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怎样尽快把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怎样尽快把握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尽快把握试题同学们好!面对高考,“怎样尽快把握试题?”是同学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这里咱们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入手,看到新课程下高考的物理试题内容是将科学技术、物理学史、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的好多实例,以及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作为信息源。出题的老师挑选一部分和我们所学知识相关的信息经过有机的组合,形成一道考试题提供给考生,由考生依据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利用所学的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此类考试题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信息内容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了工业、农业、军事、医学、生活等其中的现象和设备。其二,考试题的表现形式既多样又活泼,可以是选择题,可以是填空题,可以是说明题
2、,可以是实验题,可以是计算题。其三,对于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是极好的基础训练,长此下去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考场上好多同学由于信息处理能力较弱,或是综合能力不是太强,面对比较生疏的试题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心慌意乱,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考试时心情平稳的进入考试题,这里给大家一个解题的基本思路:1采集信息并画好情景示意图。认真阅读考试题,从中采集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按照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磁学进行初步归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更细的归类。画好情景示意图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建立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便
3、在后面的分析中把研究对象所受的每个力,每个运动状态量,每个运动过程量都标在情景图中。采集信息时一定要注意那些在描述现象时没有用到物理语言,而隐藏在生活语言中的物理信息。比如物理题中常用一些关键用语,比如:“最多”、“至少”、“刚好”、“缓慢”、“瞬间” 等等,充分理解其物理内涵。还有就是其中一些物理问题的条件,不少是间接或隐含的,需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候就是一句话或几个词,比如: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刚好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恰好滑到某点”意味着滑到该点时速率变为零;在滑动的木板上有一个小物体沿木板滑动“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
4、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了与木板相同的速度。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轻杆,不计质量的硬杆,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力。即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轻弹簧,不计质量,各点弹力相等,可以提供压力和拉力,满足胡克定律理想变压器,忽略本身能量损耗,即功率P输入=P输出,磁感线被封闭在铁芯内,即磁通量1=2理想安培表,内阻为零,即所在位置没有电势降。理想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即所在位置可看成开路。理想电源,内阻为零,即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2.确定研究对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和隔离体,我建议是由整体到隔离体,即由面到点。比如,在由图中物体A相对于B保持静止,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
5、运动,求B对A的摩擦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a以为研究对象有对的摩擦力a联立上面两个方程就可解出答案。3.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在高一年级学习力学时,同学们受力分析的顺序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学习了电场和磁场后,我建议受力分析的顺序是:场力弹力摩擦力。在分析场力的时候要看研究对象处在什么场中:引力场中对物体有重力 G = mg(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万有引力 F引=G电场中对电荷有电场力 F电=q E (适用任何电场)F电=q (适用匀强电场)库伦力 F库=K(真空中、点电荷)磁场中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磁力F洛=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 磁场对电流有安培力F安= BIL (
6、BI) 方向:左手定则 复合场中要注意是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的合力是复合场的场力。 在分析弹力的时候,首先看研究对象周围和它接触的物体,然后再根据运动状态来看是否有弹力,比如: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静止的箱子,它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由于它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地面一定对它施加了竖直向上的弹力。又比如,在一个墙角放着一个静止的小球,小球和光滑的水平地面,竖直墙面都接触,在竖直方向小球受到重力和地面的弹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竖直墙面对小球就没有弹力的作用,否则小球就不可能保持静止。在分析摩擦力的时候,首先判断是否有弹力的作用,然后再判断是否受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f= mFN)比较好判断,这
7、里主要是静摩擦力的判断,需要结合运动状态和合力的情况来确定。比如,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车的平板上放着一个箱子,箱子相对小车保持静止,我们来看如下两种情况:其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如果小车受到静摩擦力的话,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就不为零,小车就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与题意不符,所以小车不受静摩擦力。其二,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如果小车不受到静摩擦力的话,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小车就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题里说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正是这个静摩擦力使小车产生了加速度。 4.对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从试题里找出反映研究对象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比如,在运动坐标里的位置x,时刻t,加速度a, 瞬时速度v, 动能mv2,势能mgh, 角速度,功率P, 动量mv, 质量m, 电荷量q, 波长,频率f等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针对试题的内容在情景图中相对应的位置或时刻标出反应运动状态的物理量。5.对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试题里找出反映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的物理量。比如,位移x,时间t, 周期,功,冲量I, 电功,焦耳定律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针对试题的内容在情景图中相对应的位移或时间标出反应
9、运动状态的物理量。6.把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建立起对应的联系。比如位移的过程:vt=v0+at x=v0t+at2vt2v02=2ax x=t 比如功的过程:W = Fx cosq (恒力做功) W=Pt (拉力功率不变)W合=mv22mv12 (变力做功)qU (适用任何电场)W=Eqx cos (适用匀强电场) It (电流做功)比如碰撞的过程:Ft=mv2mv1m1v1+m2v2=m1v1+ m2v2建立对应联系时还要注意临界问题:(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作用力达到最大值。(3)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
10、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4)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5)追及问题中相遇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且瞬时速度满足v2v1。(6)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的临界条件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7)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加速度等于零。(8)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条件为: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7.根据建立起来的对应联系解决问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数学工具的熟练应用。概括以上的解题基本思路,简单记就是“采信息,找对象,分析力,定状态,看过程,建关系,解问题”。下面咱们就以“山西省2011年高考前
11、适应性训练试卷”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24题为例来看解题基本思路的应用。试题24:滑雪者为什么会在软绵绵的雪地中高速奔驰呢?其原因是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当滑雪者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m1=0.25变为m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为=370的坡顶A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
12、计空气阻力,坡长为L=26m, 取g=10m/s, sin370=0.6, cos370=0.8 求:(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经历的时间。(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3)滑雪者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距离。分析:滑雪者在坡上: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状态分析:A点v0=0,M点v1=4m/s,B点vB=?,由A点到M点的加速度a1,动摩擦因数m1,由M点到B点的加速度a2,动摩擦因数m2。 过程分析:由A点到M点位移x1,时间t=?;由M点到B点位移x2。 建立关系:由出发点到某处mgsin370m1mg cos370=ma1 t = x1= a1t2由某处到
13、坡底mgsin370m2mg cos370=ma2x2=Lx1vB2v12=2a2x2滑雪者在水平面上: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状态分析:由B点vB=16m/s到N点v1=4m/s,动摩擦因数m2。由N点v1=4m/s到C点vt=0,动摩擦因数m1。过程分析:由B点到N点位移x3,只有摩擦力做负功;由N点到C点位移x4,只有摩擦力做负功。 建立关系:由坡底到某处m2mg x3=m v12mvB2由某处到静止m1mg x4=0m v12解:(1)设滑雪者的质量为m,当v14m/s时mgsin370m1mg cos370=ma1 代入已知解得: 100.60.25100.8= a
14、1a1=4m/s2 由静止到速度v1=4m/s所经历的时间 t =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x1= a1t2= 412m=2m (2)当速度达到4m/s后运动到B处的过程中 mgsin370m2mg cos370=ma2 代入已知解得: 100.60.125100.8= a2a2=5m/s2这段位移是: x2=Lx1=(262)m=24m到达B处的速度: vB2v12=2a2x2代入已知解得: vB242=2524 vB=16m/s(3)设滑雪者在水平面上由vB=16m/s减小到v1=4m/s发生的位移为x3 由动能定理得: m2mg x3=m v12mvB2代入已知解得: 0.12510x3=42162 x3=96m设滑雪者在水平面上由v1=4m/s到静止发生的位移为x4 由动能定理得: m1mg x4=0m v12代入已知解得: 0.2510x4=042 x4=3.2m 滑雪者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x=x3x4=(963.2)m=99.2m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