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4230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丽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塞翁失马教学设计西安市第38中学 语文组 马丽【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三读法解析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学法指导】1、 三读法:一读准字音节奏;二读准内容情节;三读准思想寓意。2、 质疑法:提问质疑,引导学生理解寓意3、 自主预习:课前充分预习并完成自主预习案4、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课文三读【教学设想】

2、 从生活事例导入,引导学生运用三读法层层深入,解析原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质疑,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目的;最后拓展提升,让学生来谈谈对其他成语故事的寓意,并尝试总结寓言的概念。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工具】 图片【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明准备坐火车到外地旅游,他一大早就打的去火车站,不料一路红灯,等他赶到火车站时,他坐的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他感到很懊恼,因为他错过了火车。回家后的第二天,他从新闻上看到,那辆错过的火车,在出站后的20

3、分钟发生了事故,车上的乘客死伤严重,其中,他要坐的那节车厢上的所有旅客全部遇难。原本为错过了火车而懊恼的他,如今又感到万分庆幸了,幸亏堵车,幸亏错过了那辆火车,否则他现在还不知在哪儿呢!其实,错过了车,本来是件坏事,但因为错过了火车,躲过了交通事故,捡了一条命。从这件事上,我们要思考一下有时好事还是坏事是否就是绝对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塞翁丢失了马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板书课题)师问:自主学习第一题生答:课文选自于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写的。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介绍三读法。

4、二、初读读准确,读节奏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师问:自主学习第二题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2、抽学生读,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师问:自主学习第三题生答: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为福乎?3、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三、再读通文意,析情节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1、 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师问:自主学习第四题生答: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5、”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译文:靠近边境的一个擅长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他担心。老翁说:“这怎么就不能成为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祝贺他。老翁说:“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害呢?”他家中有许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老翁说:“这怎么不能成为幸福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青壮年可以劳役

6、的男子都拉开弓弦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死了十分之九。唯独他的儿子因为瘸了一条腿的缘故,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之后就引起了“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这个成语)2、析情节:(1)根据课文内容,为四副插图排序,比一比哪组排得准?(合作探究一)失马得马折髀相保。(2)根据插图顺序,复述故事主要情节,比一比哪组说得好?(合作探究二)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复述故事(创造性的复述),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评析的标准:a、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 b、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c、态度自然大方。 d、讲得具体、生动、形象。四、研读提问题,探寓意(合作探究三)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

7、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是坏事还是好事呢?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讨论总结: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由此引申出成语 “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质疑或激疑: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区别了吗?(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五、联

8、读联生活,谈体会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六、拓展提升让学生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及寓意:井底之蛙、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揠苗助长、对牛弹琴、守株待兔七、课堂小结 师问: 什么是寓言故事? 生答师补:寓言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篇幅较短,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八、作业把自己喜欢的古代成语故事改变成现代文,并在结尾点出寓意。附:板书设计

9、塞翁失马淮南子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坏)-(好)-(祸)-(福)福祸在一定条件下 得失 可以互相转化 好坏教学反思: 这节课分别在自弘中学和大华中学上。两节课的效果不同。自弘中学初一一班的学生预习的人数和预习的态度较好,上课时,大多数学生也能活动起来,能很快和我配合,也能较积极发言。我让学生也活动交流得较为充分。虽然在自弘的这节课未上完(自弘中学一节课为40分钟),留了一点内容。但整个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效,学生也表现得较为活跃。有了此次经验,我在大华中学上课时,压缩了一些内容。但是大华中学的初一三班的学生几乎全部都没有做导学稿,全班的基础也较差。虽然以小组的形式坐,但上课时还未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所以有些讨论环节形同虚设,给的时间就不是很充分。中间也根据学生的反应,做了一些环节上调整,所以这节课的基本内容还是讲完了。但拓展提升的部分还是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由此,感悟到学生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培养很关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取决于学生能够自主预习,较好的完成导学稿。否则,“携手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贯彻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