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主要民族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主要民族简介.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主要民族简介发布时间:2006年11月6日来源:作者:19阅读人次:650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系全国8个民族省区之一。2004年全国人口第五次普查时,贵州省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畲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18个民族是世居贵州的民族。少数民族成分之多居全国第三位,民族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五位。全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人口分布主要在贵州。汉族人口2191.17万 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2;少数民族人口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42
2、9.99万,布依族279.82万,侗族162.86万,土家族143.03万,彝族84.36万,仡佬族55.9万,水族36.97万,白族18.74万,回族16.87万,壮族5.21万,蒙古族4.75万,畲族4.49万,瑶族4.44万,毛南族3.12万,仫佬族2.84万,满族2.19万,羌族0.14万。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口的5098以上。民族自治地方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
3、、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为9.7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此外,还建有253个民族乡。 苗族 自称为“牡”、“蒙”、“摸”、“毛”、“果雄”等。源于古代的“九黎”、“三苗”和“南蛮”。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已在武陵郡、牁牂郡、越 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明清之际苗族已分布在贵州各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黔东(中部)、川黔滇(西部)、湘西(东部)三大方言。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通用文字。中华人民共和
4、国成立后,于1956年创制了黔东部、中部、西部方言的拉丁化拼音文字,同时改革了“老苗文”,现仍在推广使用。苗族社会的发展是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民间文学有古歌、理词、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儿歌等。音乐舞蹈有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舞蹈有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猴儿鼓舞等。传统工艺美术有挑花、刺绣、蜡染、银饰品制作等。传统节日有四月八、苗年、芦笙节、姊妹节、龙船节、鼓藏节等。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苗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山区,民居多为木制楼房,俗称“吊脚楼”。妇女服饰式样有100多种,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男
5、子服饰地区差别不大,农村一般是上着襟衣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城镇多数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异。婚俗实行男女婚姻自主。男女青年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布依族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繁衍,创造灿烂的石铖文化和青铜文化。旧方志中,将布依族称为“夷族”、“夷家”、“夷人”、“仲家”。1953年统一改称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84万余。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布依族属于汉藏语系。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
6、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婚姻实行自主婚。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
7、自治州和民族乡。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糍粑、圆糖粑、耳块粑、盐酸菜、狗肉、八块鸡、糯米酒等。居住:布依族自古以来,多选择溪河两岸、坝子旁边居住。由于低地潮湿,故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形式有吊脚楼、石板房。婚姻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后再经媒妁提亲,表面上是媒人说合,实际上是自由恋爱,而且保持了传统礼仪。丧葬:布依族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布依族的墓葬,主要有“木棺葬”、“石棺葬”、“瓮棺葬”三种。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侗族 自称为“甘”,宋代“仡伶”,明以后称
8、为“峒人”、“峒僚”、“峒蛮”、“峒苗”等,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现今分布在黔湘桂鄂四省(区)毗邻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试行至今。侗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长期以来,侗族地区是以水稻农业为主,其次是旱地、火烟地和园地,兼营林、牧业。关于侗族的社会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唐代以前仍处在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另一种观点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元明实
9、行土司制度,社会处于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如以地域划分的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中华民国初期。 传统手工业主要有:织染、刺绣和银饰加工、藤草编织和竹器加工。建筑主要有:鼓楼和风雨桥。冶炼水银。长期以来,侗族地区内外联系主要靠境内纵横的河流。因此,长途客运和货运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短途货运及货物供求的疏散以陆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侗族教育分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传统教育是以尊老爱幼、热爱集体、吃苦耐劳、勤奋俭持家、遵守规约、身
10、体壮健、善歌善舞为指导思想,使自己的子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学校教育,侗族地区的教育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既有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侧面和层次,又有以汉文化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侧面和层次,从而构成文化内涵丰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发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天柱县高酿丹平山一带侗寨,曾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立的百零八救世奇症仙方四十九翻石碑(现存),就详细记载了高酿地方侗族医药师的医治活动。该碑记说明,侗族医药师在清乾隆以前已全面掌握了望、问、号及“划诊”等方法诊断病症,并依据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特征,用
11、形象比喻法,将疾病分为24大症、72小症进行辨病鉴别;采用刮痧、推拿、喷水、拔火罐、捏背、滚蛋、背药包和草药内服、外敷及浸洗等方法治病。侗族的传统医药理论、技术,均为生活中产生的经验医学,并通过口传心授代代传承,在医学上具有独自的特点,构杨了本民族的医药学,如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传统医药理论。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诗歌取韵自由,有腰韵、叠韵,句子长短不一,且善于比喻。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侗戏始于18世纪初,相传由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54)所创。侗族村落依山傍水,村头寨尾多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按族姓聚居,住于栏房,
12、有鼓楼耸立其间。侗族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又叫做“家机布”,并以青、蓝、紫、白、浅蓝等色为至爱。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惟边远山区略有差别;妇女装束多种多样,有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的;有衣长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的;有着大襟衣和裤管、束腰带、包头帕、挽头髻的;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的;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的;一般都喜欢戴银饰。节日大都和生产与祭祖有关。春节,叫“过年”。侗年,又叫“小年”或“禾蔸年”、三月三、四月八(祭牛节)、林王节、吃新年、八月八。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13、以女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许多村寨都建有萨岁庙。1956年后,侗族聚居地区建立有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即本地人。自明以后,经历了土丁、土人、土蛮等称谓,直到最后被明确为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本民族语言已基本消失,普遍操汉语,使用汉文。土家族人民以民间传统中草药医治疾病为主,也间有巫术、神鬼“治病”。土家族文学有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而民间文学更为丰富。民间文学又可分为歌谣和传说故事两大类。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历史事件、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男女爱情、社会礼仪等,神话故事主要有:咿
14、罗娘娘讲述人的起源,水杉的传说、洛雨射日、土家族的祖先等。音乐舞蹈,有民歌、号子歌、薅草锣鼓、踹神舞、闹丧歌舞等。土家族的传统戏剧有傩戏,还有近代传入的花灯戏、川戏等。工艺包括有纺织、印染、刺绣、纺织、雕刻等方面。土家族有自己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的衣服均为自织土布,自裁自缝。妇女穿无领宽腰大袖上衣,左开襟,衣襟角缀两颗铜扣子,5对布纽扣,镶有花边,多青、蓝色。裤子亦多青、蓝色,裤脚肥大,镶有花边,其更具有特色是膝盖部两外侧绣有圆形“双凤朝阳”图案。男装为对襟短衫。在贵州解放前,男女青年盛行封建包办婚姻。崇拜祖先,信仰多神。过赶年(即春节提前一、二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西郎卡铺”(土家铺盖
15、)是土家姑娘精织的手工艺品。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民族识别,黔东北地区过去长期报为汉族的土家族人口被认定为土家族,恢复了本来民族成分。1987年11月20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汉县,同年11月23日建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在其他县建有43个民族乡。 仡佬族 濮和僚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曾是今仡佬族的先民。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保留至今,自称“哈仡”、“埃审”、“布尔”、“仆”、“布告”、“褒佬”、“当佬”。唐代称为“葛僚”、“仡 ”,宋代称为“ 僚”、“ 佬”。元、明、清三代称为“仡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仡佬族。经过比较研究,把仡佬语群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仡佬族是一个农
16、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仡佬族的冶炼业颇为突出,历史上长期占有显著地位。纺织业很普遍且具有特色。种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在古代就已声名远扬,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上称“其味极佳”,被列为贡品。古代的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围于腰际,无褶皱,妇筒状,谓之“筒裙”。明代中叶,男子“服饰语言稍似汉人”。到了近代,男女多以长帕包头,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盖头,服饰渐同于汉族。中华民国时期,各地仡佬族男女服饰基本上与所在地区汉族服饰无异。口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诗歌有古歌、苦歌、打闹歌、器嫁歌、情歌、山歌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吃新节。贵州解放前,仡佬族男女青年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亦多是同一支系互结姻亲,多行“亲上加亲”的姑表婚,但同宗不得开亲。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春秋战国前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战国至秦汉时期进入奴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