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虚实辩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子虚实辩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虚实辩解题解: 虚实,顾名思义,论述的是虚弱与坚实,二者相反相成。反映在军事上,虚实指军事力量的强弱和态势上的优劣。在军情上,大凡怯、弱、乱、饥、劳、寡、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诸如此类的“虚实”,无论是在力量上,还是在部署上、军情上、态势上、素质上、地形上、管理上都表现为一种主动或被动的状态。篇解: 孙子在本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这是对战争中主动权的精彩表述。主动权是军队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孙子在虚实中从六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如何争取主动权问题。 一、力争先机,夺占要地就能争得主动。 孙子说:“能使敌人自至
2、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能使敌人自动进至我预定地域的,是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进入我防区范围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害”就是制造困难的意思。孙子认为,对于防御之敌可以使它由安逸变疲劳,由饱食变饥饿,由安处变奔命。 二、攻其不守,守其必攻,就能争得主动。 “虚实”在攻守作战中的运用,应当是攻其所不守,守其所必攻。在进攻作战中,无论是调动敌人,还是行军开进,也无论是作战方向的选择,还是攻击目标的择定,孙子这一系列表述无非是一个基本意思击虚。文中的“出于其所必趋”、“行于无人之地”、“攻其所不守”、“冲其虚”、“
3、攻其所必救”,都是“避实击虚”这一原则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运用和不同表述。由此可见,“避实击虚”既可以是一个战术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战略问题。其实质就是正确选定主要作战方向和打击目标。当然,“避实击虚”决不意味着逢虚就击,见实就避。这是因为,一则,交战双方无不竭力荫蔽企图,巧饰伪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因而“难知如阴”。再则,虚与实又相反相成,虚可变实,实可变虚。 三、我专敌分,兵力优势就能争得主动。 战争是在主观指导下的客观物质力量的竞赛,力量的大小强弱是致胜的前提。孙子兵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形而上学地看待这个优胜劣败的问题,认为弱者也可以争取主动,办法就是“形人而我无形”,通过示形诱敌的方法
4、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我专(兵力集中)而敌分(分兵分散)”从而形成局部的优势对敌劣势,“我众而敌寡”。 四、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就能争得主动。 “知战之地”与“知战之日”是指预知战地和预知战日,是关乎战争胜败的时空问题。愈是早一点预知战日,详一点预知战地,就愈有充分的准备,愈有完善的筹策,愈有优势的兵力,也就愈有胜利的把握。 五、“战胜不复”、“应形无穷”就能争得主动。 孙子在这里讲的“形”是“应形于无穷”,千变万化的,他显然不是论述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样式”,而是论述的“战术”。所谓“战术”,就是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选取不同的打击形式,诸如迂回、包围、奇袭、侧击、突破、强攻等等。伪装
5、、欺骗、佯动等隐蔽企图的行动也属于战术的题中之义。孙子说“战胜不复”,就是每次战胜都不重复老一套战术,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六、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就能争得主动。 本篇最后一段是对全篇的总结,也是对制胜规律的科学揭示。“虚实”有静态和动态之别。静态的“虚实”,虽不说一目了然,但是通过“相敌”(战场观察)、“用间”以及战斗侦察等手段,还是比较容易弄清的。什么是动态的虚实?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两者相比,动态的虚实更难侦察、更难认识 、更难判断。孙子之所以把“避实击虚”与“因敌制胜”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它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虚实变换必须靠灵活性来实现,灵活用
6、兵又必须以察敌虚实为前提。战争中,只有察明敌之虚实才能正确地定下决心,然后根据敌情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题解:谋攻在孙子兵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出地体现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把不战而胜称为“全”,把交战而胜称为“破”。那么,篇题“谋攻”是指的“全”还是指的“破”呢?孙子对此有明确的界定:“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也就是说,孙子所谓的“谋攻”必须是用“全”(不战而胜)去争胜于天下,而不是用“破”(交战而胜)去夺取胜利。由此可见,谋攻论述的是以谋攻敌,而不是谋划进攻。篇
7、解:孙子把“谋攻之法”界定为以谋攻敌,不战而胜。但是通观谋攻却并不是只限于论述以谋攻敌,不战而胜,它同时也论述了以力攻敌,交战而胜。为了对孙子的战略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谋攻的内容概括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一是谋攻之法,二是用兵之法,三是统御之法,四是知胜之法。第一,谋攻之法。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全”为上,“破”次之。“全破观”大体可分为二等六级:上等:全胜。全胜又分两级:一级是伐谋,二级是伐交。下等:破胜。破胜又分四级:一级是轻取而胜,二级别力战而胜,三级是强攻而胜,四级是久围而胜。主要表现在“伐兵”与“攻城”两个方面。第二,用兵之法。孙子在这里谈“用兵之法”,一共提出了六种情况:“十
8、则围之”:我有十倍于敌的兵力既可围而降之,也可围而歼之。“五则攻之”:兵力五倍于敌便可以打歼灭战。“倍则分之”与“敌则能战之”: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力战胜敌,而与敌兵力相等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再各个击破。“少则能逃之”与“不若则能避之”:文中的“逃”与“避”文义相近,都是指摆脱敌人,避免交战。在孙子看来,兵力“少”和实力“不若”(弱小)都要退出战场,另寻战机,不可硬拼。第三,统御之法。孙子在这里着重讲的是军队指挥问题。孙子尖锐地提出国君患军的三个问题,这三种情况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将导致“乱军引胜”,自乱其军,最终失去胜利的机会:一是随意越级指挥的“縻军:“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
9、可以退而谓之退。”二是错误决策的“惑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三是盲目指挥的“疑军”:“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第四,知胜之法。孙子提出五条“知胜之道”是制胜的要诀,是孙子战争预测理论的深化和补充。它较于“五事”更具体、更接近于对实战的指导:“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战争指导上的首先要问题,是战争决策问题,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无论是进攻作战还是防御作战,我方的军事能力究竟是否强于敌方,一旦开战是否有必胜的把握,这是战争指导者必须充分思考、认真筹划的。“识众寡之用者胜”作为一条战略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开战决策制定之后就要筹划战争动员问题,计算运用多大的兵力进行战争。“上下
10、同欲者胜”与“以虞待不虞者胜”是指全军及至全国要上上下下同心同德,提高战备。从战略指挥而言,“上下同欲”还包括君将之间要统一战略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实现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紧接上文论述“国君患军”之后再一次强调将帅要有机断指挥的职权。只要能够“以实击虚”,打得仗通常就是“用石头砸鸡蛋”的仗! 那么,应该如何避开敌人的长处,而发扬自己的长处;攻击敌人的弱点,而规避自己的弱点,进而达到用石头砸鸡蛋的效果呢? 孙子教我们走四步棋。 第一步,是“算”,也就是了解敌对双方的“虚实”情况。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兵法虚实篇)。“策”,就是分析判断。既然是分析判断,也可
11、能是一个人做,也可以是一个团队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9月中旬美军实施仁川登陆之前,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还是力争不直接使我国卷入朝鲜战争。然而,当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金日成在10月1日来信向毛泽东求援,而斯大林也致电毛泽东,希望中国出兵朝鲜。这毛泽东把出兵的得失“算”得清楚,最后,做出了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因此,能否有对作战目标,或者能否对你要想干的事情进行精确分析,也就是“算”好了利弊得失,是定下决心的理论依据,是以实击虚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是“侦”,也就是通过侦察行动了解敌方的动静规律。孙子的原话是:“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这里的“作”的引申之义
12、,是侦察和守望。只有侦察得到位,才能拨开蒙在外表的迷雾,看清楚敌人的真正的虚实。找到敌人的虚实,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名言。毛泽东常说:“我这个人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打仗也是这样。” 他特别欣赏明代杨继盛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他说:“我从年轻时就喜欢这两句诗,并照着去做。这几十年的体会就是:前一句难在虚怀上;后一句,难在察。这里的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言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第三步,是“骗”,即通过示形,佯动,调动敌人,诱敌暴露,从而使我了解敌人的要害部位,为“以实击虚”确定具体的攻击目
13、标。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形之而知生死之地(孙子兵法虚实篇)”。 这里的“形”是人为制造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不仅敌人不知道,而且自己人也不是都知道。除了极少数作战决策者外,谁都不知道。因为,既然是“骗”,就不能让人知道。 有时,侦察来的东西可能有的是假情报。为了能够识别出哪些是假情报,哪些是真情报,除了认真比照与分析鉴定外,必要时还要通过必要的佯动来验证。 第四步,是“试”,即通过对敌进行试探性攻击,了解敌人的强弱、虚实,从而为具体的作战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孙子的原话是这样的:“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总之,孙子的“虚实之术”认为,“虚”与“实”是对立的统一,存在于战争全程。但是他强调,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让自己处于“实”,而让敌人处于“虚”,才能“以实击虚”地战胜敌人,而这一点,他说得很明确:“胜可为也(孙子兵法虚实篇)”,胜利条件是可以创造的。而创造胜利条件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唐太宗李世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