脘腹痞满胀痛,暧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 R1滑等。小儿至宝丸:即至宝锭功用:疏风镇惊,化痰导滞。主治: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王氏保赤丸功用:健脾、消食、化痰。主治:1.小儿消化不良和成人胃肠功能失调所致乳滞疳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呕吐 腹泻、便秘等症。2.四时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厥惊风、喘咳痰鸣等症。3.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紫雪散功用:清热解毒、镇静开窍主治:急性热病

13、引起的高烧不退、大便秘结、烦躁不安以及神志不清、说胡话等 症状,尤其对小儿急惊风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起居养生歌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慢跑做做操;踢腿甩臂太极拳,何必苦把仙方找;定时大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素食为主少荤肉,平衡膳食寿自高;少量饮酒烟戒掉,防病防毒防感冒;远眺眨眼做眼操,不要躺着看书报;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勤洗澡;春暖不要忙减衣,秋凉勿早增衣帽; 作息有序不熬夜,养生睡好子午觉;工作娱乐要调理,疲劳过度精气耗;安闲好逸气血滞,体弱多病易早夭;居室洁净勤通风,空气新鲜病不扰五谷杂粮有药性稻米:其中,糯米又称“江米

14、”,有补肺健脾、暖胃止汗之功效;粳米(即“大 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之功效。老年人脾虚所致的慢性腹泻,可用糯米 500 克、怀山药60 克(药店有售),炒熟研成粉。每晨取4匙,加白糖1 小匙、胡椒 粉少许,开水调服。用糯米配小麦麸等量同炒,碾成粉末;每日 30克,分 3 次 服,可治体虚自汗。取适量粳米炒焦煎水,适当加糖或将粳米饭的锅巴炒焦,研 成细末适量内服;对于食积腹痛,脾虚久泻疗效明显。发芽的稻谷炒焦后研粉内 服,也有开胃消食、下气健脾等功效。由于稻米富含维生素B1,因而对脚气病 也有益。小麦:小麦去麸取麦仁6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加水3碗(约500ml) 煎至 1 碗,睡前

15、半小时一次饮用,可治烦躁不宁、精神恍惚、夜寐不安。陈年小 麦磨成的粉又称“陈小粉”可治无名肿痛。小麦麸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亦 可用于缺乏 B 族维生素所致的脚气病、末梢神经炎;配红糖,炒黄内服可治全 身浮肿;配醋,炒后装入袋中用于外敷,可治跌打损伤、关节酸痛、胃寒痛等症。大麦:大麦炒焦后泡水作茶饮,有清热作用。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在病变活动期常食大麦粥,对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发芽后的大麦富含蛋白质、 脂肪酶等物质,可用于治老人病后食欲不振。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麦“补虚 劳,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止泄 胜于小麦,无燥热。玉米:玉米含不饱和脂肪酸,常食有助于人体内脂肪的正常代

16、谢,可以减少胆 固醇在血管内沉积,是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以玉米粉250 克、石 榴皮 62.5 克,研成细末,混合后用文火炒焦黄,每次服 5 克左右,每天 3 次, 可治消化不良性腹泻。用玉米、白扁豆各 60克、木瓜 15克,加水煎服可治胃炎。 用玉米30 克、鹅蛋 1只,同炖熟弃壳食用,可治头晕。另外,其它的杂粮也对某些疾病有疗效。比如以高粱50-60 克水煎服,可治食 积;常食高粱与葱、盐、羊肉汤同煮的粥可治阳虚自汗;以小米熬粥,睡前经常 服用,可催人入睡;以荞麦粉 6 克,加适量糖以水调服,可治痢疾,亦可冶盗汗。针灸的作用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用于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 肤各科疾病的治疗,文献调查表明,目前经临床一定样本验证并确有效验的针灸 适用病症近 200 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