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331205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年9月必修2教学建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教学建议本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这样既展示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又体现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遗传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既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解释和推理(这同样是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所要求的),又能从众多科学家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其他优秀品质中多有感悟。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需关注的是,每一章的学习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

2、习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教学内容应当定位在基因水平。一、学习本模块的价值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本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构建;本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构建;稳态

3、与环境模块则进一步练习各类模型的构建。同其他两个模块一样,本模块的科学方法教育既有侧重点,又是全方位的。通过科学史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安排,学生可以在逻辑推理(如归纳、演绎、类比)的训练、数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本模块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模块“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如,DNA指纹技术在刑侦和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学原理在育种上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内容。二、

4、本模块教学内容的定位1本模块的知识性目标的基本定位是理解。本模块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属于了解水平的有3项(举例说出、简述、列出)。属于理解水平的有14项(阐明、说明、概述、搜集、举例说明),理解水平的条目占73.7%以上。属于应用水平的有2项(总结、分析)。2重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内容标准中,仅有的两项“应用”层次的条目都是关于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的:“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本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模块共7章内容。建议授课时数3031课时,机动56课时。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4课时)本章是本册书的

5、开篇,包括两节。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理解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以及实验设计方法的巧妙之处。孟德尔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的验证。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孟德尔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进行的验证。

6、5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重要提示从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统计与分析过程中,体会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创新之处。从提出假说到设计测交实验验证的研究思路,体会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学习和体会孟德尔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通过模拟实验和正确绘制遗传图解,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课时)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探索的顺序由表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进行的分析

7、(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总结规律)。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2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归纳得出的。如对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不需做跨越时代的说明,应按照科学史的发展顺序,把这一内容放在第2章减数分裂的内容后学习。3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4模拟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的假说。5重视栏目的使用:正文

8、中辟有专门介绍“假说演绎法”的栏目;在正文的最后的“技能训练”创设与植物杂交有关的问题情境,应安排学生进行设计实验程序的练习。原教材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显性的相对性”等内容,有的删减,有的移到教材的其他地方讲述,这样安排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洁流畅,也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蕴含的科学方法。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本节同样是按照科学发现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并按着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由表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需要指出的有以下几点。1本节的开始,就提出新的质疑:“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9、?”,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讨论,既强调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褒扬了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2本节在内容的表述上十分注重建立两对性状与一对性状的联系,如不仅单独分析粒形与粒色,还以旁栏思考题的形式,从数学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为学生理解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埋下了伏笔。3在讲述两大遗传定律后,应重视实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并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发学生自己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样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也突出了本章教材的主旨领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5课时)通过对本章3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继续

10、循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基因在哪里?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预言、勇于想像的创新品质。通过本章学习,应该理解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精子和卵细胞的具体形成过程。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基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的过程和内容。6果蝇的眼色(红眼和白

11、眼)遗传实验很好地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7运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8伴性遗传的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重要提示学习识图、作图的技能和建立模型的方法,重点理解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归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特点。理解摩尔根验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3课时)本节分为两个小节:减数分裂(2课时)和受精作用(1课时)。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因而第1节的“问题探讨”是从比较果蝇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差异开始的

1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精子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边讲解减数分裂的过程,边引导学生识图。“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的中央提纲挈领地列出了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旁栏思考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关键步骤的理解,教材用黑体字标出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是重要的概念,此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也很重要,也用黑体字标出。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学生感觉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是难点,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重要行为,也是学生理解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真实的照片,并配以模式化的示意图。用比较法叙述了

13、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并配以图解之后,教材用“减数分裂图解”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可引导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图解”,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找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帮助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建构一幅减数分裂动态过程图。第2小节受精作用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

14、体的自由组合,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这里的模型建构,建构的是动态的模型,在建构模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样性,以及配子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另一个是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受精作用的机制是很复杂的。考虑到高中阶段的教育的基础性,是全面提高公民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专业教育。因此,教材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受精作用的一般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本节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识别3个重要的图解“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减数分裂图解”。识图是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这

15、方面的技能,本节安排了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既从知识方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理解,又从技能方面训练了学生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本节的最后一段话很重要,是对本节学习内容的提升,指出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性。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1课时)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在本节的“问题探讨”中,呈现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照片,请学生尝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学生会发现,这个替换是可行的。由此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似乎是一致的。但是这个联想会导致学生产生疑问: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问题探讨”继续提供资料:“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几万个基因。”看来基因与染色体不可能一一对应了,那么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的这种疑惑源于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由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的兴趣来学习吧。萨顿通过研究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如果萨顿的推论成立,它应该能够解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此,教材设计了“思考与讨论”,请学生在教材提供的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中,在染色体上标注出相应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