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388622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下面是我整理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品鉴。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近阶段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

2、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如24+9,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这样和20组成了30,然后再用30加3,得33;第二种就是先算4和9合成13,再算13加20,得33。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

3、位”的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在练习的处理上,“想想做做”2有三组同类练习。我没有一次性的全部出示完毕,而采取分步的策略,先出示第一组4+8,34+8,54+8,84+8,先请孩子轻声的读一读,然后独立计算。计算后,请孩子充分的交流,“通过计算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刚开始孩子说的比较表层化,比如都是加法,第一个加数个位都是4,第二个加数都是8等等,这些都是从算式本身观察到的。后来有学生发现四道算式得数的个位都是2,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计算过程。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得数的个位会都是2呢?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回忆到这一组题目都是先把个位相加,都是先算的4+8,所以得数的个位都是2。

4、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通过题组练习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不是为了发现而发现,而是在发现规律后能够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提高运算速度。因此,在接下来的两组练习中孩子完成的很顺利,正确率很高。这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优势和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回顾旧知的学习,再转化为新知,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区别,对理解算理,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强的

5、针对性。其次,变摆小棒为在计数器上拨珠来理解算理很算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理解算理和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强的直观引导作用。(2)在学生通过拨珠的操作过程理解算理时,引导过于急切,没有给学生留下相应的思考余地,如果在这个环节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操作和思维空间,这样对学生理解算理就更有帮助了。(3)在讲解竖式的写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进位算理,我本来设计了8+5=13结果中个位1和十位1的走向,以及25+38=63结果中动画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动画显示过快,导致学生对进位这一步骤的印象不够深刻,练习时容易忽略加上进位1.(4)让学生讨论的时间可以稍短,这样就有足

6、够的时间独立完成两道笔算题,以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去钻研教材,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在本堂课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本身不同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做到玩和学相结合。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一、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计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一次会造成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一上我就出示图片说:“由于你们表现都比较好,所以老师带你们去幼儿园去逛逛。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个班有多少人。2、探究与练习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

7、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像27+8=?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1、计算器2、摆木棒法:我先示范摆出一个27,在请同学上去摆一摆,其他的同学在下面摆一摆。通过这个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这个方法还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计算。3、竖式计算:请同学根据刚刚我们摆的写出它的竖式计算。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满十要怎样。总结: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满十进一4)再算十位4、做一做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计算。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做练习,我发现学生范错误比

8、较多,有的数位没对齐,然后有的该进位时没进位,不需要进位的却进位了。通过这段时间不断的反复练习,同学们对进位加法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同学们对学习进位加法计算的兴趣跟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进位加法教学反思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体

9、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首先,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组数的方法写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再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的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的理念。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这个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10、,在自主中去做,归纳结论,概括规律,体验了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实践,思维表达能力。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对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不够。在让学生估计两个数的总和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大胆放手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进位加法教学反思5新课开始,我借助排队的情境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情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

11、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此,学生可利用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通过课件摆小棒使图中的小棒变静为动,学生在动态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联想,加深记忆,配有鲜明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心算的基本方法。除了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同学想到了用竖式解决的方法,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课堂上,教师的必要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

12、在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操作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更直接的获取新知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进位加法教学反思6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 51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13、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三、教学准备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平时早餐喜欢吃什么?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贴3种点心图)你准备选什么?如果只选1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

14、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二) 独立探索,合作交流1、独立探索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2、小组交流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3、全班交流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4、谈话:你能用符号

15、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5、教师贴出符号。谈话:这是老师用的符号,谁来说说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1) 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2) 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三) 教学“想想做做”1、做第2题。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5=15种)问题4:你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