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28494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即时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A.诱惑(yu) 悬崖(xun) 翅膀(bn)B.瞬间(shn) 嶙峋(xn) 小憩(q)C.凝成(nn) 峭壁(qio) 骚扰(so)D.痴想(ch) 屡次(l) 擎天(qn)答案:D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喧腾 训诫 啜泣 擎天撼地 B.隐秘 呐罕 辜负 隐俊不禁C.酒酿 迸溅 庸禄 盘虬卧龙 D.糟蹋 笼罩 繁蜜 头晕目眩答案:A3.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注上拼音。(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的胸腔里冬冬直跳。(2)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 )天撼( )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3)草野在蟋蟀声中

2、更寥( )阔了。/溪水因枯涸( )见石更清洌( )了。(4)这也真够滑稽(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答案: (1)ln xn (2)qng hn (3)lio h li (4)j4.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答案: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格式相同,修辞运用恰当,语言通顺,意思明确即可。)5.读文答题。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

3、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答案:示例: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教育自己。(合乎题意即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

4、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

5、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6.请你找出选段中写“我”的感受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作用。答案:头晕目眩、恐惧、疲乏、全身麻木、小心翼翼、有了信心。刻画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情思,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7.用横线标出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想想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句。渲染气氛,点明时间、背景。表现“我”的恐惧心情。8.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

6、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只有迈出了那一小步,我才能有自信,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启示略。)9.第两段中的“啜泣”各是为什么?答案:第段是因恐惧而哭;第段是因为欣喜、喜极而泣。10.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答案: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让孩子经过磨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子夜昙花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

7、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犹如忍俊不禁的笑容,

8、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过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

9、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

10、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昭告天下( ) 翌夜( )答案:zho y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忍俊不禁:(2)颓废:答案:(1)忍不住笑。(2)意志衰退,精神不振。13.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作者“惊喜”是因为_。答案:昙花如恩师一样性格寡言,“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 本来对花树没有期待的“我”发现昙花已经垂首含苞了1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

11、哲理”的理解。答案:“生命奋发”指昙花勇毅果决地尽情绽放,无比灿烂;“无常”指昙花不同于其他花,是在寂静无人之夜绽放,短暂而毫无保留。15.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了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作者借花喻人,赞颂恩师就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短暂,却能尽情绽放,把最光辉的一面留给人们,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16.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答案:尽情绽放,充满活力,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人们,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大意正确即可得。)(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圣诞夜休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的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

12、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儿俩是为了逃避盟军轰炸才躲到这儿来的。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个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 美国兵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洛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第一军)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三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母亲吩咐儿子:“去把赫尔曼捉来,还要六个马铃薯。”赫尔曼指的是那只唯一留着的公鸡,本来打算等被征去当民防消

13、防员的父亲回家过节时一同享用的。 正在布置餐桌时,又有人敲门,这次,门外站着四个德国兵。儿子吓得浑身不能动弹,因为窝藏敌军是要作为叛国罪论处的。母亲虽然也害怕,可还是镇静地迎上去,说:“圣诞快乐!” “我们找不到部队。能在这里休息一下吗?”带队的下士问。 “当然,”母亲说,“还可以吃一顿热饭。可是,这儿还有三位客人,你们也许不会把他们当作朋友。我们要过圣诞夜,不准在这里开枪。” “是美国兵吗?” “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 四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几下手:“话已经说够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晚餐了!” 德

14、国兵恍恍惚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装,美国兵也照样做了。 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表情十分尴尬。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可能不够分配了,快去再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屋里,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敌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母子俩用两根竹竿和仅有的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出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盟军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里。17.母亲为什么慌忙吹熄蜡烛之后才打开门?答案:因为这是战争时期,母亲和孩子为了躲避轰炸才到这儿来的,他们怕烛光成为默认中的目标(或:怕更多的人发现这里有人。或:这是母亲在战争中养成的习惯,为了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