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3411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不胜寒”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处不胜寒”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不胜寒”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高处不胜寒”论文摘 要: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大醉”遣怀是主,“兼 怀子由”是辅。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 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 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在此词中,苏轼把“琼楼玉宇”暗喻为皇帝的居所,“高处不胜寒”更是巧妙地表明 他已清醒地认识到在朝廷的风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一句,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充分说 明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抉择上独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这正是苏轼矛盾心理的纠结之所在,也是他中秋之夜一腔愁思的根 源之所在。关键词: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原词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 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这是千百年来, 人们再读此词时的感性认识,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 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为明证。自古以来,中秋节在国人的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