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37149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学科,是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真实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长期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下面就中学音乐创新教学实践中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音乐 创新教学 音乐老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

2、感产物。学生欣赏歌唱时一方面在接受音乐作品的感染,一方面又要通过自己演唱、演奏去感染他人。怎样成功地完成上述任务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对学生的热爱,对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楣梢眼角的细微动作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要想感动学生,先要感动自己。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在音乐课上的创造性,以愉快和求知的情绪学习音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聆听音乐的习惯。这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认真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创新。一、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一)通过课前音乐师生问好,把学生领进一个美的环境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课的开头不能

3、千篇一律的用语言师生问好,要根据音乐课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歌唱氛围,用轻松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教室,师生音乐问好,发声练习,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优美旋律的熏陶,进入宽松的欣赏氛围和想象空间,使他们感觉轻松自然。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为上好音乐课奠定了基础。(二)通过师生共同对歌曲的分析,以情带声,以声带情,正确处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教念故乡一课时,我没有使用唱歌教学中通用的先练声,再唱歌的办法,而是从复习可爱的家步步启发,使学生知道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色,情感去歌唱,知道歌唱时应当强调哪几个字,力度、速度应当怎样控制等。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会用圆润连贯的声音表现歌

4、曲的感情,学会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三)通过二声部、三声部合唱培养学生在演唱中聆听和声效果,提高多声部演唱能力合唱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对于培养学生多声部的感觉,丰富音乐表现手段,拓宽音乐感受层面,形成集体协作精神有积极意义。在合唱教学中我首先从练习主和弦开始,先进行一个声部,其它声部依次进入。引导学生边唱边听。合唱不只是唱。还要建立和声听觉。唱一个声部听另外一个声部,使学生被丰富的多声部音色所吸引,从而引起练习的兴趣。如在合唱教学时,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唱好二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统一,指导学生运用轻巧而富有朝气的声音和起伏变化的力度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的感情。经过一学期的训

5、练,我所教的班级不仅有了一定的合唱基础,而且和弦听辩成绩也较好,学生在唱一首二部合唱的歌曲时,两个声部能均衡、协调的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感染力强。(四)通过指导学生倾听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美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把开启学生音乐想象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对所有歌词的乐曲首先是听,在听的过程中去思索、去想象。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苗岭的早晨乐曲时,我设计了初听、分段听、再听“三步曲”,在老师的诱导下让学生边听,边看录象、插图,边联想。明朗清新的旋律把学生带到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秀丽图景之中,

6、使他们产生了: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百鸟在山林中尽情欢唱,苗族同胞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情景,仿佛置身其境,产生“音画”效应,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良好的音乐课,教师既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呆呆地坐在那里光唱,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难产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自始至终的不停的忙动,这样课堂纪律既乱,学生又累。教师还会力不从心。参与者的强度和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

7、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校园夕歌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解放区的天学生编排了秧歌舞;雨后彩虹模仿演唱:领唱合唱轮唱领唱。学生在动中学音乐,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二、转换教学角色,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8、。比如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

9、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三、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

10、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教无定法,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老师大胆创新,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运用新课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必将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学音乐教学新课程理念的根本体现。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论坛 四川教科研所理论室熊川武:学习策略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王键: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初步探索 音乐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