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36349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桃花源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初中部)教学设计活页课题主备人董事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掌握第二、三段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一些词的古今异义。2. 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3. 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4.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教学后记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

2、长。 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名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可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四、研讨本文的叙事线索明确: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生齐读第一段。2.指名生逐句翻译第一

3、段内容。3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 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4.概括课文第一段大意。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故事的开端)第二课时一、 学习课文第二段。1.师生共同翻译本段大意。2.思考: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4、,豁然开朗。3 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概括第二段内容。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生翻译本段意思。思考: 2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5、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 3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6.概括第三段内容。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

6、会风尚。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三课时一、 师生共同翻译四、五两段课文大意。 ( 提示生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二、 研讨四、五两段内容。思考:1渔人离开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

7、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4.概括四、五两段内容。第三部分(4、5节):写渔人和刘子骥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要求学生理解“世外桃源”的含义让学生先介绍,然后老师在补充抓住重点字词、结合书下注释进行翻译。指出描写桃林优美环境的句子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就个别字词,适时提问学生,特别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适当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描写的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为和谐的、完美的统一。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重点讨论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社会理想,记下心得体会。作业布置课时作业本、课课练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桃源之美:美、乐、奇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备课评价: 年级主任(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