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期末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28737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期末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职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10*2=20)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红ch 高亢kng 迸发bng 悚然sB惫懒 bi 纨绔wn 野蒿go 岑寂cnC两靥y 忖度 cn 阴霾 li 嗔视chnD命运多舛chun 杜撰zhun 编纂zun 阜盛 f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脍炙人口 发号施令 瞬息万变 饱经苍桑B、事与愿违 多资多彩 不可思议 漫不经心C、没精打彩 夸夸其谈 腾挪跌荡 洋洋大观D、支离破碎 皓月当空 实事求是 落日熔金3.下列各句的修辞格不是拟人的一项是( )A.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

2、时期。B.一到冬天,蚂蚁出来晒米粒蚂蚁说C.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D.(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4、下列句子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本书是我的。 B、我要炒肉丝。 C、开刀的是他父亲。D、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锹、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2)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3)直到今天,一遇

3、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A.畏缩不前 徜徉 祈求 B.举棋不定 徘徊 乞求C.举棋不定 徜徉 乞求 D.畏缩不前 徘徊 祈求6下列各句加线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泣孤舟之嫠妇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 B.整顿衣裳起敛容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齐国之美丽者也 8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步伐。B、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还不是差强人意

4、。C、由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D、在抗“禽流感”的斗争中,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印等国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应能与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B、我出生在武汉,长在武汉,黄鹤楼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C、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锁拉起,这样的设计方案在我国还是先例。D、2008年奥运会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的印章合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10下列

5、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此非曹孟德之诗 B、何为其然也乎 C、而今安在哉 D、而又何羡乎二、填空(16*1=16)11、胡同文化的作者 ,中国当代作家。12、废墟的召唤作者 中国当代作家。13、抒情是一种抒发、倾吐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方式,分为间接抒情、 两种。14、过秦论作者 ,中心论点是: 。15、祝福选自 小说集 。小说以( )人称的视角主要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主人公( )的悲惨故事。16、春之声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运用 手法写成的小说。17、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 的小说,他曾获1965年 奖。18、老人与海作者是 国的海明威。19、古希腊的石头选自中国当代作

6、家、民俗文化学者 写的 (体裁)四、仿写(4分)依例子仿写出下一句。例1: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20、_不语,自是_。例2:金钱能买书籍,但买不到知识。21、金钱能买_,但买不到_。三、阅读(2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6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

7、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2.正面各句的加线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诸候之所亡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A.(1)与(2)句意义不同,(3)与(4)句

8、指代的对象相同.B.(1)与(2)句意义不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C.(1)与(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相同.D.(1)与(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2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地事秦A.以有尺寸之地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至丹以荆卿为计2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A. 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B. 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C. 既然如此,那么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D. 既然如此,就诸候的土

9、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25.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形象地证明的观点是( )A.薪不尽,火不灭 B.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D.不赂者以赂者丧26本文段选自( ),作者是( )。(二)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路落叶满地。深秋了,是故乡的凤凰花飘落的时候了吧,故乡的小路可又铺满鲜艳的凤凰花瓣?离乡年了,这其间走过都市的繁华街道,走过乡村的田埂小路,走过山坡的陡峭之路忘不了的,却还是故乡那铺满凤凰花瓣的小路,我的小路。故乡的小路延伸在小城的一段小巷中,宽不过米,路是鹅卵石铺成的,小伙子的木屐“踏踏”走过,姑娘们的皮鞋“咯噔咯噔”踩过,小路每天便唱着歌迎送着上下班的人

10、们。外公告诉我,小路原是烂泥地,以后人们走的多了,又慢慢地铺设,就成了现在鹅卵石的路。外公感慨地说:“这路,可不好走呀。”童年的我,只是看看外公脸上深深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似懂非懂。我喜欢小路。这儿远离街市的喧嚣,两旁绿树夹道,显出小路的幽静清新。每天清晨,我沿着小路上学去,那上了百岁的榕树爷爷,捋着长长的胡须,让斑斑驳驳的阳光透过枝叶,漾漾溢溢地沐浴着我,那满树满树的凤凰花呵,映衬得我的小脸也红通通地可爱。每当走在小路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便欢呼雀跃,笑声伴着歌声脆生生流荡。但是,鹅卵石的坎坷不平也常常让我跌跤。膝盖碰在石头上,疼得我直吸气。蹦蹦跳跳的我常常不得不因此小心翼翼盯着路走。有一次,我

11、考了100分,就得意忘形地跑回家报喜,谁知在小路上绊了一跤,“哇”一声哭了,顿时围上来好几个人,有的忙着扶起我,拍打着我身上的尘土,有的俯身捡四散的文具。一位头发胡子银白的老爷爷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小姑娘,以后走路可得稳着点。”我含着泪花点了点头。又一次,大雨倾盆。身体瘦弱的苏老师撑着伞送我回家,艰难地走在滑溜溜的小路上,突然,我的身子歪了歪,眼看要摔倒了,可他却笑着说:“摔倒了没什么,爬起来就是了。”我看着沾在他身上的凤凰花瓣,只觉得红得那样鲜亮从此,我摔了跤再也不哭了,总是咬着牙逼回眼泪,重新站起来往前走。离开故乡时,小路刚被修整成平坦的水泥路,小弟弟小妹妹再也不会在小路上摔跤了

12、,但我怀念那常让我摔跤也让我成长的鹅卵石小路,怀念小路上扶持我的人们。故乡的小路该铺满凤凰花瓣了吧?那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小路哦!27第段“这路可不好走呀”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28.第段老爷爷劝我的话“以后走路可得稳着点”中的“稳”字的意思是什么?29第段苏老师的话“摔倒了没什么,爬起来就是了”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0第段中写道“我怀念那常让我摔跤也让我成长的鹅卵石小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31对本文评述正确的项有( )。本文写“故乡的小路”,笔墨集中在对小路景物的描写上,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通过我在故乡人们的扶持下,在摔跤中学会了走路的叙述,表现了人生道路不平坦的哲理。“凤凰

13、花瓣”在文中烘托了浓郁的意境。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即。四、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职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考试(答题纸)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16分)11 12 13 14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