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38630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一滴水经过丽江3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 来西宁十三中 执教教师:蔡雅雯 执教班级:八年级九班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2.把握课文新颖独特的写作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3.品读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文新颖独特的写作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云南丽江是世界闻名的古城,丽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吸引人。古城是一段历史,踏访古城就是对一段历史的解读和诠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阿来笔下的“一滴水”去丽江旅行,感受丽江的沧桑和美丽。二、字词积累驿道 矗立 闸口 翡翠 砚 蘸 目眩神迷 三、走进作者阿来,当代著名

2、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著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四、诵读感悟1、教师范读2、邀请3名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3、全班齐读最后两段五、解读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指文中的我“经过”在这里有时空两方面的含义。解释:从某处通过;时间延续;经历;事件的原委。在这里有时空两方面的含义。“丽江”课文的描写对象六、感知全文:小组合作探究1、通过关键词梳理时空线索2、画出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可用表格、树状图、思维导图等形式)预设:1.时间线索:白天黄昏夜晚黎明2.空间路径:玉龙雪山顶驿道村庄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玉河街道店铺出城入金沙江七、深层探究1. 作者为什么要从一滴水的视角来写

3、丽江?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童真童趣。丽江以水文明,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在丽江,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一滴水既通古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滴水贯穿全文能够获得自由的视角。2. 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高处远景: 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照应雪山。山 下: 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玉河。低 处: 城外远

4、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奔流的金沙江。3.学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关于丽江的知识?(1)丽江历史悠久。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2)丽江建筑富有地域特色。丽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3)丽江民俗丰富而融合。丽江人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集聚、唱歌,马帮的往来,银匠的敲打银器,玉器店、字画店、东巴文字、纳西古乐,这些都极富民族特色。“很多不同模样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构成了一幅游客欢乐民俗图。八、写作特色1.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旅游者

5、一滴水。2、本文内容丰富,这些内容并不都是行程中的见闻,很多都来自作者的积累。阿来的写作不仅建立在了解丽江的基础上,而且下笔前先后阅读云南简史和云南史料丛刊,这些积累为他写作本文提供了重要支撑。3、本文不拘泥于详细具体景物,而是着力表现景物背后的丽江人文精神,采用全景呈现,突出内涵的写法,这与常见的游记有所区别。九、语言品析(1)我乘水车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抒情的意味,句子内部有长有短,有整有散,节奏多变,带有诗句的跳跃感。(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

6、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连续的两个“想”、三个“被”,“那样”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断开,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3)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十、文章情感 作者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赞美之情。十一、仿写欣赏十二、课后作业根据今日所学的写作技巧再次修改作文,并自选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反思西宁十三中 执教教师:蔡雅雯 执

7、教班级:八年级九班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阅读的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1、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解读标题这一环节既抓住了重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 2、新课程理念下非常

8、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如:通过关键词梳理时空线索;画出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可用表格、树状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的教学环节。3、注重了朗读,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我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朗读。如:教师泛读。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相关的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己练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