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28330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下面是学习啦我为你带来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看图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使学生知道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 2.幻灯片四框 3.录音一段 4.卡片若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2、: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小壁虎借尾巴。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板书:挣断 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完成填空:小壁虎向( ),( )和( )借尾巴。 二、新授课文: (一)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壁虎怎样借尾巴。 指名分读3,4,5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壁虎先向谁借尾巴? 2.出示幻灯片,说说小壁虎是怎么借的。 3.生轻声自读课文: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4.师生交流,讲第一句: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爬到哪里 小壁虎爬到哪里? (3)出示爬呀爬 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得怎

3、样? (4)指导读第一句。 5.讲第二句: (1)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看见什么 (2)小壁虎看见什么? (3)小壁虎会怎么想? 6.讲读第3,4句: (1)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说了什么怎么回答 (2)去掉姐姐,请,行吗,和原来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指名分角色读3,4句。 7.尾巴能借吗?为什么? 板书:摇 拨水。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思考:第四段和第三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出示幻灯,师生交流, (1)。小壁虎来到哪里? (2)。它看见了什么? (3)。小壁虎说了什么?老黄牛怎么回答? 3.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 板书:甩 赶蝇子 4.指导

4、朗读。(师生读,齐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出示幻灯,看图说说小壁虎是怎样向燕子借尾巴的? 3.学生回答。 板书:摆 掌握方向 4.师介绍燕子尾巴的功能。 5.齐读课文。 (五)。学习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样?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 2.指名读六,七段,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 板书:长出一条新尾巴 4.小壁虎心里怎样? 5.听音乐,想象小壁虎会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回答。 6.指导朗读。 7.小结:小壁虎尾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小壁虎尾巴断了,要不要去借尾巴,为什么? 2.从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齐读全文

5、。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小鱼( )着尾巴( ),老黄牛( )着尾巴( ),小燕子( )着尾巴( )。 (2)。小壁虎尾巴断了会( ),它用尾巴( )。 2.屏幕出示:猴子 啄木鸟 松鼠 小狗 说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 说说其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 四、作业: 完成书后练习。 小壁虎借尾巴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上,我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多思考、多交流、不时请学生出来讲故事,通过这次授课,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1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

6、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同时,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表达是培

7、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并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展示学生和老师收集的资料,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三、不足 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

8、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文内容基本懂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价值。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课上要少一些问题化的语言。课文的3、4、5自然段是并列结构,这时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3段的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壁虎遇见了谁?它有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学第三段。而接下来的4、5段因为有和第3段

9、相同的形式,我们是否也采取相同的问题模式?不是不行,而是这种相同的形式欠缺新意,学生也学得这种简单的问题无聊,完全没有重复的必要,因为答案一目了然。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我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它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了它自己长出的新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

10、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识字、读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对话多,感情色彩浓,在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运用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地朗读兴趣。在语感训练

11、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自主探索,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点。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 3、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仿照课文3至5自然段的写法编故事,拓展知识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表演、表达的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4、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发展想象能力。. 5、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重点: 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

12、设计: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名字叫做虎,喜爱墙上行,四肢短又短,专爱吃蚊蝇。 2、学生猜出后。课件出示:壁虎捕捉蚊蝇的动画面,使学生了解壁虎的样子。 3、教师板书课题: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设计理念: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帮助学生归纳问题) 4、教师归疑:(出示) (1)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向谁借过尾巴?怎么借的? (3)借到了吗?为什么? 5、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看小壁虎结尾巴的视频) (设计理念: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和观看小壁虎结尾巴的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学习1、2自然段。 (l)学生自由、轻声读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课件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板书:挣断 (设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