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干县十二五规划.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十一五”计划完成情况(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四)城镇化快速推进(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七)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环境1、“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三、“十二五”时期战略构想1、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3、战略目标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一)优化空间布局,确定区域发展功能(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加速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省城
2、近郊休闲度假区(三)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鄱阳湖南岸的中等城市1、加强城镇规划2、全力抓好县城建设3、强力实施县城与小城镇联动发展战略4、切实加强示范村建设(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1、交通体系建设2、水利设施建设3、电力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4、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五)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六)加快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1、转变政府职能2、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3、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七)繁荣社会事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1、提高社会就业水平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4、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加强自主创新6、积极发展体育事业7、加
3、快发展文化事业8、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9、加快培育壮大人才队伍10、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五、“十二五”规划保障措施1、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2、加强重大项目实施3、加强统筹协调4、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名词解释:2011年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实现绿色崛起的攻坚时期。制定好并组织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指导我县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依据国家、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有关精神,主要
4、从战略上、宏观上提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整合资源、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发展目标,引导未来的市场趋势。规划期指标分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一、“十一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滨湖工业县,建设南昌后花园”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成功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全球金融危机”等种种困难和压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
5、势头,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县GDP达到65.7亿元,年均递增13.6%;财政总收入达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3亿元,年均递增21.2 %和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4.1亿元,年均递增14.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年均递增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70元,年均递增分别为17.8%和12.8%。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到“十一五”期末,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44.9:29.3:25.8预期可调整为35.3:40.9:2
6、3.8,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二产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增加值,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7.8%上升至33%,工业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有色金属、食品医药、能源、建材产业呈现出规模化、效益化的良好局面。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丰收,水产业规模愈发明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水利、交通、能源、现代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貊皮岭分洪道主体工程、鄱阳湖区二期防洪第五个单项工程、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新开河排涝总站更新改造工程、神岭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已全部竣工,全县共
7、改造装机14000KW,新增装机11000KW。龙津大桥、河埠信江大桥、世纪大道西延工程、西六路工程、县城至电厂一级公路、德昌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全县共新建、改建公路1741.3公里。全县城乡电网改造顺利进行,特别是黄金埠电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县已成为全省电能源强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基本已完成,县城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到100%,移动电话基本普及,宽带网络正在向农村迅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拓展城市外延,提升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共实施城市建设项目26个,累计投入资
8、金6亿元;建设小区20个,开发房地产68万平方米;预计至“十一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人口由10.7万人发展到16余万人,城镇绿化覆盖率由30.7%提高到40%,城镇化水平由21.28%提高到39%。城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西城市框架正在拉开,老城区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城市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县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国有资产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财税、投资体制和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开
9、放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5年间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共33个,总投资23.2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9000万美元,年均递增3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县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投入和环境投入同步加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扩大,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境内河流水质状况良好,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县域鄱阳湖水质稳定在类,水质状况较往年均有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2类标准。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
10、降低15.12%。同时,我县通过加大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力度,大力改造坡耕地,恢复林草植被,对山丘顶部进行封山育林生态恢复,减轻了因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所导致水土流失,林木覆盖率达29.3 %。日处理污水2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已顺利完成,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正在农村逐步展开。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科教兴县”战略稳步实施。积极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办学效益逐年显现,“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十一五”时期,我县向高等院校输送27138名学生。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建成医疗保健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公共应急能力进
11、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医疗所网络布点趋于合理。全面完成了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血防站(县立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7所,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所提高。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县计生服务大楼正在抓紧建设,新建、改建乡镇中心计生服务站6所,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由2005年的10.13降至2010年的8.57。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已投入使用,市场秩序得到有效净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科技、民政、安全、新闻、广播电视等各
12、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和谐发展。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环境“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大发展、结构大调整、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键时期。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以后,以生态发展为主题的“低碳经济”蓬勃兴起,我县生态优势和潜力不断凸显,经济社会发展蕴含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这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1、“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以及环境都在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正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化演进,自主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为“十二五”的快
13、速发展、进位赶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的批复,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我县是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区的核心县市之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我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我县进位赶超的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们要切实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把我县纳入了南昌市1 小时经济圈的机遇,以体制创新和优化环境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南昌市的产业布局和分工,更好更直
14、接地接受南昌市的辐射,加快融入南昌经济圈,早日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绿色崛起。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量偏低、财政拮据;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粗放的状况依然比较严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大项目、大企业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外向度偏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小;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三农工作基础仍不牢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与人才、技术短缺的矛盾仍然很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在机遇大于挑战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15、,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三、“十二五”时期战略构想“十二五”时期,要紧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大方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生态型产业经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县市区之一,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
16、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依托南昌、对接沿海为战略开放取向,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强攻园区和城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力推动余干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2、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要求,综合利用生态资源,把生产、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五大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坚持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