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28718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题目.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答: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内容:对这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主意。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无限丰富的实物、客体、系统及其属性和关系的概括,这一范畴是哲学史和科学史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批判地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和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

2、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丰富内涵。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深化了对物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 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答:与不可知论相对的是可知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世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是可知论,认为不可以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对于可知的事物,往往会形成对该事物的认识,认识事物是形成理论的开始,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是正确的,从而有力的反驳了不可知论。4.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3、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最根本的认识方法。5.运用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答:(1)理论和实践和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

4、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理论,但是来自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理论,而科学发展观在现今又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思想,这又符合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哲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6.为什么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理论的哲学基础?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这个道理,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其他原理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道理,给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矛盾的一般法则。人类的认识总是先从认识个性开始,经过抽象,把握该类事物的共性;然后在共性的指导下,再去研究新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

6、。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7.运用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1)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既克服又保留。(2)这一原理说明,对

7、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对传统文化,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概排斥,搞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8.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的基本经济制度?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8、,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而又发展不平衡。所以,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这种 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正确的。9.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答:(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9、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10.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二者划分的意义。答:(1)含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

10、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2)依据: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11、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而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产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3)意义: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

12、剥削的实质。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11.简述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答:(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

13、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12.如何理解垄断形成的必然性?答:(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分散在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本家手中,则根本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局面。因为他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而在生产高度集中时,情况则大不一样。这时

14、,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协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因为当少数大企业控制了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济,难以与之竞争,而其他部门的资本也难以转移到这个部门,从而保持了大企业的独占地位。(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如果一个部门中的少数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那么,由于它们实力相近,结果会造成两败俱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竞争,这些大企业之间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从而形成了垄断。13.

15、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答:原因:1)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2)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单纯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和市场的自发调节已难以解决由结构失衡所造成的经济动荡,必须依靠国家采取行政的或经济的措施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家及其职能发生巨大变化,促使国家力量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所以,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具有客

16、观必然性。实质:实质上是垄断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支配社会资本和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形式,它的活动主要是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保证私人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它以低价向私人垄断组织供应商品和劳务,以高价从私人垄断组织购买商品和劳务。它促进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改造,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垄断资本是比私人垄断企业更高的、更集中的资本社会化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已经过时,这对资本主义制度无疑构成了一种很大的威胁,因而垄断资产阶级又力图限制国有垄断企业的发展,并在条件有利时实行“非国有化”,将国有企业重新改为私营企业。14.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答:功绩: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这样的不完善的制度构想。局限性:不科学,不知道剩余价值理论,也不知道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