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3776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5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 年 2 月I目 录前 言1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2(一) 发展基础2(二) 面临形势6二、总体思路8(一) 指导思想8(二) 基本原则9(三) 发展目标10三、空间布局12(一) 一轴13(二) 三带14四、打造“2+1”先进制造业集群17(一) 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1. 绿色石化产业 172. 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193. 新材料产业20(二)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21.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222. 超高清视频产业243. 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254.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26II(三) 生命健康产业集群1. 医药与健康产业 282. 现代农

2、业与食品产业29五、重点任务31(一) 实施融深融湾行动,提升开放合作水平31(二) 实施园区建设行动,提升产业承载能力32(三) 实施项目攻坚行动,提升产业发展动力34(四) 实施优企培育行动,打造融通发展生态35(五) 实施数智赋能行动,提升智能网联水平37(六) 实施低碳转型行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39(七) 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40六、保障措施41(一) 强化组织保障41(二) 强化要素保障42(三) 强化人才保障43(四) 强化资金保障44(五) 强化安全环保46附录:1. 规划环境影响说明 472. 惠州市“十四五”总投资 5 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明细表.49III前

3、 言“十三五”期间,惠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践行新发 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目标,坚定“工业强市”不动摇,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 机制,谋划建设“3+7”工业园区,推动优质资源向重点项目、 产业园区集聚,持续巩固提升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电 子信息产业基地地位,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 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 城市的战略机遇期,是惠州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打造先进 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的关键五年。惠

4、州要主 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发展格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坚 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增强产业 链韧性和供应链稳定性,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制造强 省、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根据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 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的意见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新时 期惠州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推 动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1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 发展基础

5、1. 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稳步壮大。石化产业进一步集 聚,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达 158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1391.8 亿元,产值规模稳居全省第二,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 模全国第一,综合实力位列中国化工园区 30 强第一,成为 全省唯一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建设的七 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础进一步 夯实,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及相关企业达 721 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 3900 亿元,产值规模稳居全省第三,11 家 企业入选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百强,重点领域产品市场 占有率国内领先,4K 电视机和车载导航产量分别约占全国 的 33%、60%

6、,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 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取 得一定突破,初步形成以中医药、食品和医疗器械为主的产 业集群,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达 24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52.6 亿元。2020 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 1057. 1 亿元, 占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64.2%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8. 1 个百分 点, 比 2015 年提高 5 个百分点。2. 创新能级不断提高。2020 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0% ,比 2015 年提高 1 个百分点。知 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从 2015 年的 9797

7、件增加至 2020 年的 19059 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 2015 年的 5.3 件增至 2020 年的 17.76 件。高新技术企业数2量快速增长,2020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 1628 家,比 2015 年净增 1373 家。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创建先进能源科学与 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取得突破,2020 年全市各级各类创新载 体累计 489 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 2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 构 10 家。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截至 2020 年,全市有孵 化器 44 家、众创空间 31 家,孵化面积超 100 万平方米。仲 恺高新区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从 2015 年全国高新区排名第 4

8、3 名提升到 2020 年的第 35 名,排名上升幅度全省第一。3. 企业梯队结构日趋优化。大中型企业逐步壮大,2020 年全市拥有产值超 100 亿企业 10 家、超 50 亿企业 20 家、 超 10 亿企业 96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773 家, 比 2015 年分别净增 2 家、5 家、16 家、1100 家。2020 年,入选广 东省制造业 500 强企业、A 股上市企业分别达 32 家和 12 家, 比 2015 年分别增加 24 家和 7 家。 中小企业潜力凸显, 2020 年全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家;新获评 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33 家,居全省第二

9、。企业数字化发 展提速, 自 2017 年启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作,三年累计推 动 10306 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 15 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应 用示范标杆。2020 年,全市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 定企业累计达 78 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累计达 93 家。4. 工业园区建设明显提速。“十三五”期间,划定惠州 市区工业控制线总量 208.05 平方公里,严格限制控制线内 工业用地转化为非工业用途。围绕建设“千亿级园区、万亿3级产业” ,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和中韩 (惠州) 产业园 3 个国家级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 7 个千亿级工业园区,持续

10、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使“3+7”1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截至 2020 年,全市列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省级以上开 发区共 8 个, 园区已开发工业用地面积 36.7 平方公里,共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63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4459.7 亿元, 占全市的 59% ; 完成工业增加值 869.3 亿元 , 占全市的 52.8% ,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集中承载地。5. 重大项目加快布局。“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 工业投资 3216.4 亿元,2020 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3.6% ,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26.8%。成

11、功引进埃克森美孚、中海 壳牌三期、恒力石化、正威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广 东太平岭核电、TCL 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正威 新材料制造、宇新轻烃综合利用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启动 建设。6.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自 2016 年国家部署推动绿色制 造体系建设以来,全市建成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2 个,累计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的企业 20 家、绿色设计产品 96 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3 家、绿色园区 1 个。生态园区建1 “3+7” :3 个国家级产业园区 ,7 个千亿级工业园区 。3 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分别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仲 恺

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韩(惠州)产业园;7 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分别为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惠阳(象 岭) 智慧科技产业园、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龙门大健康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 园、广东 (仲恺) 人工智能产业园。4设取得较大成效,大亚湾石化产业园成为国家首批绿色园 区、 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7 个工业园区 (基地) 列入“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获 评“广东省绿色升级生态示范园区” 。“十三五”期间,828 家 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 600 家任 务。在总结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先进 城市和地区,对照制造业高质量

13、发展要求,惠州先进制造业 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缺失环 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高端芯片、智 能传感器、基础算法、工业软件等关键元器件、关键零部件、 关键技术自给率严重偏低,石化产业领域的专用化学品、电 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端化工催化剂等长期依赖进 口。 二是产业价值链总体处于中低端。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上中 游的大宗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环节,“油头”大“化尾”小,炼 化一体化下游尚未充分利用,与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密切关 联的化工新材料发展不足。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汽 车电子、新能源电池等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加工装 配环节,上游基础材料、关键元

14、器件、芯片等高技术、高附 加值环节布局少。三是园区功能和土地单位产出有待提升。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园区公用工程、商业配套 等“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等“软 件”服务尚需加强,园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尚需提升。全 市单位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较周边湾区城市明显偏低。5(二) 面临形势1. 面临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新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正由导 入期转向拓展期,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 以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产 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 展,不断创造新经济增长点。惠州要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

15、革方向,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的趋势,着力以创新发展破解产业升级的瓶颈约束,加快制 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培育发展制造 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发展格局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期间,我 国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高水平 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将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 活力、新动能。惠州要发挥作为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 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优势,强化全球制造资源要素汇聚能 力,加强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 性, 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优势。区域发展新格局创造发展新机遇。“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2区域发展新格局,惠州作为“一2 “一核一带一区”:“一核”指珠三角核心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 7 市全域, 惠州市城区和博罗、惠东 2 县以及肇庆市城区和四会市。“一带”指沿海经济带,包括珠三角沿海城市和东 西两翼沿海地区 。东翼以汕头市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