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29801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种高分议论文结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种高分议论文结构1对照式的文章结构(正反论证)例文一: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 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

2、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 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 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3、”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 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1结构简析:总 起 部 分

4、: 第 1 自 然 段 : 引 入 明 确 中 心 观 点 : 真 正 的 纪 念 需 要 理 性 的 引 导 。 主 体 部 分 : 第 2 自 然 段 : 正 面 事 例 和 扣 题 分 析第 3 自 然 段 : 总 结 正 面 的 观 点 , 强 调 理 性 纪 念 的 作 用 。第 4 自 然 段 : 反 面 观 点 总 + 反 面 例 子 及 分 析 , 强 调 不 理 性 纪 念 的 危 害 。第 5 自 然 段 : 联 系 当 下 分 析 理 性 纪 念 的 现 实 意 义 。结 尾 部 分 : 第 6 自 然 段 : 借 助 格 言 , 结 尾 强 化 中 心 。对 照 式 的

5、 文 章 思 路 很 清 晰 , 正 反 论 证 也 凸 显 了 论 述 的 力 度 , 同 时 可 以 从 正 反 两 方 面 获 得素 材 佐 证 , 所 以 是 考场 中 实 用 性 很 高 的 一 种 结 构 模 式 。 值 得 广 大 考 生 借 鉴 模 仿 。2平面并列论证例文二:回到原点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泗泗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饮车间,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仅仅由其印数和销量来决定时,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然

6、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些作家以“作家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这样的闭门造车,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作。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这个原点。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着作期间漫长的时间里,他总是深入到庄园里,与那里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 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

7、根本使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印数与销量。文学创作本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全然忘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带着使命周游列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2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先人的理念,却是绕着这个原点,带着使命来创作。如今,我们已经偏离了这个原点,如果我们再不回到原点,那这种姿态必然阻止文学创作走向深刻,走向宽广辉 煌的文学圣殿

8、。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们要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确实,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再闭门造车,去看 看先人们是怎样做的,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结构简析总 起 部 分 : 第 1 自 然 段 : 明 确 写 作 范 畴 “ 文 学 创 作 ” , 提 出 “ 回 到 文 学 创 作 的 原 点 ” 的 观 点 。主 体 部 分 : 第 2 自 然 段 : 做 法 一 + 过 渡 + 事 例 + 分 析第 3 自 然 段 : 做 法 二 + 过 渡 + 简 例 1+ 简 例 2+ 分 析结 尾 部 分 : 第 4 自 然 段

9、 : 借 助 名 人 名 言 , 结 尾 强 化 中 心 。“ 并 列 式 ” 的 结 构 模 式 , 可 以 从 不 同 方 面 去 找 到 多 个 观 点 依 据 来 支 持 总 观 点 。 并 列 式 的结 构 也 很 简 单 明 了 , 但 这 种 结 构 模 式 的 难 点 在 于 考 生 是 否 能 在 不 同 的 角 度 找 到 多 个 合 理 有 力 的 理 由 来 支 持 观 点 , 也 就 是 分 论 点 是 否 能 合 理 展 开 的 问 题 。3由古到今递进式论证例文三:还是淡泊宁静些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从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讲过这话以后,经过一千余

10、年岁月的沉淀,已凝固成一句著名的箴言而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恐怕这足以说明,这句话所包 涵的人生意味该是多么隽永深长;淡泊宁静,该是多么令人崇尚的美德。在我国历史上,能做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牺牛”,将做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于成为一代宗师。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因为通阴阳,晓八卦;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之道,无不了然于胸,终成一 代名相。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

11、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于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因此,作为一 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已使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社会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也使世俗化、物欲化倾向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淡泊宁静也许更难了。但是, 难以做到并非不应该做到;唯其难以做到,也就更需要我们大力倡导。大家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视名利同陌路。而另一位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则更是淡泊宁静得令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

12、;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不给面子。他的妙论是:“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三不四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来?”如此人格,真令那些钻 天觅缝,蝇营狗苟之徒羞煞愧煞!当然,我们认为淡泊宁静值得提倡,并不反对某些人宦海凌风,商海弄潮,而只是说,无论如何, 我们不应该将淡泊宁静看作是一道过去的风景线,看作是一种时代落伍者的迂阔和陈腐。其实,就是宦海、商海,又何尝不需要淡泊宁静?其实,淡泊宁静,永远都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力量, 一种崇高。所以,诸葛亮的那句箴言,仍然值得我们牢牢记取。人,还是淡泊宁静些好!结构简析总 起 部 分 : 第 1

13、自 然 段 : 名 言 引 入 , 明 确 中 心主 体 部 分 : 第 2 自 然 段 : 古 人 的 事 例 论 据 ( 排 例 )第 3 自 然 段 : 分 析 总 结 古 人 事 例第 4 自 然 段 : 转 折 引 入 “ 当 今 意 义 ”第 5 自 然 段 : 今 天 的 人 物 事 例 。 ( 详 例 )结 尾 部 分 : 第 6 自 然 段 : 辩 证 分 析 后 总 结“ 递 进 式 结 构 ” 的 优 点 在 于 能 够 从 两 个 很 分 明 的 方 向 去 找 素 材 , 而 且 文 章 的 内 部 逻 辑 性很 强 。 前 面 的 讲 古 人 古 事 是 为 后 面

14、 讲 今 人 今 事 作 铺 垫 蓄 势 , 这 样 能 给 阅 卷 者 一 个 很 清 晰 的 思 路 。4“为什么怎么样”的递进式结构4例文四:错过如果航船错过了灯塔,又如何可以归航;如果大海错过了流水,又何以成就其广博;如果万物错过了春天,又怎能焕发生机;如果人生充满了错过,我们又从何成就精彩?所以,精彩人生不容错过。人生不容错过,因为机会转瞬即逝。当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在日复一日的寻找镭的工作中感到绝望的时候,正是她在夜色中发现了实验废弃材料中闪烁着光芒的物质后,没有选择忽视它,最终在那闪光的废料中找到了搜寻已久的镭。对于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如果居里夫人选择忽视而错过了它,或许世界上

15、从此便少了一个伟大的女科学家。无独有偶,当摩尔根在他饲养的成千上万只果蝇中筛选仅有的变异果蝇时,如果他错过了它历尽千辛万苦培育出的果蝇,而让那万分之一乃至数十万分之一的机会从眼前逝去,也许人类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将会严重滞后。但幸运的时他没有错过。当流行划过天空,正是天空丝毫不容许错过地抓住了一闪即没的流星,才能让世界见证它的绚丽,而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机会都亦如同天际偶尔划过的流行一般稍纵即逝,如果我们总是错过,我们的 人生又怎能多彩?人生不容错过,世上不容后悔,当面对机会,要学会抓紧和珍惜。也许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遗憾的是,现实中不懂珍惜,任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最终饮恨收场的事例却不胜枚举。当项羽在乌江边行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