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30696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最全版)维生素A(Vit A)缺乏症是指机体所有形式和任何程度的Vit A不足的表 现,包括临床型Vit A缺乏、亚临床型Vit A缺乏及可疑亚临床型Vit A 缺乏(或边缘型Vit A缺乏)。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Vit A缺乏发生率大约有 1.9亿,孕妇Vit A缺乏发生率约为1900万,大部分来自非洲和东南亚等 发展中国家。我国学龄前儿童Vit A缺乏为9%11%,可疑亚临床型Vit A缺乏为30%40%。2000年、2005年及2008年本课题组调查重庆近 郊地区可疑亚临床 Vit A 缺乏发生率分别为 42.50%、 26.00%和 22.64%123。婴

2、幼儿、儿童及孕妇均是Vit A缺乏易感人群4。Vit A 缺乏不仅会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及生长发育,还会损害免疫功能从而导致各 种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严重感染和死亡发生的最主要营养影响因素之 一,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重点消灭疾病之一。营养素补充是目前公 认的改善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但Vit A是脂溶性维生素,过大剂 量补充易发生中毒,因此,安全、有效的预防及治疗Vit A缺乏有重要意 义。现以WHO和国际Vit A顾问组(IVACG)制定的Vit A补充干预方案 为基础,结合本课题组近 20 年的专项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推荐Vit A缺乏诊断、预防与治疗方案如下。1 Vit

3、 A来源及膳食推荐摄入量Vit A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类是动物性食物的视黄酯,如乳类、蛋类和 动物内脏中含量丰富,另一类是植物类食物中能成为Vit A原的类胡萝卜 素(carotenoid),其中卜胡萝卜素的Vit A活性最高,在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其在肠道转化为Vit A比例为6 : 1(近期硏究转化率可能为12:120:1)。Vit A膳食推荐摄入量见表1aim上曲寓轴 RE/d)(1 -贞林M1AI-im Al7 - 134ii VI尹血50Q45fl1 $了 N护300TOD9 r “1*-悼少如1UTflO14-19 4 J9UIJO刚皿油.第左7fWwnWUywHUU5M他7W

4、1400770900如如900wJLttJM|J4DI3MitiREiWmKAk RAEiFAni-RA HV MM VLiFNh挣再ft-t表1WHO、美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营养学会每日Vit A推荐供给量2 Vit A营养状况的评价2.1病史Vit A缺乏的高危因素:(1)先天贮存不足: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 质量儿等,体内Vit A贮量不足,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Vit A缺乏。摄 入不足和需求增加:采用24 h膳食摄入回顾法调查儿童膳食Vit A摄入情 况,重点询问蔬菜、水果、动物食品和强化食品这4类食物。如婴儿母乳 不足或无母乳长期给予单纯淀粉类食物喂养,或断母乳后,给予脱脂乳、 炼乳,

5、辅食品种贫乏,动物性食物及富含P-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摄入少。(3)吸收不良: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痢疾、慢性肝炎、肠炎、先天性 胆道梗阻等,或膳食脂肪过低影响Vit A及B-胡萝卜素的吸收。(4)代谢障碍:肝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合成不足、锌缺乏等,可使Vit A转从肝脏转运障碍,导致血浆Vit A降低。2.2临床表Vit A缺乏的临床表现与其缺乏的阶段和程度关系密切。根据其有无眼部症状和体征分为临床型Vit A缺乏和亚临床型Vit A缺乏。临床型Vit A缺乏表现为眼和皮肤表现。夜盲症是人类Vit A缺乏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 现,夜盲症患者夜间视力

6、减退,暗适应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年长儿。Vit A持续缺乏,尤其是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可产生干眼病。皮肤病变是Vit A 缺乏的另一重要表现。皮肤主要变化为毛囊角化与皮肤干燥,两者可单独 发生或同时并存。Vit A缺乏症的早期表现还有口腔、咽喉、呼吸道及泌 尿生殖道黏膜萎缩、干燥、纤毛脱落,使其抗感染能力降低。如果 Vit A 长期摄取不足,皮肤会变得干而粗糙,毛囊角化过度,皮肤形似鸡皮,先 发生于上臂、大腿、肩部、背部皮肤。近年已认识到亚临床型和边缘型 Vit A 缺乏与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增 加有显著关系5,6,在流行地区,膳食Vit A摄入量59%RNI,可出现 反复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感

7、染和贫血等,眼科检查可发现眼部视网膜 视杆细胞功能损伤、角膜和结膜改变。近期还发现其与儿童脑发育关系显 著7,8。临床上主要通过补充Vit A(次大剂量或RNI每日补充均可)后改善其相应症状来诊断9,10,11,12,13。2.3实验室检测评价Vit A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血清视黄醇水平、血浆RBP 水平、相对剂量反应(RDR)试验和暗适应测定等。(1)血清视黄醇水平是评 价Vit A营养状况常用指标,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正 常水平为0.702.56 pmol/L;可疑亚临床型缺乏(或边缘型缺乏)为 0.701.05 pmol/L ;亚临床型缺乏为0.350.70

8、pmol/L ;而临床型缺 乏则多0.35 pmol/L,伴眼部和皮肤的临床表现。(2)RBP水平在Vit A 缺乏状态时与血清视黄醇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若低于 23.1 mg/L 则有 Vit A缺乏可能,但在感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亦可降低,应同时检 查CRP。(3)RDR试验可反映肝Vit A储备状况,在高度怀疑亚临床型或 边缘型Vit A缺乏时可用此进一步确定。测定前先测空腹血清Vit A水平 (A0),然后口服Vit A 450 pg,早餐低Vit A饮食,5 h后午餐前复查血 清 Vit A 水平(A5),按公式 RDR 二(A5 - A0)/A5x100 计算。若 RDR 水

9、 平20%为阳性,提示肝Vit A储存不足。暗适应测定可用于评估早期 的Vit A缺乏,需排除其他疾病影响因素,此方法不适用于婴幼儿。(5)结 膜印记细胞学:Vit A缺乏时上皮细胞变平,胞体增大而数量减少,杯状 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3 Vit A缺乏的预防与治疗3.1 Vit A缺乏的预防(1)一级预防:进行健康教育,每日膳食中的Vit A摄入量应达到RNI。 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在孩子出生后15 d及时添加Vit A和维生素D ,对母 乳不足或无母乳的孩子指导其食用配方奶粉。在Vit A缺乏流行或可疑亚 临床型Vit A缺乏大量存在的高危地区及患有麻疹、腹泻、呼吸系统疾病、 水痘等其他严重感

10、染性疾病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 Vit A 缺乏高危人 群执行预防性Vit A补充,具体补充方案见表2 2011年WHO对Vit A 缺乏高危地区或高危人群孕妇夜盲症预防性补充剂量建议为最高10 000 IU/d(3 mg RE/d)或最高25 000 IU/周(7.5 mg RE/周),分娩前至少补充 12 周14。611个月婴儿(包括HIV婴儿)-次性予100 000 IU(30 mg RE) ; 12-59个月婴幼儿(包括HIV婴幼儿)一次性予200 000 IU(60 mg RE),每46个月1次。(2)二级预防:针对早期可疑病例,进一步进行 RDR试验、暗适应检测等。对亚临床及边缘

11、型Vit A缺乏者,除增加膳食 中Vit A及B-胡萝卜素的摄入,积极治疗原有营养缺乏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外,可每天服用Vit A 15002000 IU。KI席赃it阳说貝附汩庁* iHt型怛、H/Ik咒嗟辻工盯慚科島:帕;|潜于i废山常7爲硏*酣(#11-if it/RAiiKm 斗冃-nmnwii.j - ;IIR卅疋剛中韭讯对席曲丸J* 1总? t* A ft f:J in (Wifi PJIE)iAH h|詩non ir nJ-时e*衬t?也“右風牛IE吐i知眾N ffl. 于訐 V 1 i.-r fjll 绘撞宦常摆卜摇刑.料崔止山决扎凰檢軸坯i IIn r Hivtu表2常规与年龄

12、相适宜的治疗与预防性Vit A补充建议3.2 Vit A缺乏的治疗无论临床症状严重与否,或无明显症状的亚临床Vit A缺乏,均应尽早 进行Vit A的补充治疗,因多数病理改变经治疗后均可能逆转而恢复。孕 妇Vit A缺乏对胎儿有严重影响,也应给予补充,但由于大剂量Vit A在 妊娠早期有致畸作用,因此,对患有干眼病的妊娠妇女进行治疗时应特别 注意。对严重干眼病育龄期妇女,无论其是否怀孕均给予全程治疗。如有 呕吐或吸收障碍,则给予肌肉注射水溶性Vit A。2005年在WHO、联合 国国际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UNICEF)和IVACG主持下,制定的Vit A补 充干预方案(因诺琴蒂微量营养素研究报告)主要分为预防性与干预性 Vit A补充建议,见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