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3943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等待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性23号摘要:本文在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聚焦课堂,在促进有效教学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等待教学。等待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策略也是一个教学艺术,它有助于创造相对有节奏感、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实现课堂的有效。此外本文还就教师运用等待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对教师的要求。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等待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冷思考开始与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推行了十年,在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争议。我们都寄希望于课程改革能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对改什

2、么、如何改等问题的不同层次的思考。新课程曾被许多人认为是“穿新鞋走老路”,对此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基础,虽然学者对其进行过不同层面的解读,形成三种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一元论、多元论和模糊论。其中的一元论就是教育哲学观点下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多元论认为“多元性博采众长、避免狭窄”。模糊论认为含混不清、难以明确。1尽管争议不断但是我们明确教育必然是要面向人,谋求个体的发展需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最终要走向人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教学方式多样化,也顺应了改革要求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探讨着课堂教学怎样实现有

3、效和高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课程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与有效率的教学。所谓有效果就是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有效率就是指以少的投入取得高的产出。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更重视教学的效果。我们期望和追求的教学应该是达成或超越预期的目标,是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增值的教学。关于第一个层面的理解是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想,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有效教学倡导的教学活动应该有一种理念来支撑,即教师的教学行为下产生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教学。第二个层

4、面:有效教学就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教师和学生通过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以及有效的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这一理解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与互动的方式达成有效果和有效率的教学。因此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和互动所达到的有效果与有效率的教学。它的核心是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它的表现形式是教的有效与学的积极。2但是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理性回归到课堂。二、课堂教学的新观点教学等待缘何提出课堂教学需要等待,如何体现等待这是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一) 缘何提出教学等待之所

5、以提出等待教学观点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 教学现实矛盾问题通常在40或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达成有效,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而我们又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总是怕我们的学生不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于是就按部就班的推导;怕他们想不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于是就迫不及待的为学生先铺好路;再或者怕时间不够用就把结论总结好了直接告诉给他们,这样知识点就直接涌向学生,看似节省了一些教学时间而学生却没有好好地消化。其实这些都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缺乏耐心的表现。(2)回归教育规律有学者认为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的秘诀在于“三分教,七分等”。数学

6、教育也同样需要“三分教,七分等”,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体验与思考的过程中有所体悟。有了等待,学生就有了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在李如密、王东黎发表的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一文中提出了课堂教学等待艺术这一概念,他们尝试对“课堂教学等待艺术”下了一个初步的定义:课堂教学等待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且灵活恰当地运用技能技巧,直接发出或指令学生发出等待的行为,以显示期望中的教学效果,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3将等待的技巧上升到了教学艺术的高度。(二)课堂教学中等待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教育

7、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因此教育归根是要面向学生的个体未来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待”,这不仅仅符合了学生需要发展的要求,也尊重了他们的发展的规律。2、 心理学角度上的人的自我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所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特别是他们的个性与心理还处在一个从未完全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知识和自身的认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教育一定是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因此用等待来更好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和自我认识的时间与空间,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要求的,与此同时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等待。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

8、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由此课堂教学中倡导等待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有着在理性回归在课堂的现实意义,改变教师因急躁、急功近利、怕完不成任务等而忽略学生的状况。三、课堂教学中等待策略的实践性初步探索我们聚焦课堂,寻求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些方法,之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复制发展的策略,现在通过教学实践,

9、我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课堂变得有效,上好一节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到教学模式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从这些教学策略中都能总结出能被我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关注学生。然而反思我们的课堂的生成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对于效果的评价仍然是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容易忽略了过程评价。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转化,教师该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如何量化?下面我们通过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来阐述。学习接受发现学生的学传授引导启发教师的教知识传递知识反馈教学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架

10、起的互动桥梁,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体会我们会有种刻板的感觉,因为我们只看到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都是实现教与学的转化。教学过程的技巧与方法虽然研究的比较多,也提出过多样化的模式,如学案、教学案导学等,但仍然感觉缺少了什么因素。因此在上述框图中增加一个时间轴,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富有节奏感,相对宽松的气氛的课堂,就有了一个动态的生成。学习接受发现学生的学传授引导启发教师的教教学环境时间知识传递知识反馈等待策略有节奏感宽松关系和谐无压迫感自我激励自我实现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了时间对于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性,如前面所述,有学者认为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的秘诀在于“三分教,七分等”。

11、特别是我们数学教育更是需要“三分教,七分等”。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带给人的成就感和满足,如果只是因为教学时间少任务重而剥夺了本该留给学生自我寻求知识的机会,没有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在就很难有所体悟。接下来我们就“等待”教学策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1、教学中的 “等待”从字面上直观理解就是教师发出目标指令或者是让学生自我发出指令,期待达成预期目标。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教学等待的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或教师为主体。对待的行为对象是学生,学生获得了思考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能够自我建构知识,实现自我的需要。2、“等待”不意味着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观望

12、教学等待不同于一般生活意义上的等待,而是一种富有了积极意义的等候。它是启发引导后的一种语言与行为上的暂时性的静默,但是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作为,有时也会配合预期需要伴随一定的其他教学行为,如关注全体或部分个体的鼓励的目光,传递信心和鼓励的手势暗示等。等待中是要让学生行动起来,学生不能静默等待,他们要采取行动达到预期目标。3、有了教学等待的教学环境相对就有节奏感,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节奏的调节,张弛有力,不会有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权威压迫感,学生会感觉到较为宽松,因此思路开拓,畅所欲言,抒发己见,师生关系就会相对和谐,平等对话,教学活动就会更好的互动起来,这样不是生搬硬套、机械记忆的知识更容

13、易被学生吸收。 四、 教学等待对教师的要求(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在本人的一项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2008年)的过程中,对几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中了解到尽管教师清楚要转变,但是对于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和如何给学生探究的时间都没有把握,由于怕时间不够或者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就放弃了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理念要切实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因为怕乱套或者浪费时间而取代了学生。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学生也需要这样的等待,让他们思考与自由的表达。教师若总想着控制课堂,学生的思维走向就会受到控制,慢慢地

14、学生就习惯了依赖教师,坐等教师给出结果。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倍受困扰的问题,我们常抱怨学生不能独立自主、依赖性强,这和我们统得太死,套得太牢不无关系。虽然课堂问题相对复杂,但是我们只要敢于直面静默,静心思考,也许在静寂中就会蕴涵着思维的无限开阔。(二)教师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等待要有原则性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教学预期了然于心,对各个环节的衔接的时间控制都制定好计划。等待的程度把握是对教师教学实践素养的考验,教师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等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等待,在不必要的时候等待,反而会浪费时间。等待要遵循适时性、适度性、伴随性的原则。适时性要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

15、当的等待保证学生及时地讲短时记忆进过大脑对信息的加工转换为长时记忆。对于深层次的问题,缺少了等待或者等待时间不足,就会使学生因紧迫就丧失了深入探讨的机会,适时地把握住什么时候适合给学生时间,就会使学生思维发散开来。适度性是等待时间的长短要合适,时间过短就不能保证深入、有效,过长则会使学生无事可做、散漫。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伴随性是指教师不是无作为的旁观、看热闹,而是配合一些辅助的伴随性的动作,及时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准确地找到学生的理解障碍所在,及时纠偏。(三)教师要会预测和调控教师要具备制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的预期,能够预测到课堂生成过程中等待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有可能的,教学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的,学生的思维走向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当学生经过等待能顺利完成知识的建构,等待则有效。当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时,教师就要适时地作出调控,安抚情绪指明方向。这样的预测和调控的能力都是要以教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解为基础的。五、总结与展望我们理性回归教学就是要克服急躁的心理,“十分的讲”化为“三分教,七分等”。等待教学是一个教学上的艺术的处理手法,也是一个有智慧的战略转移。不可否认教学等待在实践中还需要理论支撑,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和信心,但是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待”,我们教师也需要“等待”他们的自我成长,因此教学贵在“等待”,也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