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与心灵 (2).docx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28KB
约9页
文档ID:561330357
心理与心灵 (2).docx_第1页
1/9

心理与心灵(心理思考)“心理”是什么心理是人的灵魂——心灵心理是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发源地是哲学的启蒙师心理是物质的是神经细胞活动的外在表示无神经细胞,心理就无从发生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一门学问,是研究心理的一门学问,这是理论心理学;更多的是应用的,那就是应用心理学,实用心理学这是心理学的分支应用心理学——实用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太多了,还在发展,还在衍生……医学心理学这是与健康疾病有关的心理学,是很重要的心理学,也可分广义的、狭义的两种:狭义的就是医学心理学;广义的则可以包括:病理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又可以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疾病、心理问题……上个世纪末,有个心理学博士说,21世纪是心理世纪;确有这个味道,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提起心理两个字太广了,有历史的、有衍生的、有派生的、有专攻理论的、有实践应用的、门类众多、庞杂心理是当今世界最深奥的科学现在的科学,大到天体宇宙、直至黑洞;小到毫末微米纳米量子;几乎无所不知,但对心理哪? 尤其是心灵,还有什么,心灵遥感啊、第六感啊、等等等等,更别说特异功能了,几乎都是空白,不知所以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不能当真,但也别说一点意思也没有。

这只说到心理,进一步要说到心灵 钱学森的人体科学思想说:“中医、气功、人体潜能(即特异功能)三者是联在一起的”,并对医学提出了“人体潜能医学”的概念1989年“新华社东京1月23日电”:曾报道“日本政府最近将作出决定,在伦敦建立人体开发集团,推动国际性人体开发工程研究,据称这一计划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研究的最大课题,其中心是查明人脑运动和神经传递信息的机制”从这条信息中可以看出“人脑运动和神经传递信息的机制”是人体科学的主要内容人脑的一个最重要和可以说是神秘的“心理”“心灵”,其真谛,还远未揭秘!在“心理” “心灵”领域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未知数现代的生物医学也已有人感觉到,人脑的前额叶功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人体是个巨系统,宇宙是超巨系统,人体是超巨系统中一个开放的极其复杂的巨系统研究人体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研究物质交换、信息交换与意识调节,这一层次在哲学上叫“人体观”,在微观方面为量子层次其基础科学层次就是要研究大脑与意识,研究人体的生理,心理与思维活动以及意识的能量与所有人体的潜能’ 人体科学兴起概况简介人体科学在中国是从80年代开始形成的,它源于人体特异功能的“发现”,所以与人体特异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以及温习一下有关的历史文献。

当代中国的特异功能起因于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发布的一条消息:四川大足县一名11岁姓名叫唐雨的孩子,能用耳朵认字;自此后的1980~1985年即在全国掀起一场特异功能的热潮另,据有关人员的研究发现,特异功能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例子的记载;《列子·仲尼篇》中写道,“老聃之弟子有元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元仓子应聘而至,鲁侯卑辞请问之,元仓子曰;传之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这一记载说明,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有“能视听不用耳目”的人,他与唐雨的耳朵认字极为相似根据以上的资料可以说,人体特异功能(正确的术语,应该称之为人体潜能)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现在有,而且古代早已有之;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各地也有但特异功能被有些人用来牟利,用坏了,成为伪科学所以现在应称研究人体潜能 所谓的人体特异功能实质上就是人体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主要与大脑的“意念能”有关意念能也就是“心理能”因此研究人体潜能也就是研究人的“心理能”在这方面“心理”“意念”“思维”都属于“同位语” 意念具有能量早已有人进行了研究。

以下是很有意义的资料:①人与动物的能力对比人是万物之灵,但以体重单位来计其力气比不过蚂蚁(蚂蚁能搬动比其体重和体积大几十倍的物体),速度跑不过兔子,视力比不过猫,嗅觉比狗远远差得多;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比动物的能力差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发达,人类有了可以借助于工具而超过动物的更大本领;从而使某些器官发生了废用性退化当然这些退化是种系退化;所以后代的人类早已消失了这些功能,但在某些个体却依然存在当这些残存的功能痕迹在某些方面有所反应时,我们就称之为特异功能这或许就是人的潜能也有所谓称之为“返祖”我们还可沿着嗅觉功能这一线索对第六觉的现象进行思考,有第六觉的人(尤其是一些训练有素的特殊工作人员)常对发生在自己身后视力观测不到之处发生的危险(例如有人举刀、举枪)能突然感觉出来而快速作出反应这是否也是嗅觉功能发挥了作用前额叶是人类进化特征的脑区;嗅神经是人体内唯一能反复再生的神经,嗅神经信息传输道中有一路传到了前额业;而耳朵认字的人在描述字迹在脑中显露形象的部位也是在前额部这是否是嗅觉的潜能,很值得探索目前的神经生理学最不了解的脑功能部位就是前额叶据有关资料称,人脑的功能只发挥20% 还不到,而80% 以上的功能尚未发掘和使用;因此,人脑存在大量的潜能,这一潜能可能在前额叶。

意念能的基础意念是人脑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 因此它的产物也应该是物质的人在意念(或就是特异功能)活动时,用某些仪器进行检查,例如:脑电图、脑血流图、体外磁场、交变磁场、远红外线、超声、次声等都显示有阳性的表现,而可以测出红外辐射、微波辐射、粒子辐射、有时还可在微应力传感器上反映出受力变化,在电磁波频谱仪上显示出射频波的发射,也会使静电场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在磁检测系统上反映出磁感应强度变化这些资料都说明意念具有能量的证明;但遗憾的是,这种能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属于何种力?最终还无法确定人的情绪活动时,伴随有神经递质的分泌,递质就是物质有人认为极低频和甚低频的电磁波可能是思维传感现象中的信息载体,认为人的大脑能够向空间辐射出能量;也有人认为意念能是人体发射的生物等离子体,或称之为“精神能”但这些都只能是一种猜想意念力推论的难点有众多的现象都可说明意念活动具有信息能量,意念活动是物质活动现有的物理学中有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由于强力(强相互作用力)弱力(弱相互作用力)作用的距离极短,因此不符合意念力的力学条件;引力又太微弱,也不符合人体质量(太小)的力;电磁力是最使物理学家关注的力,但电磁力同样也仍有很多理论无法解释意念之力。

因此至今,现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无法推论意念力 隐参量假说与隐秩序理论早在1935年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不能完全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事件而提出新的论点,他认为必然还存在隐参量的作用这就给意念力的解释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1985年钱学森提出,如果把一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则可以发现普克朗量子引力的空间更小,即10-34 厘米;这时,整个时空不是静止的,而是跳动很快的、脉动的场在这种尺度下,即在一个更微小的(10-34厘米)被称作为隐秩序的世界是脉动的,没有电磁波存在,没有隔离存在;即,既没有时空上的限制,也不存在光速极限隐秩序是美国物理学家玻姆在1980年出版的《整体性与隐秩序》中提出来的,玻姆说,如果我这个理论一旦建立成功所有人体特异功能都可以解释了确实,由于隐秩序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和超光速的可能,加上自身组织的暂态现象,那么所有的特异现象都将在这一理论范围内得到解决人体潜能(或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但证实它的存在还需作艰苦的努力;一旦证实,“特异”两字也就自行消失这时,人体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医学就会有突破性的发展附录:《论人体科学》有关内容概要: 本书系由报告性的论文15篇所组成。

其中11篇由钱学森所著;余4篇分别由扬超(4),陈信、龙升照(10);贺崇寅、朱润龙、朱怡怡(6,15)所写部分原文摘录: “马克思的哲学已经确立了,我们应该把它的总论明确为辩证唯物主义;”……(p2) “……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正预示着更大的变革:思维科学的出现……引出这项变革的是电子计算机p.5) 人脑神经“细胞种类也很多,有人估计有5000万种;细胞总数约1000亿,或1011个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个数多达10的21次方“大脑究竟有多“大”?院士说“脑”一个突触(每个神经细胞都有几千个突触)就好比一个开关,……大脑一共有多少对开关呢?一共有1015个,所以人的大脑好比一台有1015个开关的电子计算机!”这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还不知大多少倍而且还有一个Z重要区别:电子计算机,至少是目前的电子计算机,内部结构是固定的,不变的;但人脑,从小孩到成年、到老,一辈子在人的实践中改造、完善,人的智力可以不断提高p.25) “……人脑是由1015单元组成的超级巨系统……尽管人脑是极为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系统学的进一步发展终会使微观研究思维学的方法取得成功,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

p.26) 如何使计算机更聪明——人工智能研究要解决的几个问题:①明确问题的有关因素(Representation——表达);②找问题的解(Search);③认识问题的空间特性——图象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④学习(Learning),总结以前的经验;⑤解决程序(Planning),变盲目性为有目的性p7) “研究意识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物理学家,胆子很大,敢于创新,但是对于生物的专业知识不行;另外一种是生物学家,正相反,专业知识很丰富,但是胆子小;所以他建议这两方面的人结合起来,这件事才办得成 此是代森(F·J· Dyson)为《Consciousness and the Physical World》(B·D·Josephson & V·S·Ramachandran主编,Pergamon Press1980年出版)所写的序中一段话 (p61) ‘科鲁克提出:……人有没有可能有意识地能动地来锻炼自己的大脑,以便使得自己的智慧、洞察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他引用了一个日语字Zen,这是“禅”的日语读音,指的是入静,使得人脑进入一种新的功能态我国古代道家、儒家、佛家讲的修身养性,也就是指这个。

’(P65) ‘英国伦敦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戴维德·玻姆(David Bohm)……他也觉得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不确定论”——总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的东西他在1980年出版了一本书: 《Wholeness and Implicate Order》, Wholeness是整体性,Implicate Order,意思是隐秩序即在我们看到的显秩序的背后还有一个隐秩序,……它的主要论点是: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P103)‘玻姆说“量子力学里面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定理都指的是表面现象,还有一个更深东西,他叫隐秩序在这个更深的世界里,好像经典的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粒子乱跑,这好象量子力学所看到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其实是由于还有更深一层的东西在影响它,这更深一层东西人们没有看到,看到的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论……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隐秩序……我现在这个理论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旦建立之后,ESP和PK这些人体特异功能都可以加以解释”……爱因斯坦……在私人通信中说过,……现代科学恐怕还都不行,科学发展下去,恐怕所有隔离——地点的区别、时间的区别,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将来恐怕都没有了’(P109) “《科学美国人》杂志1983年12月号上有一篇……文章,把爱因斯坦一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讲到假设把量子力学和引力场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小得多的尺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