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良个性的自我调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不良个性的自我调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不良个性的自我调适扎鲁特二中 崔学芝对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系统全面的讲述,将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归纳为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症状;职业行为症状和职业倦怠四大症状。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发展教师的情感、训练教师的意志、培养教师的个性以及调整教师角色心理、完善教师教学心理等观点。为教师的心理调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案例。比如它认为教师“应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我。不要总把自己局限于个人的自我感觉中,而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大环境、大范围中去,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才可能认识到真正客观的我。”它还要求教师不要“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屏弃“绝对化要求”,即
2、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推理和判断;避免“极端化”,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些教诲给我们的实践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能够指导我们反省自我,走出迷惘。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面对处在心理发育,灵魂成长的纯洁无邪的学生,如果本身就性格怪异,情绪急躁,或者带着一种不良的心态面对学生,又怎么能要求学生的心态平衡、情绪正常?又怎么能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情操。所以,要让学生这些受教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这些授教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前提。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教育的角度看
3、甚至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性。一、遇有挫折,应辨证看待,并将挫折当作锻炼的机会,不懈努力,争取成功。这样就能体验到挫折带来的积极效应,变挫折为财富,变压力为动力。 二、要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找准自己工作中的优势所在,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三、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阅读、写作、唱歌和体育运动,自得其乐,自我放松。四、多交几个同事朋友,遇有烦心事,向朋友倾诉。同事,不是朋友,却比任何朋友与你在一起的时间都多。与同事通力协作,共同成长,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五、要多亲近学生,“蹲下来看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做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喜欢,老师自然开心。教师的
4、欢乐在哪里?就在所谓单调重复的生活中,就在所谓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如果我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同事,看生活,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快乐,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保持新鲜感,使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教育与教学工作,为国家的科技兴国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本书给了我们许多帮助,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适合自己的“心理教育”的道路,使我们能够每天以良好的心态,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
5、的学生来说,冲击是巨大的。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祖国跨世纪的一代,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始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不是简单机械地知识传递与接受,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教师的能力、风格、学生的自身状况、教学的手段、内容等因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理想的教学效果以理性的教学原则、内容、教学方法、策略为基础,同时,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采
6、取适当措施。因此,研究教师的问题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现实中的教师行为并不是都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的。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分析,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有关。教师的问题行为,会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或厌恶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与恶化,从而使教师威信下降,严重地削弱了教学效果,并直接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教师问题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型教师问题行为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或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影响学生、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
7、造成严重伤害的教师的不正确的认识、情感及相应的行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行为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行为,因此,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国内学者关注的主要也是这一方面的问题行为。2.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教师问题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那么,问题行为是怎样形成的?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影响了教师的问题行为: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问题;教育目的观模糊不清;学生观不正确;法制观淡漠。角色意识的淡化。职业道德的缺少和人格的衰微。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师待遇及个人、家庭原因。学校管理问题。三、教师
8、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教师教育评价的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自我概念失衡性,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这就更使他们对教师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具体地讲,教师对某位学生的态度和评价,一方面可能直接影响该生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其同伴对该生的态度与评价,从而触动该生在其同伴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地位知觉。同时,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的不成熟,致使其需要他人对自己从各方面予以评价,在社会比较中获得自认较为合理与准确的定位,而教师是他所接触的较为可信、有一定“权威性”的角色,因而,教师对其人格、能力、学习成败等诸方面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2.教师的自我情绪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以及能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学校“软件”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