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36536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续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思索 一、引言及背景 近年来,在sec、i、cica及aicpa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一种基于it技术的新审计技术连续审计(in-uoaudit)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它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ca对于理论界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早在上个世纪8年代,对ca的研究就开始了。但在当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等原因,a的发展停留在了理论上。直到1990年,a&a;的bel实验室研发出了“连续处理审计系统”(ps),从此ca的发展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跨入世纪,随着全球网络的建立和连接,全球经济由传统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成功转型,产生了大量的在线数据,erp系统也相应

2、地在各企业中应用,这使得以eliot为首的ca的支持者宣称对c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特别是在1年,美国证监会se颁布了ox法案。该法案要求财务报告建立在快速和现期的基础上,明确缩短了财务报告披露的滞后期,提高了及时性。出于ca可提高企业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考虑,为了遵守ox法案的规定,这种新的报告要求,无疑增加了对ca的需求。 此时,一方面,各企业对c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另一方面,ca的发展在技术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就在人们认为接下来的广泛应用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它却并没有跟上人们的预期。这是为什么呢。 bllseta1(2)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成本。现有的研究通常将成本归纳为ca在实际应用中的一

3、大优势,理所当然地认为ca是帮助降低企业内审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普华永道2021年内部审计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连续审计方法可以帮助降低审计成本”。特别是在sox法案颁布后,各企业因遵守so的规定而纷纷投入了大量的内审资源,使内审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亟需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ca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同时,在202年内部审计行业调查报告中也有1%的人认为“成本是连续审计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c的成本问题,alles,kogan及vsarel(02)通过对c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后指出:“即使ca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也不意味着它的成本同样可行。” 那么,ca是否真的具备经济可行性

4、,或者说,怎样才能使c在帮助降低内审成本时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b本文将从ca的成本和收益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ca的成本分析 一般而言,a的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成本、实施成本和后续成本。 1、ca的初始成本(startupct) ca的初始成本产生于ca投入使用之前,是指为达到c的要求而产生的成本。a的初始成本主要是c所需的it设施,包括相关的软件支持及网络设施等基础建设,和相关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的费用。一般而言,a的初始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当企业决定利用ca对其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时,ca的巨大初始成本将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安装一个实时ca系统的巨额固定成本几乎是沉

5、没成本;另一方面,除了巨额的成本投入,为了使ca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企业可能面临修改其现有的流程的局面,进而造成现有系统的不稳定。对此,robermainardi,penmutal保险公司的首席审计师就表示:将a融入现有的功能所产生的成本,无论是与购买新的软件或是购买信息储存能力有关,都会造成许多企业的观望心态。 2、c的实施成本 c的实施成本产生于企业在实施a的过程中。a的实施成本在于,在对系统进行事中审计时,由于数据本身的错误而导致其无法通过ca的认证系统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过时。 在现代电子商务交易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处理系统往往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功能。这意味着,当一个数据被录入系统的时候,它

6、会被同时录入许多其他相关联的界面,由系统对其进行多功能的记录。ca就是对这种在线实时系统进行监控,防止当一个数据录入出现错误时,所有与之有关的界面的数据处理都出现问题的系统。 由于c要求所有数据和业务在被处理前都要通过数据完整性约束检验(intgtcnsraints),因此,对于企业,特别是拥有大型数据库的企业而言,ca的实施成本有可能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只要有一个数据或者业务无法通过,系统就不会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就造成了数据的滞后(delay),进而会产生更多的错误无法被识别和发现。不同于ca巨额的沉没初始成本,其实施成本可以在不影响准确而及时的发现舞弊行为基础上,对ca的监控进行适当间断而

7、减少。 3、ca的后续成本 ca的后续成本是指ca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花费的成本。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人工及时间成本和报告成本三大部分。 1)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 与传统审计相比,在ca下,被审计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成本是十分小的。在ca辅助软件的支持下,审计人员不必人工手动地收集数据,而是通过审计接口软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对有关数据进行快速、完整的抓取,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计算、分析、核查和核对。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收集、手动处理,它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人工及时间成本 ca人工及时间成本的减少可以说是的必然结果。由于ca是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完成的,传统审计需要大

8、量花费人工费用的步骤,在a下都由计算机自动获取及分析处理所代替,避免了传统审计中的大量时间浪费。这样,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报告成本 ca的报告方式是实时的,只要有需要,系统都能自动生成即时审计报告,对企业截止报告时之前的所有业务提供保证。由于报告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且不需要追加任何的审计程序,c的报告成本也是十分微小的。 由此可见,ca的成本主要是c的初始成本,这是企业对是否应用ca产生犹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将a投入使用要克服的主要困难。一旦设备购置到位,人员达到了上岗要求,c的后续成本是非常小的,这是许多研究将成本作为ca优势的主要原因。ca面临的主要变动成本就是它的实

9、施成本,而实施成本又是可以通过对数据监控方式的适当调整而降低的,如何将a的实施成本降到最小,因企业而异。 三、a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环境下,ca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内审工作中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水平并最终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效果。 1、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ca能在实时的环境下帮助管理层了解内控是否充分,发现内控的缺口及弱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问题并纠正错误。这样就使企业能够在问题恶化之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保障。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用电子数据形式对业务进行记录,使企业的内控范围和内控内容都拓展

10、到了新领域,旧有的内控体制可能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而c则可以对旧的内控进行补充完善,使其符合新的要求。 2、及时发现舞弊行为并帮助有效处理 a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信息、数据的错漏报及舞弊行为。ca的内嵌式审计模块(eas)在测出可能的舞弊后,会产生预警(alet),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预警产生的报告寄出,这样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最大化地降低此类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3、对实时数据进行及时的报告 我们知道,定期财务报告呈现的是历史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历史数据会很快过时,而企业的商机对即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而ca产生的报告是常绿报告(everre

11、enreport),只要第三方有需求,报告就可以是完全动态的。因此,ca能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现状迅速做出决策,捕捉瞬间商机。 4、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 现代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增强其风险管理的能力。heriotpretic,ii的技术主管认为:ca能帮助审计经理更好地关注组织的高风险地带或领域,更合理地分配宝贵以及稀缺的人力资源,为降低风险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节约成本和资源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a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并且还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12、的结果。同时,ca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发展趋势,可以更多地为企业内部的良好运转提供保证服务,为决策层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四、ca的成本最小模型 对由于监控所产生的滞后(dl)问题,一个替代的方法就是间断监控。paha,coch和srira(2021)在对一个大型的数据库进行ca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间断监控的方法:计次审计(countingstatgy)和计期审计(periodcstratgy),以得出成本最小化的a成本模型。 计次审计就是在次交易之后再对数据库进行审计。计次审计模型的缺点在于一旦没有确定的n次交易进入系统,错误则无法被发现。计期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在每隔一个较固定的期间p后,对数据库进行审计。由此可见,ca成本分析的关键就是对和的选择,如果n和过大,则无法正确识别错误;若n和p过小,成本则会增加。不管是计次审计还是计期审计都存在一个对错误的可接受水平,而审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替换关系,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认为两者中哪个更为重要时,就可采用相应的方法。第 3 页 共 4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