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重点.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41953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1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1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1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1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1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1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重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1重点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1、秦: 中央皇帝制度(最大特点: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度内容:丞相(统领百官)、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 作用:相互牵制,强化皇权;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通过朝议,减少决策失误。地方郡县制 郡县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郡县制正式出现在秦统一后; 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意义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后世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汉: 初期郡国并行制度; 汉武帝“推恩令”(内容看一下)。3、魏晋南北朝:三省体

2、制三省六部制的雏形4、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尚书下设六部内容: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作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监督,强化皇权。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后世沿袭。5、宋: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6、元: 行省制记忆P13页地图。 内容:河北、山西、山东(两山一河)归中央直接管理,其余地方设行省; 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西藏属宣政院辖地。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创造,被后世沿袭,是中国省制的开端。7、明: 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设殿阁大学士(

3、内阁雏形); 明成祖内阁正式出现; 内阁性质:并非法定的中央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顾问/内侍/咨询机构。内阁作用:阁臣升降、职权都取决皇帝,皇权强化。明宣宗出现票拟、批红;明英宗票拟制度化。8、清: 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雍正军机处 内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密、简、速; 作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9、主要趋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皇权强化、相权削弱;中央集权强化,地方权力削弱)。二、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是如何发展的?1、汉(武帝):察举制 标准孝、廉(封建伦理道德)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人才优劣划分九个

4、等级;中正品评官,评定人才等级;标准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3、隋唐:科举制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特点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在一起;作用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 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强化中央集权;被后世沿用,影响深远。三、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如何形成的?1、古希腊民主形成的地理、经济因素:海洋文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2、梭伦改革:前6世纪初 内容财产等级制;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制。作用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3、克里斯提尼改革:前6世纪末内容10个地区部落;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建立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

5、大会权力。作用确立雅典民主政治。4、伯利克里改革:前5世纪末 内容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扩大五百人议事会职权;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监察公职人员。作用雅典民主达到顶峰,称为“黄金时代”。5、古希腊民主的特征、局限性、积极影响: 特征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局限性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儿童、妇女、外邦人、奴隶人不享有民主;小国寡民的产物,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积极意义使古希腊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四、罗马法的是如何发展完善的?1、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时间前5世纪中期;特点内容广泛、条文

6、明晰、保留野蛮的习惯法残余;作用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保护平民利益。 根本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奴隶制法律)地位既是成文法,也是公民法。2、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帝国时期的一切自由民; 内容来源:帝国法令、法学家编撰的法典及解释3、罗马法体系完善标志:民法大全 时间前6世纪,查士丁尼地位既是成文法,也是万民法。4、罗马法的影响: 对当时: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罗马统治。 对后世:欧洲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立法、司法产生影响。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的武器。五、英国、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1

7、、国家元首: 英国是国王,德国是皇帝;都是终身任职,世袭。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2、政府首脑: 英国是首相;德国是宰相。 英国首相形式上由国王任命,实际由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对议会负责,掌握国家大权;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免,只对皇帝负责。3、内阁: 英国内阁首脑是首相,其他成员是各部大臣,实行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共同进退;内阁与议会相互制约(议会若不信任内阁,内阁要么垮台,要么由首相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德国也有内阁。4、立法机关: 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德国议会也是立法机构,分为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两者都要服

8、从皇帝(特别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5、总的概括: 英国议会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六、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1、建国早期邦联制,中央无权,各州权力很大。2、1787年宪法: 内容(1)确立联邦制,联邦政府掌握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2)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国会掌立法权,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院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总统掌立法权,由选民间接选出,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的法律,有权与外国缔约,须国会批准才能生效;最高法院掌司法权,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9、,独立行使司法权。(3)允许奴隶制、种族歧视的存在。体现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制原则。七、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最能反映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倾商品、掠原料)。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马关条约“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反映了列强对外资本输出。 开苏州为通商口岸;辛丑条约“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反映清王朝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八、中国的民主政治革命:1、太平天国(18511864)天朝田亩制度:时间1853年冬;地位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评价

10、反映农民获取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结晶; 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资政新篇: 时间1859年;评价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中国还没有资本主义,太平天国处于战争环境,方案脱离实际,无法实现。2、辛亥革命(19111912)兴中会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同盟会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导火索:四川保路风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五色旗是国旗。袁世凯窃夺果实1912年3月评价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主要贡献)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最深远)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

11、7)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北伐战争失败根本原因,犯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4、土地革命(1927193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实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块)5、抗日战争:(19371945)胜利的根本保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的目的保护滇缅公路。6、解放战争(19451949)全面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山东、陕北两地。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辽沈战役(锦州,“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徐州是中心) 平津战役(北平和平

12、解放)意义: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渡江战役1949年4月,标志着国民政府覆灭。追歼残敌毛泽东:“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九、中国民主法制的建设与发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1912年春; 内容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可以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的命令须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共同纲领: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内容体现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并非社会主义。性质临时宪法性质。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体现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原则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4、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5、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意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意义加强扩大了基层民主。十、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情况: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摆脱孤立) 2、外交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