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36560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旁门正道读后感(李惠联).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旁门正道读后感江津区西湖小学李惠联这次培训很幸运,杨东教授不但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还赠送给我们他的旁门正道,赠书时,杨教授幽默而又认真地对我们说:“这本书不是给你们读的,是给你们改的,修改这本书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思考过程。”我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翻开自序,读着里面幽默、实在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杨东教授的课,轻松、愉快又引人深思。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像杨教授指点的,边读边思考着,越读,越觉得杨教授的很多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教育中的问题,他那些大胆实在的大白话,发人深省。书中说到,简单才快乐。是的,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越能给人以快乐,把事情搞得越复杂越伤脑筋,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

2、对别人,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就这么简单。和学生处也是这样的,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你不喜欢学生,他们也会能感受到,不喜欢你的课,不喜欢你这个人。所以,在教学中,简简单单,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爱上课,爱学生,学生也会乐于上你的课,喜欢和你待在一起。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应该像现在有的老师搞的那么复杂。崔峦先生提出:“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是给未来打基础的,凡是基础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复杂的。盖大楼,打地基,就是钢筋、沙子、石子水泥,搅拌好了,灌进去。关键是要做到坚固、牢靠。而当今的语文教学要生动,要精彩,内容挖

3、掘之深奥,教学设计之花样百出,让人感到实在是境界太高,高不可攀!让人一次次地加深这样的印像: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师为课文所累,一篇课文,几百字而已,却要解析出不知多少高深的东西,一会儿是思想含义了,一会儿是语言因素了,都要挖掘。分析来分析去,训练来训练去,扎实得何等了得!孙仁歌先生在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说:“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教师只简单一讲,就得要领,就出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全部变成亮点。由此可见,把课讲得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

4、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简单并不简单,简单才美,简单才有力,简单才易推广!书中不乏许多有趣的事例,比如:美国小学老师讲授猫的知识;让学生尝尿的课例;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守册的对比;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故事;狗与骨头的故事让读者明白了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书可以这样教,教育可以这样做在教育中我们喜欢崇拜西方的教学,结合现状总结如下。书中介绍中国的学校喜欢花巨资建豪华的校门,学校的走廊,过道,楼梯放满书籍,课堂中老师有时讲着学生“不能懂”的话,生活中让学生做“不会做”的事,而教育应当是基于学生现实的接受水平。因而有人开始崇拜美国的把最高分给“最懒的学生”,老师故意传授错误的知识,学生可以把双腿翘在课

5、桌上于老师对话.这不是学生适应“标准化的教育”,而是教育适应“永远差异的学生”。美国课堂教学看中做中学、问中学、议中学,以学生为主题。中国教学看中书中学,听中学,背中学,练中学,以知识为主题。教育主题是老师,教学主题是学生,只有老师把教改为学,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有效的教学应当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前知识、结构性、激励性。所谓前知识原则,就是学生的学习,总是以他们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为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前知识,就不能把新知识与前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难以掌握新的知识;所谓结构性原则,就是指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能是一个个单一的知识点,既需要尽可能将“新知识”与“前知识”相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也需要将相互联系

6、的新知识形成大小不同的系统,建立相互联系的结构。只有当知识重新一定的结构,才会更稳固,更有价值;所谓激励性原则,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不断的激励,从而带来可持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这也是教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只有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老师要有“发现的眼睛”。著名艺术家罗丹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如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老师发现的眼睛。麦克劳德的校长能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学生的潜质,陶行知可以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学生四中优良品质,这不仅仅是源于发现的智慧,而且也源于相信学生的信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十之八九都与学生实际的发展有较大的出入。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这种毫无根据的“刻板印象”呢?读完旁门正道一书之后,久久的陶醉在其中,其实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思维角度,改变一下视角,说不定就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旁门正道。正如古罗马言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适合自己的旁门正道!也感谢这本书在这个漫长无聊的堵车时间里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