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化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化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二二二年六月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总体要求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主要目标 6三、主要任务 8(一)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8(二)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14(三)增强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18(四)推进残疾人教育融合发展 21(五)优化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23四、支持条件 28(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28(二)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投入格局 29(三)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29(四)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29(五)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 30(六)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30(七)发挥残疾人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31
2、(八)加强残疾人工作交流。 32五、实施机制 33宁化县“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根据福建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保障和发展规划、三明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保障和发展规划以及宁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编制背景“十三五”期间,全县残疾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不断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现行标准下建档立
3、卡残疾人2345人全部实现脱贫;惠残政策不断完善,残疾人低保、保险、救助、护理补贴、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落细;康复救助项目不断拓展,全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率均达100%,已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常态化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培训残疾人1074人次,扶持746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根本保障,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6;残疾人文化生活丰富,体育成绩突出,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专栏1“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4、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实现情况序号指 标2020年目标值完成情况评价1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6.5%6.7%达标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98%100%达标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98%100%达标4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5.05%达标5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100%达标6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率100%100%达标7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率100%100%达标8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80%100%达标9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80%100%达标10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95%98.6%达标当前我县残疾人事业仍存在一些困难
5、和问题: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致贫、返贫的风险较高;残疾人就业还不够充分,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残疾人社会化服务有待加强,为残疾人就近提供专业康复服务的专门机构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康复服务、托养照料、教育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较弱。残疾人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继续
6、发展残疾人事业,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我县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水平,奋力开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三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弱有所扶,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充分履行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残疾人民生保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水平,稳定并扩大残疾人就业创业,
7、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以科技和法治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推动新时期宁化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推动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残疾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激发残疾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升残疾人平等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
8、福感和安全感。3.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落实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织密扎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网,兜住残疾人民生底线,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4.坚持固根基、提质量。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残疾人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强化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科技应用、信息化等基础保障条件,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各领域工作提质增效,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性的发展需要。5.坚持协调推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整合资源、集成政策、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
9、全面、更高水平的保障,更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均衡高质量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残疾人收入与全县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助残氛围更加浓厚。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无障碍的社会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
10、显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我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目标相适应。残疾人物质生活更为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充分享有更多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专栏 2“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属性收入和就业1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速%6.56.56.56.56.5预期性2残疾人人均收入年均增速%101010
11、1010预期性3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人/年120120120120120预期性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4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例%100100100100100预期性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100100100100100约束性6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100100100100约束性7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5959595预期性8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98989898预期性9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999999999预期性10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9090909090约束性11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9090909090约束
12、性12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数户/年2424242424约束性三、主要任务(一)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1.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并给予有效帮扶。将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残疾人增收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解决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困难。依法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鼓励农村残疾人家庭以租赁、入股、转让、共建等形式,增加财产性收入。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帮助残疾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鼓励残疾人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扶持农村
13、残疾人参与富民产业,建立健全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支持农村“双创”基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扶持残疾人就业。继续实施“扶持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村残疾人建立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残疾人家庭共同发展。2.强化社会救助保障。完善残疾人群体救助帮扶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在低保收入认定中,对残疾人扣除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照料护理费用等刚性支出(指获得各类保险补偿、救助捐助后由个人负担的实际支出)。将符
14、合支出型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入保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低保。持续实施“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补助制度,按规范将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残疾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事实无人照料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加强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残疾人的救助保护、寻亲返乡和落户安置工作。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救助水平,强化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减轻残疾人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加强困难残疾人急难临时救助,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的急难救助。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3.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优待政策。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和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评估和适配补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等制度和残疾人信息消费支持等政策。对残疾人生活用水、电、气等基本生活支出费用给予优惠和补贴。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落实残疾人机动车驾驶技能培训一次性补贴政策。鼓励对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肢体、视力残疾人进入公共文化体育场所给予一名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