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3674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10章 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识记基础梳理1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2)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3)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4)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2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土壤黄土易被侵蚀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被毁掉,抗侵蚀性减弱不合理的

2、土地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古就有,人类社会之前,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3水土流失的危害危害表现农业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交通加剧沟壑发展和泥石流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生态环境造成耕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4. 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技术措施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小流域综合治

3、理概念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1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影响水土流失将泥沙带入河流,使河流的含沙量升高;随着河流流速的下降,河水中的泥沙在河底沉积,使河床抬升;河床的升高会使河流水位上升,排泄洪水的能力下降,导致洪水灾害多发。2打坝淤地的作用打坝淤地,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各级沟道中打坝拦截汛期洪水,这样既能利用拦截的水资源,又能使洪水携带的泥沙在沟内淤积,直至把整条沟淤积成小平原、小盆地。理解要点突破1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

4、,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2. 水

5、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人类破坏的部分,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为主。如图所示:(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水土流失的成因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B_,C_。(2)B地形区的生态问题严重,说明主要是何种生态问题,并说明其成因。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数值、长城、河流特征及图中地名信息等可以判断,该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地处黄河中游以东的B地为黄土高原,长城以北的A地为内蒙

6、古高原,黄土高原以东的C地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其形成原因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分析。答案(1)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2)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不合理采矿,过度樵采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

7、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考向2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a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b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3题。 【导学号:29790130】图a 图b2图b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解图流程2C3.A关注图b的比例尺,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2题,图b的比例尺较大,表示

8、的范围较小,并且坡度变化不大,但是陡缓相间的特征明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不宜耕作,应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高线稀疏处本身地势较平整,稍加整理即可耕种。综上分析,隔坡梯田最适宜。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适合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适合坡度更为和缓且缺水的地区,因此排除A、B、D三项。第3题,反坡梯田中的“反坡”坡向与整个斜坡的坡向相反,不利于水流顺坡而下,更有利于水土的保持,确定A项是正确的;“反坡”比顺坡工程量和难度都大,据此排除B项;对于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施肥而言,与其他形式的梯田没有大的区别,据此排除C、D两项。考点二|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对应学生用书第1

9、68页)识记基础梳理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靠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原因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使土地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

10、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防治内容(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1草方格固沙原理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2绿洲地区的荒漠化防治绿洲外围的

11、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理解要点突破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荒漠化的成因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

12、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46题。 【导学号:29790131】4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 D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 BC D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思维流程】答案4.C5.B6.D考向2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

13、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第(2)题,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第(3)题,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第(4)题,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