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28531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完整版)(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d单(辨辨考点1: “教育” 一词的由来:“教育” 一词最早见于 孟子尽心上。考点2 :教育的概念1.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 对受教育者的身心 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考点3 :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 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 措

2、施考点4 :教育的属性1. 教育的本质属性(辨辨教育是一种 有目的地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3)相对独立性(!辨一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

3、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考点5 :教育的起源(单)学说主张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宗教生物起源说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交往起源论人类的交往活动叶澜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考点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2) 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5)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

4、紧密集合;考点7 :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夏、商、西周庠序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外国古印度古儒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宗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军事体育尚武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崇文封建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春秋战国私学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百家争鸣汉代官学私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 征辟制隋唐六学二馆分科教学(经、史、 律、书、数)科举制宋以后四书(大学、论语、 中庸、孟子)五经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七艺(三科-文法、修辞、 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培养教师和僧侣骑士学校七技培养封建骑

5、士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 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2)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 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 等级性。(4) 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考点&近现代教育的特征(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 16世纪的德国)(3) 教育的世俗化。(4) 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依法治教。考点9: 20世纪以后的教育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单单(简简(1)

6、 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巧记:“全民多现终”2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第三,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第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第五,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第六,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第七,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3. 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时期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古代社会的教育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现代社会

7、的教育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专题二 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考点1 :教育学的概念(单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1) 根本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考点10 :教育学的萌芽 萌芽阶段的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2)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并没有专门论述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 有关的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 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A.中国(1) 学记乐

8、正克 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教学要循序渐进(2) 孔子一一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3) 墨翟一一兼爱、非攻B.西方(1 )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 原则)(2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世界(3)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4)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考点11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人物著作教育

9、观点培根新工具1. 科学归纳法2. 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1.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2.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3.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4. 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康德(赫尔巴特的老师)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卢梭爱弥儿浪漫主义自然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 ;2.“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 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2. 三中心论:教师中

10、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 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4. 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民主主义与教育1.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3. 学校即社会;4. 从做中学;斯宾塞教育论1. 教育预备说;2.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巧记: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2. “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级:班级授课制; 智:泛智教育; 大: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3“一、二、三、四 +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一:一本书普通教育学;二“学”:伦理学、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11、、课堂中心;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民主威新分三、四、五步走 ”(杜威):民主:明主主义与教育;威:杜威;新三: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考点12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 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

12、影响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 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 发展的原则。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教育理论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分为认知、 情感、动作技 能三大领域巧记:木(姆)有目标,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

13、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专题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考点1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1.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一一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2.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相对的)考点2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 决定作用(简简(辨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科技革命:初等教育第二次科技革命:初级中等第三次科技革命:高级中等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 劳动力(2)教育再 生产科学知识补充:(1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 本投资。(2)社会化理论-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考点3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简简(辨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目的(2)政治经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