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33117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案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比例函数教案在线研讨原平市实验中学面向校本培训地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是我校承担地山西省13150工程课题地子课题.2008年 11月 10日,我们依托校园网这一课程平台,进行了一次针对一节具体课地网络在线教研.下面是具体过程.一、主题与准备2008 年 11 月 9 日, 在多媒体教室, 举行了一节公开课:正比例函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教研室用摄像机记录了这节课,然后经过后期制作后,连同上课教师地教案设计文字稿传送到学习网站面向校本培训地网络课程平台.二、任务与方式在网上发布通知,安排全校数学教师对这节课进行讨论,这次活动地目地是针对在数学教案中,由于教师对数学理解不够,对学生学习数学地

2、认知规律了解不够,再加上“应试教育”地影响,教案中往往不能围绕数学核心概念进行教案,数学课堂缺乏数学思想地主线;教师经常是在学生没有对数学概念有基本了解地情况下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结果导致学生没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缺乏自己独立思考而概括出概念和原理地机会,学生对数学概念地理解不到位,达不到对数学知识地实质性理解.因此,提高对中学数学地理解水平,提高把握中学数学教案规律地能力,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发展中地两个关键性问题.讨论地方向是:内容和内容解读1)内容:对当前“核心概念”地内涵和外延作简要说明;2)内容解读:重点是在揭示内涵地基础上,说明概念地核心之所在,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地地位进行分析

3、,其中隐含地思想方法要做出明确表述.在此基础上阐明教案重点.这里要在整体框架结构地指导下,围绕当前内容,从数学上进行微观分析.目标和目标解读1)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地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2)目标解读: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 地含义进行解读,一般地,核心概念地教案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案具有有效地定向作用.教案问题诊断分析设计者应当根据自己以往地教案经验,数学内在地逻辑关系以及 思维发展理论,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

4、地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 现障碍地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地基础上指出教案难点.具体地, 可以从认知分析入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地认知基础包括知识、 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案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 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地差异比较,分析教案中可能出现地障碍.本栏目 地内容应当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进行说明.教案支持条件分析V根据需要设置)为了有效实现教案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 应当采取哪些教案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使他 们更好地发现数学规律.当前,可以适当地侧重于信息技术地使用,以 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地“多元联系表示”地教案情境

5、. 教案过程设计教案过程地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地基础上,做到前后呼应.要强调教案过程地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地构建可以从数学概 念和思想方法地发生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读)、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两个方面地融合来完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 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案目标 进行分析地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地描述.可以利用问题诊断分析中得 出地结论,基于自己以往教案中观察到地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学生 学习本内容地思维活动过程,给出本内容地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思考 和操作地具体描述.其中,应突出核心概念地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 突出思想方法地领悟过程分析

6、.教案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地问题应当注意 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地启发作用,达到 “跳一跳摘果子”地效果.在每一个问题后,要写出问题设计意图基于 教案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 要概括地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地技能训练,需要培养地能力, 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作出明确 表述.教案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案内容地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基于问题 解决地设计,讲授式教案设计,自主探究式教案设计,合作交流式教案 设计,等.目标检测设计通过课堂教案,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地习题、练习进行检测.值得强

7、调地是对于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地,以加强检测地针对性、有效性.要求参与讨论地教师在指出该节课优点和不足地同时,提出自己 地设计思路.三、交流与研讨老师们把自己地观点发到网上,在今后地一个星期内,网上共有留言 16 篇 . 主要观点摘录如下:1、对“核心概念”与“概念地核心”地认识 本次会议地研究课地内容是很有代表性地.对于函数概念,从数 学学科本身来看,函数概念地产生是数学历史发展上地里程碑,它使 数学地研究对象从常量到了变量.从数学教育地角度来看,函数研究 函数所提供地动态地方法,数学结合地思想拓展了学生地思维,解读 几何、微积分、概率等也都与函数息息相关因此,函数概念作为 中

8、学数学地核心概念,是勿容质疑地.从函数概念本身来看,函数是反 映客观世界变化规律地一种数学模型,反映地是什么样地规律呢?这 也就是函数概念地核心地问题.从函数定义来看,初中从变量对应角 度定义也好,高中从集合映射角度定义也好,强调地都是“单值对 应”,这就是函数概念地核心.另外,作为函数内容地起始课,“变量与函数”也是能够体现概念地形成过程地一个很好地载体.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函数概念,教案中要注意“举三反一”.通过给学生大量客观世界中反映这种变化规律地实例解读式地、图象地、表格地),让学生经历“发生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独立概括概念地机会,归纳出函数概念“单值对应”地内涵.在此基础上,再“举一反

9、三”,用学生得到地函数概念再去看其他地对应问题,是不是符合函数概念地“单值对应”.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反例,巩固学生对于函数概念地理解.这节课,对于概念地教案,特别是概念形成地教案,能够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正比例函数”使学生学习具体函数地第一节课,正比例函数是 一种特殊地函数,是函数值与自变量成正比例地特殊函数,从正比例 函数概念本身来讲,这就是它地核心.同样,这节课也很典型,也具有 辐射作用.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特殊函数地一般方法.从“举三 反一”地建立正比例函数概念同时巩固函数概念),到画正比例函 数地图象从一般地描点法到特殊地两点法),再结合图象研究函数 地性质三步曲:观察

10、图象反映地变化规律,用文字语言描述变化规 律,到高中还可以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变化规律).这种研究函数地 一般方法,需要在这节课渗透给学生,在小结时适当总结.2、对教案设计框架中“目标检测设计”使用地认识在课题组地教案设计框架中,有一个栏目是目标检测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练习、习题来检测目标达成地情况.但这一部分内容在历次课题活动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经常是老师把它作为作业发给学生课下完成.完成后也没有收上来看看情况.因此,课题活动研究课地目标达成效果也只能是通过任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在授课现场地主观判断.经过讨论,大家觉得应当把这部分内容地作用发挥出来,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下次课题活动时,由执教教师

11、针对执教内容地教案目标设计1015分钟地目标检考试卷如遇相同课题,不同执教教师共同设计同一份考试卷),课题活动时,由承办课题活动地学校在执教当天下午放学前针对受教案生进行考试, 并及时将试卷返给执教教师,执教教师统计结果后在第二天地课题会上展示.3、对正比例函数一课地思考 下面以正比例函数一课为例谈谈我地思考, 在概念引入时出 示地教材110页问题不如直接用111页地内容.110页地例子虽然有 一定地知识性, 但不 111 页地例子在“抽象数学模型”时直截了当, 实际教案中 111 页地例子对学生来说学生还是很容易地.在“画出正比例函数地图象”时, 学生地画图体验对获得“正比 例函数地图象是一

12、条直线” 还不够.学生描地点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出现了教案难点,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案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地图象是一条 直线”突破难点.教案设计上有可取之处,实际教案中也有不足之处. 其一建议学生在坐标纸完成画图,这样能够更准确、更迅速一些.其 二建议多取自变量地值,这样在理解“正比例函数地图象是一条直 线”会更容易一些.计算机模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学生不免会 有疑问.只有点取得非常密集才容易说明问题,遗憾地是计算机画地 直线没能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计算机画直线地方式上还是有问题地, 直线不是有非常密集地点连成地,而是一直延伸出来地.建议

13、在直线 地呈现或形成)过程上再改进一下,这样会更有说服力.4、反思第一:情景地导入比较牵强.【出示教课书第110 页地问题.先出示问题背景,再逐一提出问 题、】这是本节课地导入问题.设计意图是此问题源于真实背景,难度 又不大,在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地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 反映现实世界地一种数学模型.但从实际地课堂效果看并不理想,从 学生地回答看,学生对此问题不太感兴趣,而且不知出此题地意图,围 绕三个问题,从多方面去回答,没有边际.这使得学生在核心概念地外 围花费过多地时间,无益于提高课堂地效率.从情景地创设到数学课 堂,需要设计问题来过渡.此时设计问题要准确,注意数学化原则.问题重新

14、设计:小明早上从家上学步行,每分钟走30M,10分钟后走了多少M?若二十分钟后到校,家与学校距离多少M呢?如设走地时间为t分钟,走过地路程为sM,那么路程与时间有何关系?问题简单明了, 与学生地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有利于学生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第二:概念地形成缺乏对比.【此类模型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出示教课书地 111 页地问题:下列问题中地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地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本环节地设计意图是在变化地背景中寻找不变之处, 经历对一类对象共同本质特征地抽象过程, 促进概念地形成.但是在教案地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到,学生对这一问题回答困难,很难找到共同点.原因是什么呢?在于没有给

15、出不同地类型来让学生比较, 有对比才会有发现, 才能找出共同点, 从而促使正比例函数.概念地形成.问题重新设计:在原有地基础上加入现实生活中能用其它函数地模型来表述地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个比较地平台,让他们去发现正比例函数和它们地不同点, 从而找到正比例函数地共同点, 形成正比例函数地概念.引导学生用数学地眼光来观察生活中实例, 建立数学模型.第三:难点突破地中几何画板地使用有待改进.【正比例函数地图象是什么图形?】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学生 描地点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有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出现了本节课 地第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案,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 察,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从而突破难点,得到正 比例函数性质地第一部分.但是教案中发现利用几何画板作地图象演 示时时间太短,线画出地也太短,所以不利于学生观察.几何画板重设:几何画板演示时间在 10 到 30 秒,不长不短,既 满足学生观察地需要,又不浪费太多地时间.直线形象要突出,描地点 要足够多,随着点不断地加密,从而形成直线,帮助没有得到结论地学 生理解.突破难点.第四:课时地划分符合学生地认知规律和内容特点.对于本节课课时地划分在课后研讨时意见不一.由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