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35064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东莞市六校联考化学试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只交答题卡)H1 O16 Na23 C12 Cl35.5 Ca40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黄酒 B矿泉水 C24K黄金 D铁矿石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4、我们经常要去五金

2、商店去买各种五金商品,五金是“金银铜铁锡”的俗称。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金 C银 D铜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陔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 D复合材料6、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7、“徐福X”牌萨琪玛”是我市某公司生产的一种食品。其主要生产原料有:精制面粉、猪油、白糖、鸡蛋、植物油

3、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萨琪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B动物油和植物油合称为油脂C“萨琪玛”中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人体内最终变成葡萄糖D“萨琪玛”中含维生素8下列做法易使金属被腐蚀的是( ) A用过的菜刀擦干B铝锅盛放酸菜 C铁护栏涂上油漆D自行车钢圈镀铬9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 A酸性不变 B酸性变强 C酸性变弱 D碱性变弱10、被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NH3H2O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0 C. +3 D.+511、2

4、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D与氧化铁反应12、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用石蕊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已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白醋的pH用眼来区分磷肥和钾肥A B C D13、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B化学物质中的“三”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

5、磁铁吸引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三种碳素钢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三种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D化学物质与俗名制取气体先检查气密性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试验”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钠纯碱14、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15 (6分)“农夫X”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可用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主要成分(mg/L):碳酸氢根(HCO3-):173205 氯离子(Cl-):1.08.0 (SO42-):16.0819.52 钠离子(Na+):850 镁离子 :2.51

6、2.5 PH值:7.80.5(1)“SO42-”中数字“2”的含义是 ,2个镁离子 。(2)该矿泉水显 性(填“酸”、“碱”或“中”)。(3)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 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明矾 F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1) 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 (2) 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3) 常用建筑材料的氧化物是_ ; (4) 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17、(4分)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7、(1)3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2分)用一种试剂及相关操作就可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已省略(括号内为杂质),写出该试剂的化学式(试剂是溶液的,仅需写出溶质的化学式):(1) CaC12(AgCl)_ (2) Cu(Zn)_19、(8分)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

8、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右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 ;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 煤气发生炉碳化塔合成塔液氨储槽煤、

9、空气、水CO2、H2、N2H2、N2水 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 C + O2 = CO2; C + H2O = CO + 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0(6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

10、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阴/阳)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21、(8分)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1)A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22、(10分)右图是“XX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11、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3)Na2CO 3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猜 想】甲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丙NaHCO3加热产生CO2【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 。【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1分)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寻找处理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并将CO2转化的实验。制取CO2装置图如下: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