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表——徐雁珍.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34573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评表——徐雁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评表——徐雁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评表——徐雁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评表——徐雁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评表——徐雁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评表——徐雁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评表——徐雁珍.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表徐雁珍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朗读法、讨论法教 师徐雁珍单 位田家炳小学课题名称秋天的怀念“乐学”情感价值导向1.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

2、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

3、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

4、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会学”过程导向1.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

5、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 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

6、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了。 一、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2、有趣的作业形式 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

7、的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

8、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

9、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学会”认知导向2.改进措施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然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契机,精心设计需要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我在指导学生

10、读完整篇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让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学完课文,你们觉得小春笋怎么样呀?你想不想对它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说出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小春笋,你的力气真大呀!”“小春笋,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小春笋,你真勇敢啊!”“小春笋,那么厚的泥土你都能冲破,你真棒呀!”“小春笋,这么重的石块你都不怕,能把它掀翻,我真佩服你,我还要向你学习呢!”可见,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了课文的主旨,并使学生受到春笋“顽强生长、勇敢向上”精神的熏陶,进而具有良好的导行作用。 同时,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只顾静观,应该积极参与学

11、生的讨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对于稍有难度的问题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果子”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时,要记住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不能以传授者的身份自居,不可把学生的讨论方向限定在自己规定的航道里,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精心呵护学生的想像精神、独创能力,让学生感觉老师在和我们“一起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自我参与意识与自豪感。 我们经常发现,课堂上的发言总被固定的几个学生“承包”下来,其他学生似乎每天

12、都在扮演听众、观众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两极分化,会说的越来越会说,不会说的依旧不会说。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跟小伙伴交流时大部分都乐于说,但到了在全班交流汇报时,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就不愿意说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杜绝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为此,我在学习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由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每个学生都有当组长汇报的机会,并且定期开展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小组长”、“进步小组长”(这是针对胆小、内向的学生的点滴进步所设)、“优秀小组成员”(这是针对有些学生没轮到当组长也能踊跃汇报所设)、“优秀学习小组”等。这样一来,学生开展组

13、员及组间竞赛、实行公平竞争,学生参与交流、汇报的热情十分高涨,在竞争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不可吝啬自己的“甜言蜜语”,要把鼓励的微笑常挂于脸,把激励、称赞的话语常挂于嘴。用慧眼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只要合理,及时表示肯定和赏识。试问,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我们的学生还会羞于启齿吗?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还学生自主,把握契机、适时引导、有的放矢地把合作学习落于实处,学生才能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获得真

14、正意义上的多方面的发展。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一步:读课文。达到“三读”即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第二,第二、三、四学段之首足见其重要。“三读”,与课标中的“正确、流利、有感情”依次对应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第二步:理解课文。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第三步:认真思考课后习题

15、。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第四步是查阅资料。上网查阅许多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阅读。 一篇课文在内容上,字词句段篇,在手段上,听读说写书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凭借。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核心信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必须做到“三定” 。 (一) “定标”: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必须切实解决一两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读书的形式要多样。(默读、范读、快速浏览、集体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熟读、精读) 2) 读书要有层次,每次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要有目的,要心中有数。 3) 重点部分、优美片段要鼓励学生熟读、精读,直到背诵。 4) 学生读后给以评价。 5)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划,不动笔墨不读书。 6) 每节课读书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二) “定点”:确定落实目标的凭借点、支撑点。支点确定要准确、精当。在训练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在哪儿训练读得有感情:应在哪几个“点”引导理解、感悟;着重在什么地方探究;着力在哪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