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构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391909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宇宙的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宇宙的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宇宙的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宇宙的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宇宙的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宇宙的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的构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宇宙的构成总星系-恒星系-类星体-恒星-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太阳系的行星运动遵守万有引力定律及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卫星,其他天体:彗星、流星,星云及星际物质。太阳的构造:中心核反应区-辐射输能区-对流层。 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黑子、光斑、耀斑、日珥、日冕瞬间变化现象。 太阳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的基本能源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过程、生物过程产生强烈影响(太阳黑子活动) 月球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潮汐加剧海岸侵蚀,顶托河口径流,也 对沿岸生物产生很大影响。地球的圈层

2、构造:1、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 2、大气圈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电离层、外逸层。地球自转方向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自转角速度 15/s, 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方向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非线性(突 变性、累进性、节律性、稳定性) 地球表层系统是指接近地球固体表面的沉积岩、土壤、植被、对流层 大气构成的物质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域分异规律是由地球的行星性质和地球表面性质所决定的地球表 层环境及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地理纬度,它决定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二是海陆分布,它 决定水分输送的多寡和干湿变化;三是海拔高度,它对水分和辐射

3、都 有影响;四是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主要影响地表的资源条件 和土壤植被环境。纬度地带性:地球表面环境要素和地理景观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递变 的特征。形成机制由于地球的球形形状加之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位 置关系所共同决定,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1、气候的 纬度地带性: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基本上是沿纬线延伸的,年变幅 随纬度增高而增大;降水沿纬度的差异明显,赤道附近低纬度降水量 最大,极地地区最低。2、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 性:从赤道到极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序列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林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冻原 带、极地冰雪带。3、

4、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方向 200 米水深范 围内表现明显温度、盐度、生物分异上。世界大洋划分为北极带、亚 北极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亚南极带、南极带等七个。4、人 类生物学特性的纬度地带性:自然影响人类(1)直接的环境因素影 响人类的生理和身体特征(2)食物和食物链的关系间接影响人类。人对自然的适应特点:不同种族、民族对同一环境都有相类似的反应, 对环境的反应有自然遗传性,对环境的适应有补偿性反应。人种的纬 度地带性黑种人(热带)、白种人(寒带寒温带)、黄种人(温带)。 人体地理适应类型:热带、北极、温带、寒带。对社会经发展的影响: 人类社会最发达集中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尚处于比较落后

5、,极地地 区文明的不毛之地。海陆梯度地带性:由于海陆相互作用引起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有规 律变化的特征,形成机制 海洋和陆地两大物质体系的差异引起的物 质循环和能量变换,水体和陆地容量差异造成沿海到内陆的温度年较 差越来越大。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发生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垂直带性形成机制:地面受热后长波热辐射随高度递减的程度和山体 与同高度大气层热交换减弱的程度远远超过太阳直接短波辐射随高 度递增的变化,使气温随高度递减,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土壤的 形成和人类的生理变化,使自然景观发生内似纬度地带性的梯度变化 并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及社会经济活动。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气 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6、,太阳直接的短波辐射随高度增加,山地在一定 高度范围内降水随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降水又呈减少趋势。 封闭性、多样性、传统性构成了山区文化的特点。 非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地壳运动和地表物质组成的差异造成的。 地 壳物质组成、海陆分布、地壳起伏、火山地震地热温泉 的非地带性。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务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类对某项事物位置、空间关系的选择或设计,这是它与 环境空间的根本区别。区位有空间性、结构性、环境性、文化性的特 点。 区位论出现的标志 1826 年德国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 经济的关系。德国韦伯论工业区位 杜能和韦伯时代的区位论 称为古典区位论,特

7、点是以节省运费实现成本最小为目标。1924 费特尔“贸易区边界理论”,1929 赖利“零售业引力模型” 克 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帕兰特“商业区位” 廖什“市场区位理 论”统称近代区位论,特点立足于区域或城市,着重空间结构分析, 以利润最大为目标。 20 世纪 50-60年代现代区位论,特点研究领域 更宽泛,追求目标不仅限于经济,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现代区位理 论的视角:尺度观、时序观、行为观、场势观、结构观。 产业区位论是生产厂家或经营商家为获取最大利润或降低成本选择 经济活动的位置的理论,目标在于获取经济利益。 农业区位论 德国杜能 1826孤立国同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土地利用类型随

8、与市场的距离增大而改变,农产品纯收益随与市场的距离增大而降低 它阐明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影 响 。 乔纳森 1925欧洲的农业区域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企业区位的理论。1885 德国龙哈德国民经 济的数学论证 1909 德国韦伯论工业区位奠定了近代工业区位 理论基础,被视为工业区位论的创建人。 区位因子是一个地点上对 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那些因素,韦伯理论强调价格和成 本因素,目的在于寻求最小费用的区位,三个起决定性的一般区位因 子:运费、劳动费、集聚。 运输指向:指工厂偏向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Mi二Wi/Wp Mi1,原料地;Mi=1,均可;Mi1,消

9、费地。劳动力指向:当劳动力费用在特定地区对工厂区位选择有利时,如果 该地点带来的劳动力费用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 加额大时,劳动力指向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工厂就有可能放弃运费最 小点,而移向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集聚指向:集聚可以使企业集 约地利用土地、能源和基础设施,可以节约企业间经济过程的费用。 20 世纪 30到 40 ,美国胡佛运输区位论 德国廖什市场区位论:用利润原则说明区位选择,区位选择以寻求最 大利润为原则,通过需求圆锥体分析导出区位空间均衡时的最佳空间 模型是正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瑞典帕兰德区位论从空间竞争分析商业的市场地域。 廖什和帕兰德的区位更适合于商业选址,因为

10、商店就是商品的集散中 心,最大范围的占据市场是商业选址基本追求。 非产业区位是指非生产活动的位置选择,主体是市民或城市公共事业 的管理者,重视交通因子、距离因素、环境因子、行为因子、人文社 会因子的作用。住宅区位影响因素经济、交通、环境、人文。行为理 论:过滤论、互换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办公区位、学校区位、 公共设施区位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城市等级-规模,城市和城市职 能、大小、空间结构的学说,是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1933 德国克里斯泰勒南德意志中心地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理 论地理学之父,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区 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

11、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揭示了人类服务性事务的基本空间规律:具有中心地职能 的机构位于服务管理对象的中心,当达到一定门槛时,就形成中心地; 它们以等级地六角形镶嵌结构存在。市场原则“中心地的分布要以利于货物销售和服务方便为原则”,形 成 K=3 交通原则 各级中心地应该位于高一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 线上 K=4 行政原则一个中心地只能从属于一个高级 中心地 K=7 市场原则主要适用于开放、便于通行的地方;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自给性强、客观上与外界隔离的山间地域;交通 原则更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现状分布的聚落。空间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由于空 间存

12、在不同的差异,造成不同场势,从而形成人流、物流、能量流、 资金流、信息流等在空间上的移动和交换。物质或信息通过自身运动 或借助交通、通讯、媒体进行的扩散现象,即空间扩散。美国赖利1931年提出零售业引力法则Ta/Tb二Pa/Pb(Db/Da) 2, 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和周边城市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瑞典哈格斯特朗1953提出空间扩散, 20世纪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两项最重大的贡献之一。三个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移动扩散行为地理就是研究人类实际行动与环境空间关系的学问,所谓行为空 间就是指人类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环境知觉是人们在对环境外观 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

13、们对环境信息再现于大脑后的认识,是人们对 地理环境识记再现的一种形态。地理物象就是地理环境通过知觉、认 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是人们对周围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 间接观察、体验或了解,并经过稳定性思维而得到的具体形象。 行 为矩阵 英国普雷德行为与区位,核心思想是 经济活动区位从 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 空间偏好-显示空间偏好 和乡土偏好 时间地理学 瑞典哈格斯特朗 1973 行为空 间是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对空间认识和行为的空间特征及实践应用。区域理论地理学上,广义的区域地球表层的一个部分,狭义的区域指人类社会 经济的空间形式。区域的特征:1、区域空间是具体的,是具体的实 在的空间

14、和环境,与当地自然本地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2、 区域是连续的 3、区域具有演化特征区域地理学主要概括和描述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的个性特征,为人类 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建设、管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科学 创 始人美艾萨德。 区域研究视角:空间、时间、社会、环境 发展=发达-不发达,就是变不发达或欠发达为发达的过程。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是廖尔达尔美国两难处境提出,1953 纳克斯 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不同社会生产部门 在形成和分离的过程的同时,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是各个地域依据 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

15、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 品交换,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的现象。是由亚当斯密 1776 提出。 要素替代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可替代性;技术 差距理论认为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 品生产方面的优势。 基本思想: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突出 区域的特色,各个地区都生产自身最具优势、其他区域需要的产品, 从而实现区域增长的高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分类、 产业功能分类、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劳动地域分工原则:1、专业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 2、生产要素 比较优势原则 3、经济规模原则 4、地域联系原则 5、产业区位原则 地域分工的问题:1、产业结构雷同和地方保护主义

16、2、二元化现象, 即两极分化的不平等现象。产业集聚理论 集聚是指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集聚的机制是由 于空间区位指向和产业联系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地区位差异是 集聚的最初原因。集聚的效应:1、降低成本2、产生规模经济效应3、带动区域经发展 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佩鲁 1955提出的),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的 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 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 长以及空间集聚意义的增长极。梯度推移理论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国家和整个大的地区的总体发展水 平的提高,先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地区,然后通过发展重点地区带动其 他地区的发展,从不均衡发展出发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走的是 一条倒“U”形的发展道路。点轴发展理论不仅强调“点”城市或发展条件优越的区域的开发, 而且还强调连接“点”与“点”之间的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