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38283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第一公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企业家先 进事迹材料三篇,请大家参阅!(篇一)*同志,男,汉族,xxxx年出生,*村人,于xxxx年投资50 万元创建*厂,目前该厂已经拥有固定资产 300 万元,员工 40 名。*同志扎根农村,积极适应农业和农村新阶段,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政府导向,依靠科学,面向市场,创品牌,在繁 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所生产的“*”牌面 条已经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2005年被*市文明办、市工商局、 市个体协会等单位评为“*市百佳文明诚信经营业户”, 200

2、8 年被省粮 食局 “粮油放心”单位称号,被 * *区政府评为 “区级农业龙头企业 ”, 2009 年 1 月被*省粮食协会授予省级“放心挂面”企业, 2010 年通过 了市“农业龙头”企业评审。*个人于 2007 年被评为*市农村建设 青年标兵, 2009 年 4 月被共青团市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等部门 评为第三届“*市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 2010 年 10 月被选拔区委、 区政府选拔为第三批 “*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乡村之星) ”, 2009 年当选为*区政协委员,连续 5 年被岭子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工 作者。一、艰苦创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志中学毕业后,先后给人打工,自己搞

3、运输,屡屡受到挫折, 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经过 深思熟虑,*同志决定转变思想,自己创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 片新天地。于是他离开家乡, 远赴*、*等地考察项目,经过市场调查,他决定建一个面条厂。为 了掌握技术,他不怕吃苦,每天吃住在车间,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有时在车间一呆就是好几天。就连车间的师父 都夸他说: “小王,就凭着你这股劲,将来一定能干成一番事业。 ”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他终于掌握了面条生产线的技术。2003 年 11 月份,*多方筹资投资 50 余万元,创办了日产 12 吨的中温烘 干面条生产线,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科技

4、化、品牌化企业发展之路。*面条这一品牌自创立以来,由于抓质量,重信誉,客户订单纷云而 至,*面条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很高兴,但在兴奋之余,他 又多了几分思考,“光靠现在的生产规模是不行的,我要扩大规模, 我要让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吃上我的*面条。”经过周密的市场 调查论证后,在2006 年秋,他毅然决定新上投资100 余万元日产25 吨的低温烘干面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生产 线,并于2007 年 1月份动工兴建,经过三个多月的工期,于2007 年 3 月分建成并正式投产,从而成为 *区乃至全市面条行业的“航空母 舰”。2009 年8 月份投资80 万元,又新上日产10吨

5、花琪生产线一条, 建设小麦绿色生产基地 5000 亩。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工艺上精益求精, 刻苦钻研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目前,已经拥有厂房1500 平方米, 员工 40 余人,固定资产 300 万元,年产面条 9000 吨,2008 年实现 利税 40 万元,产品外销省内外,成为*面条市场上工艺最先进、产 量最高的面条生产加工企业。二、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充满活力 *同志深知:先进的管理既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又是企业发展的动 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他还坚持继续学习。 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有几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杂 乱的放在办公桌上,他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做大做

6、强。 * 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最初创业,到企业扩建,他大 刀阔斧改革用人制度,坚持“对事不对人;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 贤”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多劳多得,工效挂钩的工薪制度,大大增 加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严 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操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他定期召开 员工议会,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营造一种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氛围, 将分期进行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多方面的培训讲座,每周组织一 次培训学习,同时选派部份优秀员工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或到友邻居 单位学习考察,培养一批合格的生产技术人才,各车间的工作人员明 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7、工作程序、并能满足工作标准的要求, 将各项规章制度明示上墙,同时面向社会招收一批适应于公司生产经 营发展的生产技术人员,以此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员工队伍,同时引进 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将逐 步培养一支过得硬的员工队伍。通过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增强了 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建 设了员工食堂,免费为员工解决就餐问题,每月向员工发放工资福利, 免除员工后顾之忧。2008 年发生的 5.12 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厂长的 带领下,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捐款1 万多元,为 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自 2003 年创业以来,经过

8、不懈的努力,* 面条在*市场已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 持“质量羸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所 购进面粉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面条出现问题,看到堆积如山的面条, 他犯愁了,有人说:“又没有大问题,还是把货发出去吧!”可*同 志没有这样做,他亲自去向每一位客户解释,虽然为此损失不少,但 他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因为他的诚信客户变的更多起来。三、利益联结,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企业取得一定发展之后,*将目标瞄向更远的未来。几年的企业 管理,他已经深刻认识到*面条厂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农业企业的强 大,离不开自己质量过硬的生产基地,而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需要

9、农 户共同参与,利益共担。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面条厂积极探索合同、契约、 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 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使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在产业化经营中,坚持与农户结合 成为利益的联合体,每年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从农户收购各类农产品。 作为农户,他们的农产品在销路上有了充分的保障,并且在享受技术 指导等种种服务的同时,还在销售价上得到了实惠,使企业与农民突 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 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生产和加工联结

10、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006 年 以来,企业订单化率达到了75%,司家村、刘家村600 亩绿色小麦基 地全部与*面条加工厂签订了供销合同,农民的亩均收入得到大幅增 长。通过相应上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号召,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 经营,形成了上连企业,下连农户的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了企业与农 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结出一丰硕果实,基地农户 年增收入2000 元,企业连年赢利,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开拓了市场, 2010 年10月,*面条加工厂获得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 “成功只代表过去”,在这样的座右铭下,自信的*同志

11、继续在创业 路上攀登前进。(篇二) 他是一位敢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他更是一位恪尽职守、尽孝道、乐 善好施的慈善家,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社会责任的良知,对慈善事业的 追求,和对天下父母的感恩。或许在这中间遇到了种种挫折和困难, 但他还是坚持到了今天,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他,就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贫困老人援助基金创始 人*。*先生出生于*高原*的一个革命家庭,从小就接受父母良好 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孝亲敬老方面更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 目染。那个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里几乎每月才能吃上一回肉。记 得有一次,他父亲领到工资和肉票后从市场上买了点肉回家,*兄妹 们看到后欣喜若狂,心

12、想终于又盼到这一天了。孰料父亲告诉他们说, 几个叔叔要到家里来做客,*便懂事的领着弟弟妹妹去外面玩,直到 叔叔们吃完饭才回家。当时,桌上只剩下干辣椒、豆腐等一点粗菜。 面对饥肠辘辘的儿女们,一直在厨房忙碌的母亲把这些菜全部留给了 孩子,自己则悄悄的吃着淡饭。目睹眼前的一幕,懂事的*不禁潸然 泪下。还有一件事对*后来影响极大,至今提起还让他记忆犹新。*从小就 听父亲说,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敬爱的毛主席。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 *放下繁忙的工作专门陪同父母进京游玩。去毛主席纪念堂的路上, 父亲表情显得非常严肃,话语也异常深沉,在步入毛主席纪念堂时, 父亲就开始泪流满面,等他出来时已是嚎啕大哭。当时,*

13、站在旁边 很不理解的问: “老爸,你哭什么呀?你看周围好多人都在看我们 呢!”,“你懂什么,我是他老人家的一个好兵,从未给他老人家脸上 抹过黑!”老爸脱口而出的话在*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党和 毛主席的伟大光辉形象也顿时在 *脑海中完全定格。也就是从那时 起,*开始谨守父亲当年的谆谆教导,立志要为国家、为社会、为长 辈做点贡献。这期间,*曾做过车工、采购员、厂长、董事长、下乡当过干部,最 后涉足商海,颇有盛名。虽然经济收入在变,身份地位在变,生活环 境在变,可他“尽孝道、行善事”的人生信念从未改变,总是想方设法 的孝敬老人,救助穷人。并在 90 年代皈依峨眉山伏虎寺演法法师取 名宽学,又于

14、 2002 年皈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取名养学, 从此得到师父们的开示,诸恶莫做,奉善尽孝,潜心修佛,弘扬孝道。 1998 年,*第一次进入*,在高空突发念头:敬孝天下父母。在* 大昭寺,*捐赠两尊佛像,点了一盏长明灯。大昭寺118 位高僧喇嘛 为其举行开光大典,*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双手合什郑重发誓:孝敬天 下父母,普渡一切有情。并将之刻于长明灯上。从此与*结下了不解 之缘。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捐赠 65 万元用于制作会徽吉祥 物等。一段火热的情结,一句赤诚的誓言,让他在今后的道路上更多 了一份执着,一份责任。为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新型孝道文化。2005 年,*经

15、过反复酝酿,在*注册成立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本着“管 好自己,善待别人”的准则,长期参加扶贫救助事业,回报社会。2007 年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出资 200 万成立了“中国贫困老 人援助基金”隶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云南普洱县发生6.4 级地震,*代表中国贫困老人援助基金为灾区人 民送去大米 40 吨和其他救援物资;四川达洲市今年遭受特大暴雨洪 涝灾害,他又及时为灾区人民送去大米 50 吨,并以个人名义捐赠 6000 元;四川泸州爱心护理院授牌仪式上,*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 元., 并出资制作公益歌曲孝亲敬老歌,捐赠给全国青少年,大力宣传 弘扬孝亲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6、等等。这项倾注了*心血的, 旨在“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老年福 利工程,也得到了诸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多年来,*想贫老之所想,急贫老之所急,为老年慈善事业奔走相告, 慷慨解囊,忙的不亦乐乎。但他又乐此不疲,他说:“众人拾柴火焰 高。老年健康幸福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和重视”。所以,他在此衷心希望天下所有儿女及有识之士竭诚为天 下父母,特别是贫困父母伸出援助之手,表达善举之心,与贫困老人 援助基金一道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帮助老人, 为致力营造“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家庭, 和谐社会做出积极有为的贡献。(篇三)10 年间,他带领一个服务“三农”的化工企业从年销售收入不足6亿元 到突破 400 亿元,员工由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