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谬论之系列.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31294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氏谬论之系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邓氏谬论之系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邓氏谬论之系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邓氏谬论之系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氏谬论之系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氏谬论之系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邓氏谬论之系列_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之谬 长期一来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大家不知道其究竟是什么。特色二字成了随意的代名词,社会主义的规定性荡然无存。陷于误区原因是特色理论有很多错误: 错误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错误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错误3、猫论错误4、摸论错误5、不争论错误6、发展是硬道理。错误7、先富论错误8、稳定压倒一切。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之谬什么是本质? 本质:事物存在的根据,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什么是社会本质?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揭示。这是因为:

2、(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

3、解”。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既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本质,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从生产方式上来定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度基础上的资本法权的剥削关系,建立公有制为基础,人人平等、互助的生产合作关系,按劳分配的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构成社会主

4、义生产方式。这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程度,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活资料是私有的。虽然否定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人的资产阶级法权,但其生活资料是按照每一个人的劳动的质的好坏、量的多寡来分配的,也就是生活资料还没有公有、没有按照人们的需要来分配。 而邓的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所谓的目的上来定义,被说成是伟大的理论,显然是完全错误的。 邓论述如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没有质的规定性。用空洞的目标去定义,在没有质的规定性的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达到上述社会主义的目标。 只强调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就算你发展了生产力也根本不可能共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已经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实践证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我们也没有实现共富,在这一谬论的指导下,我们实践的结果是获得了一个:两极分化、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道德沦丧、自然环境恶化、社会风气破败的低级的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