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37695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图示内容不能反映的是()A断层B褶皱C火山喷发D岩层运动方向2图示构造形成的动力主要是()A张力 B挤压力C摩擦力D垂直挤压力3下列可能由图示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阿尔卑斯山脉B大西洋C长江三峡D日本富士山解析:第1题,图示岩层反映出其受到巨大挤压力的作用先形成了褶皱,后因超过了岩石最大承受能力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出现断层。第2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其动力主要是挤压力。第3题,阿尔卑斯山是板

2、块相对运动,挤压而成的褶皱山系;大西洋是板块张裂而成的;长江三峡属流水侵蚀而成;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是岩浆活动的一种反映。答案:1.C2.B3.A某校高一(2)班同学在实施野外考察时,发现了某山地地貌的地质构造如图所示,完成46题。4形成该处地质构造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海浪冲击5关于图示地貌正确的描述是()A处地貌反映的是“背斜成谷”B处地貌反映的是“地堑成山”C处地貌反映的是“地垒成谷”D处地貌反映的是“向斜成山”6图示地质构造中可能储存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是()ABCD解析:第4题,该地区为褶皱山系,其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第5题,读图可知,处地貌反映

3、的是“向斜成谷”,处地貌反映的是“背斜成山”,处地貌是“地堑和向斜共同作用形成山谷”,处地貌反映的是“向斜成山”,因此D项正确。第6题,向斜是良好的地下水储藏构造,图中是向斜构造,是背斜构造,是断层构造,是背斜构造。因此A正确。答案:4.A5.D6.A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7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8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解析:第7题,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上,M半岛位于该分界线东侧。故M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第8题,图中所示边界

4、为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红海面积逐渐扩大,故B项正确。答案:7.D8.B(2014广东广州二模)石灰炭、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流沉积的产物。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侵蚀、沉积、断裂B断裂、沉积、侵蚀、褶皱C沉积、断裂、侵蚀、褶皱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10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为()A海平面一直上升B海平面一直下降C从E到F海平面下降,从F到G海平面上升D从E到F海平面上升,从F到G海平面下降解析:第9题,该地底层的岩层发生弯曲说明有褶皱发生,断层切穿所有的岩层说明最后发生了断裂,故选项A正确。第10题,注意题干的信息结合图例可知从E到F

5、沉积物从石灰岩变为砂岩,说明海平面下降;从F到G沉积物从砂岩变为页岩,说明海平面上升。答案:9.A10.C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1110孔的孔深可能是()A245米B300米C345米D355米解析:从图中可看出10孔地表高度介于300400米之间,但不会等于300米和400米。由材料知:孔深等于地表高度减去岩层顶面标高,图中显示该孔岩层顶面标高为55米,则孔深大于2

6、45米、小于345米,故B项正确。 答案:B12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A121161B1097C12109D1197解析:背斜的脊线处岩层顶部标高要高于两侧,从图中可看出:5、10、11三个孔中,11孔岩层顶部标高最高,6、8、9三个孔中,9孔岩层顶部标高最高,则11、9孔大致是背斜构造脊线经过的位置,故D项正确。答案:D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

7、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解析:第13题,乙处埋藏浅,且为背斜,不易渗水,顶部露出地表,不易储气,比较安全;第14题,背斜(a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可能导致瓦斯爆炸,向斜(b处)是储水构造,开采中易发生透水事故。答案:13.B14.A二、综合题(共22分)15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处的地形属_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

8、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A渭河平原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填代号)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解析:第(1)题,背斜的判断从岩层的形态上看,岩层是向上弯曲隆起的;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读图可知,处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是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为背斜;背斜成谷现象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成为谷地;第(2)题,地垒所在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第(3)题,处的地质构造为地堑,与它成因相似的有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第(4)题,向斜是良好的储水

9、构造,在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答案:(1)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岩性脆弱易受侵蚀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块状(2)见下图:(3)AC(4)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16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P处为_;B处是_上升处。(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玄武岩B页岩 C花岗岩D石英岩(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由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这个发现说明_是不断扩张更新的。(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

10、块的名称是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到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山脉。解析:第(1)题,地幔软流层岩浆上升(B处)在大洋深处冷却形成海岭(P处);大洋板块水平运动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而向下俯冲,形成了海沟(A处)。第(2)题,大洋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第(3)题,H处是岩浆喷发地带,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四个选项只有A为喷出岩。第(4)题,大洋地壳的海岭处岩石年龄最轻,距海岭越远海底地层岩石年龄越老,这是海底不断扩张更新的结果。第(5)题,在太平洋东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时,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海岸山脉。答案:(1)海沟海岭软流层中岩浆(2)M(3)A(4)ECD海底(5)美洲落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