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31121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直与平行》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直与平行说课稿一、说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二、说教学内容(一)说教材垂直与平行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

2、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二)说学情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

3、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

4、质属性。(四)说教法、说学法我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状况,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成特点设计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主要是分类比较法和观察发现法。让学生把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比较,观察,自主发现垂直与平行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感知比较理解发现这一认知过程。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学法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五)说教具、学具数学教学中应引

5、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形象地进行观察操作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我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准备了实物投影等教具,从而使教与学效果达到最佳。并让学生准备了尺子,三角板,量角器。三、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1.教师利用课件和学生手中的白纸,画出一条直线,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直线的长度后,问学生:这一条直线能说它互相怎样吗?为什么?2.学生就会想到“互相”一词要用在两条直线或两

6、条以上,接下来让学生任意地在这张白纸上(同一平面内)再画一条直线,3.想一想两条直线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强化学生理解“相互”的含义,也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都由两条直线组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初步建立了垂线与平行线的表象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1.学生任意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将图形进行初步分类。2.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第一种:不相交的和相交的第二种。第二种:不相交的;延长后会相交的;相交的。第三种:延长后不相交的;延长后相交的;垂直的。3.当出现第二种情况时,引导学生自己发

7、现问题,通过想象和演示直线的性质,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4.当出现第三种情况时,引导学生理解分类时要统一标准。相交、快要相交、不相交都是以相交与否为标准,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不正确。从而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和不相交。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逐层递进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分类共识,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1.

8、首先,屏幕显示不相交的一类图形,突出两个重点环节,(1)学生操作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将直线进行延长,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2)观察平面与教具演示平面相结合,让学生观察比较,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不是平行线,从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2.认识平行线:(1)引出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为什么?(3)生活中你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找一找?(4)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你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学生的思维在这里碰撞,教师随即提问:如果他们中的线没有平行关系,将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会说出,黑板就是不规则的,

9、不美观;音乐家也无法谱曲;运动员跑步的时候将乱作一团等等。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现象,而且我们生活中也离不开“平行”。设计意图: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这样理解就更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个环节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做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3.接着屏幕显示相交的一类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再次进行分类。学生将这些图形分为相交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类后,屏幕上就显示出相交成直角这类特殊情况,引出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4.认识垂直:(1)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

10、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4)说说生活中你见过互相垂直的线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运用分类比较、观察发现等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断比较、辨别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感悟概念的本质,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11、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1.生活实践练习。找运动场上的垂直与平行,用手比划垂直与平行,用纸折一折垂直与平行,让学生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的特征的理解。2.理解应用练习。出示几组图形,让学生运用概念的本质属性辨别是否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3.拓展延伸练习。(1)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平行,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平行。观察发现规律。使学生发现感悟到两两平行。(2)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垂直。观察发现规律。感悟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研究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扎

12、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发展。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设计应用练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研究即生活研究,数学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身边,这种练习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享受生活的乐趣。四、说板书设计: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启发性、艺术性、指导性、应用性,并发挥“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本节课的板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这样既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分类,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板书设计:平行与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

13、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五、教学评价: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分类与比较这种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学生搭建探究、发现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说 课 教 师:薛 冬 梅 新乡市凤泉区实验学校垂直与平行说课稿说课教师:薛 冬 梅新乡市凤泉区实验学校二0 0七 年 十二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