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33398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 第一篇: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为保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局提出了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的总体任务,当前,如何实现严格规范是每个烟草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在加大内部监管部门对两烟生产经营的监督力度的同时,如何构建烟草企业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确保两烟生产经营的自我规范,是实现严格规范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 一、企业内控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1、企业内控制度的概念或内管部门参与内控制度建设的方式(二级p147) 2、作用。首先是自律作用。内控机制的实施主体应当是生产经营相关部

2、门,其本质应当是相关生产经营部门结合规范生产经营的要求,以达到自我规范为目标。其次是预防作用。内控机制的关键在于预防。再者是纠偏作用。通过内控机制的运转,能够督促生产经营企业或部门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流程和程序,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结果出现偏差和问题时,按照流程的预先设计进行调整,起到改正错误、防微杜渐的效果,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减轻后果所产生的影响或是防止相同问题再次发生。第四是评价作用。一是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下级部门或具体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内容;二是在企业管理层面应当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机制,促使内控机制的运行落到实处。 二、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

3、偏差 内控机制的首要前提是内,也就是业务部门自己的工作机制。有的单位把内管部门的工作制度当成内控机制,强调内管部门应当怎样做,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都不属于内控的范畴,而是监管的内容。内管部门的制度流程对于业务部门来说是外部监督。其次是控,控的意思是约束,内控就是指自我约束。有的单位把业务部门的所有工作机制和制度都列入内控范围,也是错误的。只有对保证规范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和节点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起到控制作用的,才是内控的内容。 2、内控制度没有和内管机制工作有效衔接 业务部门制定的内控机制过于独立,没有和内部监管部门的工作有效衔接,对生产经营规范的促进作用大大降低。 3、部分内控制度没有量化操作标

4、准 有的内控机制只有文字描述,缺乏定量的数据标准,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最终导致内控机制流于形式。 4、内控制度不健全、内容滞后 有的单位没有将生产经营流程中需要控制的内容和环节全部纳入内控,有的是控制流程没有形成完整闭合。 5、内控制度缺乏运行评价 内控机制是否运行正常、运行质量如何,是否及时有效地起到了控制不规范生产经营的作用,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对相关业务部门是否认真执行内控机制,没有或是无法进行考核评价,这些都导致了机制的空转。 三、加强和改进内控制度的措施 、充分认识内控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内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内控机制的意义和作用,通

5、过狠抓全员规范经营意识、自律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内控,人人受益内控的良好氛围,按照内控优先监管的原则,努力实现内管促内控、内控促自律的工作状态。 、清晰界定内控制度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功能 内控机制体现的是自律,实施主体必然是业务部门自己。内控机制关注的对象或者说是目标,应该是对两烟的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对内部监管工作规范中明确的关键业务流程或重点工作节点进行。工作内容是内控的对象,重点环节和流程则是内控实现的着手点,以确保内控机制在关键环节的控制作用,保证卷烟生产经营的规范有序。内控机制的在运行过程中应当体现业务部门内部的相互制约,对出现不规范经营情况的结果和可能性时的及时纠偏,从源头上防范不规

6、范经营行为的发生,以及机制本身周期性完善的特性,即具备自我监督、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功能作用。 3、量化控制标准,突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 内控机制的可操作性是发挥内控有效性的基础因素之一。如果内控机制的内容过于笼统,会导致具体工作人员没有执行的标准,机制的运行效果必定是大打折扣。因此,在梳理完善内控机制时,要注重可操作性,解决好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的问题。围绕这三个方面,本着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原则,对各项工作内容提出量化指标,并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以及工作标准。首先要对异常情况触发内控机制启动设定数据标准或参数阀值,明确什么情况下,必须启动内控机制,明确给出一个量化的标准。其次,

7、内控机制启动后,具体应当由谁来负责工作的流转、衔接、操作、办结。这需要在内控机制中明确具体的落实部门、层级或者具体岗位人员以及各自的权限。第三,在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形,明确工作应当做到的具体程度,量化工作的时限、调整纠偏的标准等。通过明确这些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增强内控机制的可操作性,确保自我调控促进规范的效果。 、强化内控制度与内管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自律与他律的合力作用 内控机制是内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制度体系与内管制度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提升内控机制的运行效果,两者必须在流程配套、信息传递、指标设置、沟通反馈等方面

8、的内容加强紧密联系,使之成为一个科学合理、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体系架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控机制和内管工作制度不同的定位作用,形成监管的合力,共同促进生产经营的规范进行。 5、构建内控制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保证内控机制运行到位 要保证内控机制有效运行,建立一套考核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内控机制自身的评价。二是建立业务部门自我运行的考核机制。三是对内控机制的执行力评价。要通过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内控机制空转的情况发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烟草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就必须不断建立和强化内部监管

9、长效机制建设,从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量化工作标准、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努力推动并实现企业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功能的不断提升,努力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有序,确保烟草行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对现代组织在实施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企业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改善企业管理、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全球化、

10、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外部条件变化日益加快,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在这种环境下,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指令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给经营管理者提供正确决策所需的建议、咨询、资料,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已成为分当务之急。 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知识面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现代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如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历层次较低。尽管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多年或 从其他工作岗位转为内部审计工作,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业务技能很一般,在行

11、使职责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使内部审计工作失去威慑力。 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构成单一。内部审计人员中财务会计专业出身的 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缺少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只适应开展财务审计和其他以企业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审计咨询服务,不适应审计日益发展和扩大的工作范围,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 3、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个别内审人员不能慎重的保守因履行职责而获 得的相关内部审计资料,反而为了个人或其他经济利益,收受部正当利益,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审计职能与作用的发挥,败坏了内审人员的职业形象,助长了腐败的滋生。 4、专业职称评定不通畅。内部审计人员的职称基本都属于

12、会计和统计 系列或审计系列,很少有经济师、工程师、律师等系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果和权威。 5、与社会审计缺乏必要的交流。企业每年都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 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是相当部分的内审人员未能和社会审计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学习社会审计的先进经验。 、 、缺乏系统的培训。由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又没有及时接受培训,所以知识陈旧,不利于新形势下审计的需要。审计方法落后、审计手段单一。很多企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相续 开发应用了财务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企业信息化系统,给审 计的方式、对象、内容都带来了变化。由于审计人员电算化内部审 计知识贫乏,在审计工作中没有能够充分使用计算机技术

13、进行辅助 审计,同时,由于审计基数手段掌握不够,极大影响了审计的效率、 效果。 (二)内部审计范围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但是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开展的较少,基本建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管理审计根本未开展。 而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来展开,属于事后审计,未能起到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或规避风险的作用。 问题的根源在于单位各级领导的知识储备中普遍缺乏审计业务知识,因此对内部审计的职责、方法、重要性认识有偏差。企业管理层没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途径和

14、手段,而是把内部审计当成是给自已挑毛病、找麻烦,个别人员甚至认为企业每年已经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有没有内部审计无所谓。 因此,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及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审计面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拓宽审计领域。 (三)内部审计独立性差 由于企业没有完全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设置内审部门,致使内部审计一般都隶属于审计科,工作上向董事会负责,行政上却属于企业管理层领导,即“双重领导”,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有效发挥,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人事关系和物质利益的关联性方面,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其个人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及 岗位评定是

15、由企业的管理层决定,审计人员在对基层单位(不涉及 关键领导)进行审计是还能履行还能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但是 对企业本部或基层单位(涉及关键领导)进行审计时,面对企业领 导授权、批准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者不符合经济效益 原则时,审查出的问题越多就越容易得罪人,部分审计人员不愿意 得罪管理层、担心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从而影响了内审人员的独 立性。 2、“双重”领导导致内部审计的权利有时难以行使,这种“双重领导” 的企业架构,内审人员往往两头都不愿意得罪,也不能轻易得罪, 受到决策层或经营层的控制,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前身为国有企业,改制变成股份制企业后,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总经理、也都是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相互之间 存在这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表面上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但经营权实际上控制在企业的决策层和经营层手中。每年召开的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